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為桔梗科,黨參。
特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是肉質的。葉片菱形。花冠寬鐘狀,先端5裂。開花結果期為7月和9月。山地灌叢和林緣。
分布於東北、華北、華中地區。
營養和藥用功效甘平。具有消腫、解毒、排膿、祛痰、催乳的功效。
2.匍匐沙參
學名為桔梗科,沙參屬。
特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是肉質的。莖是直立的。3 4莖生葉輪生,菱形或狹卵形,葉緣有齒。圓錐花序塔形,分枝與花軸成銳角開展;萼裂片全緣;花冠藍紫色,鐘狀,5裂;子房下位,花柱幾乎和花冠壹樣長。開花結果期為7月65438+10月。
分布在東北、華北、山東等地。山草,森林邊緣。
營養和藥用功效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等。味甘,微苦,性涼。滋陰清肺,化痰止咳。適用於咽喉幹燥、咽喉腫痛、肺熱幹咳、肺癆。
食用部位和方法嫩莖和葉,根。春天采摘嫩莖葉,洗凈,用開水焯壹下,涼著吃或炒著吃。秋天挖根,去皮,洗凈,和肉壹起燉。
3.馬蘭(馬蘭頭雞和菊花)
學名是菊科,馬蘭。
特色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多分枝。莖生葉卵狀長圓形,葉緣有齒。花頭單生於枝端,呈稀疏的傘狀排列。舌形花有1層,舌為淡紫色;大多數管狀花是黃色的。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或者倒披針形,非常平並且棕色;有冠毛,長度不等。開花結果期為5月65438+10月。
分布於中國西南、華南、華中、臺灣省、遼寧、陜西、山東、河南等地。未加工的田野,森林邊緣,草地,溪,路旁,荒地。
營養和藥用功效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揮發油等。性味辛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適用於吐血、黃疸、水腫、咽喉腫痛。
食用部位和方法嫩莖和嫩葉。春季采摘,清水洗凈,沸水焯水,然後涼拌、炒菜或煲湯。廣東人喜歡吃馬蘭豬肝湯,據說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4.菊花(甘菊、秋菊、甜菊、藥用菊)
學名是菊科,菊花。
特色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具柔毛。葉片卵形到披針形,羽狀淺裂或半裂,短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個簇生在莖和枝的頂端。多層的總苞片;舌花有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瘦果,通常不發達。開花結果期為9 11月。
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營養藥用功效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1、揮發油、甜菊糖甙、氨基酸等。甘、苦、微寒。疏風清熱,養肝明目,解毒消腫。適用於感冒、頭痛、目赤、頭暈、疔瘡、毒腫。
可食用部分和方法花瓣。秋季采摘,清水洗凈,可涼拌、油炸、煮粥、燉魚、面糊油炸,用作火鍋、沖泡茶、沖泡酒的配料。
5.藜蒿(水生蒿,藜蒿)
學名是菊科,蒿屬。
特色多年生草本植物。莖是直立的。葉為羽狀分裂,側裂片65438±0.2對,葉鋸齒狀,葉面有灰色氈毛;莖的上部葉3裂或不裂。頭狀花序近鐘形,密集排列在莖頂端或葉腋處,呈狹長的圓錐形。花黃色,外部花為雌花,內部花兩性。瘦果長圓形,褐色,開花結實期為7 10個月。
分布在東北、華北、中南等地。生溝,河岸,荒地。常見的人工栽培。
營養與藥用功效:每100g含蛋白質3.7g,脂肪0.7g,碳水化合物9.0g,胡蘿蔔素4.88mg,維生素B20.25mg,維生素C49mg,多種礦物質。性是甜蜜而平淡的。有利於分胃排毒。適用於五臟邪氣、風寒濕痹、補中益氣。
食用部位和方法嫩莖和嫩葉。春季采收,洗凈,可涼拌、油炸、拌米粉或清蒸,清香爽口。常吃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耳聰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