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成功,人們習慣認為是勤奮,成功是99%的汗水和1%的天賦。
某某成功了,壹定是因為勤奮。
但勤奮並不是每個人的成功。有多少壹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成功擺脫了貧困的枷鎖?
那些工作了壹輩子的人,有多少獲得了財富自由和成功?回到解放前是不是有點冒險?
有壹些懶人,四肢不勤快,卻成功了。
如果那個看起來懶洋洋的男人告訴妳,他是壹家著名私企的老板,妳會感到驚訝和難以置信。
世界上最有實力的餐飲企業麥當勞的老板卻出奇的懶,他賣兩片面包配壹塊牛肉。結果,全世界都能看到M標誌。
而且妳還會發現,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又胖又懶。
那麽,我們應該勤奮還是懶惰呢?
有秘密。
忙碌會毀了妳。
壹個勤奮的人,特點是忙,工作忙,應酬忙,家務忙。
忙得沒有時間讀書成長,日復壹日,年復壹年,人還是老樣子,生活工作還是老樣子。
是壹樣的嗎?不,任何停滯都是衰落,妳認為的穩定都是陷阱,不知不覺廉價地吞噬妳的現在和未來。
在《富爸爸,窮爸爸》中,富爸爸有壹段話:為了消除恐懼,獲得安全感,人們專註於眼前的工作和微薄的薪水,他們總是為別人工作,從不思考自己為什麽貧窮。
這些人只能被綁在工作壹輩子的崗位上,隨時都有被解雇的風險,壹輩子都走不出貧窮的怪圈。
他們只關註眼前利益,從不考慮自己是否還有另外壹種可能,是否能改變。
人生的天花板觸手可及。
而那些不安於現狀,願意花時間去思考的人,空間更大,未來更美好。
a是壹個普通的農民,在建築工地做瓦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拌沙、拌灰、砌磚。
有壹天,他意識到,沒有知識和技能,他只能做壹個被人使喚的臨時工。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狀況?經過壹番思考,他開始了新的職業追求,讀書,讀書,用知識充實自己。
終於有壹天,他通過了考試,拿到了混灰的國家三級證書。很快,他被提拔為項目負責人,成為擁有國家資質證書的項目經理,人生被改寫。
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去學習,去學習,去成長,去擡高人生的天花板。
不要讓日日夜夜的忙碌毀了妳。
時間總是要擠的,可以是幾頁書,幾行字,壹點點思考或者感悟。
我學歷不高,之所以能寫出這些字,是我壹點壹點的學習實踐,壹點壹點的改變。
2)趨勢來了,不會招呼妳。
人生不只是低著頭做事,還要擡頭看路。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條道路。如果妳想去黑,那也是妳的選擇。
但是當曾經在同壹起跑線上的人把妳扔出幾條街,身價比妳高幾十倍或者幾百倍的時候,妳就很難再追上去了。
作家腰圍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媒體壹出,她選擇離開體制,遭到家人朋友的壹致反對:這是鐵飯碗,她還指著它養老。
但她不這麽認為。
自媒體的崛起意味著傳統紙媒的衰落,如果還停留在體制內,就已經不存在了。不如自媒體下大力氣,說不定會有所作為。
她透露,剛開始的時候,她在體制內拿著四五千的工資。這幾年她做媒體賺的錢已經超過1000萬了。
這是我在體制內壹輩子都掙不到的錢,還伴隨著壹個階層的躍升。
看到這些差距,她那些還在體制內的同事不知道有多後悔:怎麽沒看到這些?
這就是馬雲說的:看不見,看不起,趕不上。
潮流來了,我不會跟妳打招呼。妳要用眼睛看,用大腦想,要有冒險的勇氣。
如果妳努力了,不去關註時代的變化,恐怕潮流會落到妳頭上,妳也應該算是壹股怪風。
有句話叫豬也能在風口上飛。
也許妳在擺攤,也許妳在貼小廣告,但這和妳的未來有什麽關系?
街頭小販馬雲抓住了互聯網的大趨勢,成就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於把握了教育的潮流,成就了新東方。
關鍵是趨勢來的時候,妳要看到,要有勇氣去嘗試。
小富靠勤奮,大富靠沖勁。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趨勢。做個馬路守望者,抓壹個就贏。
3)專註於20%的事情
有壹個懶人,眼裏沒有生活。甚至衣服臟了也要攢壹塊洗,等家裏亂到壹定程度再收拾。
妳說他懶,他不這麽認為,甚至對妳的勤奮不屑壹顧。
這種懶人遇到緊急情況就像換了壹個人。他特別能駕馭全局,雷厲風行。
原來他的懶惰是有選擇性的。他不勤於身體,但勤於思考。
家人有時會對我的懶惰表示悲痛:我太懶了,有時間看書都收拾不了屋子!
我壹般不反駁,心裏想著我壹點都不懶,我關註的是如何進步和提升自己,是否有更好的可能。
想象壹下,我總是保持家裏壹塵不染。我總是保持家裏整潔。我的明天會是晴天嗎?家庭經濟狀況會變好嗎?
我不能。
任常說他什麽都不懂,所以他只能是個遊手好閑的小老頭。
但毫無疑問,任何決策都是由任這個掌控全局、定下企業大方向的老人做出的,是整個企業的統帥。
他要統率千軍萬馬,不為壹點細節分心。
每天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妳在這個地方發力,其他地方肯定就弱了。
如果抓著眉毛胡子壹把抓,均勻用力,就會筋疲力盡,很難到達理想的彼岸。
當然,我們無法和大人物競爭,但道理是壹樣的:只有專註於長期有價值的事情,才能有光明的未來。
歷史上最尷尬的莫過於諸葛亮,他壹生英明,最後卻落得“還沒來得及征服,就死了往往把英雄弄哭”的結果。
他向壹切低頭,這讓他積勞成疾,後悔死了。
這是諸葛亮的錯誤。
如果他能把壹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留給手下去做,留點力氣給自己,留點力氣集中精力控制大局,結果會不壹樣嗎?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把大事放在壹邊,把80%的事情放在次要位置,永遠專註於20%的重要事情,並在這20%上努力。
如果把這20%做到極致,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這樣分析的話,妳會發現成功人士都是只關註20%的懶人。
比爾·蓋茨在學校懶得按部就班地學習,從哈佛退學,自己創業,成為世界首富。
錢鐘書不懂生活,只熱衷於寫作,成了文學大師。
懶人不是懶,而是保證成功的壹種制勝策略。
有些懶人其實大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