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壹樣!鴨肉的營養價值和雞肉差不多。但在中醫看來,鴨子所食多為水生,故其肉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蒸骨、消水腫、止痢、止咳、化痰之功。鴨肉適合體內有熱的人,對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大便幹燥、水腫的人更有益處。民間還說鴨子是肺結核患者的“聖藥”。《本草綱目》記載,鴨肉“主補疲勞,最清熱,利小便,消水腫,除飽脹,益臟腑,消瘡消腫,止痙癲癇。”鴨屬於脊椎動物門,撲翼目,鴨科,由野生綠頭鴨和斑點鴨馴化而來。鴨肉的蛋白質含量遠高於畜肉,脂肪含量適宜且分布均勻,非常好吃。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容易消化。含有比其他肉類更多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癥,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豐富的煙酸,是人體內兩種重要的輔酶之壹,對心肌梗塞等心臟病患者有保護作用。壹般人群都可以吃。1.適合有熱、內熱的人;低燒、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幹燥、水腫的人吃比較好。同時適合營養豐富、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月經少、咽幹口渴的女性食用。也適用於癌癥患者及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放化療後慢性腎炎水腫者。2.對於體虛怕冷,胃寒脹痛,拉稀腹瀉,腰酸背痛,寒性痛經,肥胖,動脈硬化,慢性腸炎等應少食。感冒的人不宜食用。鴨肉不宜與兔肉、楊梅、核桃、甲魚、木耳、核桃、大蒜、蕎麥同食。1.做菜的時候加點鹽,湯汁會更鮮美。2.鴨肉是壹種重要的美味。鴨肉可制成烤鴨、鹽水鴨、脆皮鴨、鴨骨湯、炒鴨片、炒鴨幹條、炒鴨心花、香菜鴨肝、烤鴨腳等上乘佳肴。鴨肉適合滋補,是各種美味菜肴的主要原料。3.鴨肉、鴨血、鴨胗都是藥用的。4.公鴨微寒,母雞微溫。最好是老白,白黑。用海參燉老肥鴨有很大的滋補作用,燉出來的鴨汁有利於養五臟之陰和虛耗之熱。5.燉鴨、海帶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對老年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有很好的療效;6.燉鴨子和竹筍可以治療老年人痔瘡出血。因此,民間認為鴨肉是“彌補疲勞的聖藥”肥鴨還治老年肺結核、糖尿病、脾水腫、慢性支氣管炎、大便幹燥、慢性腎炎、水腫;公鴨治療肺結核和糖尿病。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經;能大補虛勞,養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利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積滯,清熱健脾,虛弱水腫;治體虛,病後體虛,營養性水腫。每100g鴨肉的營養成分如下:熱量(240.00kcal)、蛋白質(15.50g)、脂肪(19.70g)、泛酸(1.13mg)、碳水化合物(0.20)。硫胺素(0.08毫克)、核黃素(0.22毫克)、煙酸(4.20毫克)、維生素E (0.27毫克)、鈣(6.00毫克)、磷(122.00毫克)和鉀(191.00毫克)、鐵(2.20毫克)、鋅(1.33毫克)、硒(12.25毫克)、銅(0.26544【藥用功效】鴨蛋性味甘涼,有滋陰清肺的作用。適用於體虛、幹咳、咽幹咽痛、高血壓、病後腹瀉的患者。
【食物禁忌】(1)中老年人不宜長期暴飲暴食。
鴨蛋的脂肪含量高於蛋白質,鴨蛋的膽固醇含量也較高,約為每百克1522 mg。長期暴飲暴食,容易加重和加速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硬化和衰老。(2)未完全煮熟的鴨蛋不宜食用。
鴨子容易患沙門氏菌病,鴨子體內的細菌可以滲透到正在成型的鴨蛋中。只有經過壹定時間的高溫處理才能殺死細菌,所以鴨蛋至少要在沸水中煮15分鐘才能食用。而且煮好後不要馬上拿出來,而是放在開水裏慢慢冷卻。如果吃沒有完全煮熟的鴨蛋,容易誘發疾病,所以不適合食用。(3)左旋多巴不宜食用。
服用左旋多巴時,不要吃高蛋白食物,因為高蛋白食物在腸道內產生大量阻礙左旋多巴吸收的氨基酸,降低療效。(4)服用解熱鎮痛藥,如氨基比林、索馬托芬、撲爾敏時,不宜吃鹹鴨蛋。
鹹鴨蛋含有壹定量的亞硝基化合物。服用解熱鎮痛藥時,藥物中的氨基比林可與鹹蛋中的亞硝基化合物生成致癌的亞硝胺,易誘發癌癥。(5)兒童不宜多吃。
據研究,兒童多動癥與氨基酸攝入過多有關,主要是動物蛋白。發育中的兒童雖然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但壹般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3克左右就可以維持蛋白質的代謝平衡。過量食用不僅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蛋白質的分解產物也會產生壹些不良影響,會導致孩子坐立不安,好動。所以,孩子不宜多吃高蛋白的雞蛋。營養分析:鴨蛋中蛋白質含量與雞蛋相當,但礦物質總量遠勝於雞蛋,尤其是鐵、鈣含量極其豐富,可預防貧血,促進骨骼發育。相關人群壹般人群可以吃1。適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腹瀉者。2.脾陽虛、寒濕泄瀉、食後氣滯悶者不宜食用;生病期間不適合吃;腎炎患者不宜吃皮蛋;癌癥患者不吃;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脂肪肝也是禁忌。鴨蛋不宜與甲魚、李子、桑葚同食。鴨蛋制作說明:鴨蛋要腌制透,有清涼明目平肝的功效。鴨蛋的食療作用甘、鹹、涼;入肺、脾經;
具有滋陰養血、潤肺美膚的功效;用於膈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