發布日期:2003年3月6日植物類型:草本
-
別名菖蒲、菖蒲、菖蒲、菖蒲、菖蒲。它是天南星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刀刃為劍形,線形,長50 ~ 150厘米,寬1 ~ 3厘米。中脈明顯,抹刀呈葉狀,長30 ~ 40厘米。穗狀花序窄,圓柱形,長3 ~ 8厘米。花兩性,黃綠色,緊密;花被片6,倒卵形;雄蕊6,稍長於花被;漿果長橢圓形,花柱持久。花期6-7月,果期8月。
菖蒲根莖含有揮發油,揮發油成分為α-細辛醚、β-細辛醚、順式-甲基異丁香酚、反式-甲基異丁香酚、異阿克隆、表阿克隆和爐甘石。根莖還含有菖蒲苷、澱粉、棕櫚酸等。其性溫、辛、苦。具有化痰開竅、健脾化濕的作用。可用於癲癇、心悸、健忘、神誌不清、濕滯腫痛、泄瀉痢疾、風濕關節痛、癰疥瘡。
菖蒲揮發油是壹種優良的調味品和化妝品香料。常用於配制高級香水、清酒曲和飲料,也可用於配制驅蚊劑。提取揮發油後的殘渣含有纖維素,是造紙的原料。
菖蒲、石菖蒲和菖蒲的區別
作者:(石)更新時間:2005年9月29日,閱讀243次[No.521]
菖蒲分為菖蒲、石菖蒲、菖蒲三種,來源於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作用和適應癥。因為市場上三種藥材價格相差較大:菖蒲32 ~ 34元(每公斤價格,下同);石菖蒲8 ~ 9元;菖蒲3 ~ 4元。有些藥商混淆三種菖蒲出售,使用時要註意區別。
菖蒲:又名菖蒲、菖蒲。來自毛茛科阿爾泰烏的幹燥根莖。性溫,味辛,開竅化痰,健脾安神。藥材略呈紡錘形,略彎曲,長1 ~ 6厘米,直徑0.3 ~ 0.7厘米。表面棕黃色至暗褐色,有許多半環狀突起的連結,斜向交替排列,節上有鱗葉痕和點狀根痕。質地堅脆,斷面呈顆粒狀,類白色,粉狀,有淡黃色維管束小點,間斷成環。輕微的呼吸,微酸的味道和麻木的舌頭。
石菖蒲:來自天南星科石菖蒲的幹燥根莖。性溫,味辛苦,有祛濕開胃、開竅化痰、醒腦益智的功效。藥材扁圓柱形,彎曲,常分枝,長3 ~ 20cm,直徑0.3 ~ 1cm。表面呈褐色、紅褐色或灰褐色,粗糙,密度不均,節間長0.2 ~ 0.8厘米,有細縱紋。上面有略呈三角形的葉痕,左右交替排列;下方有圓點狀根痕或殘留須根;有時,在節上可以看到多毛的鱗狀葉基殘留物。質地硬而脆,斷端表面呈纖維狀,似白色或淡紅色,內層皮質明顯環狀,可見多數散在維管束和褐色油斑。氣香、苦、微刺鼻。
菖蒲:又名藏菖蒲,來源於天南星科菖蒲的幹燥根莖。性溫,味苦,化痰開竅,健脾利水。藥材與石菖蒲相似,但較粗,分枝少,直徑1 ~ 1.5 cm。表面白色至紅褐色,節稀疏,節長0.2 ~ 1.5厘米。質硬,斷面貧纖維,海綿狀,多小孔,有點泥味。
從藥材的大小來說,三者是最容易區分的。菖蒲細,直徑0.3 ~ 0.7厘米;石菖蒲直徑為0.3 ~ 65438±0厘米;菖蒲最厚,直徑1 ~ 1.5厘米。
兩者的化學區別:各取1g粉末,用10ml乙醚浸泡20min,將提取液置於濾紙上,幹燥後在紫外燈下(254nm)觀察:菖蒲呈淡綠色熒光;石菖蒲呈現紫色熒光;菖蒲呈現藍紫色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