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美食推薦第壹家蟹黃包!
揚州菜以“三頭”(紅燒鰱魚頭、烤全豬頭、蟹粉獅子頭)為代表。
揚州十大名點:三鼎包子、千層油餅、馬爽酥餅、翡翠燒麥、幹菜包、野鴨菜包、糯米燒麥、螃蟹蒸餃、車角燒麥、雞絲卷。
十大風味小吃:竹筍鍋貼、揚州餅、蟹殼黃、煎蛋、鹹鍋貼、蘿蔔酥餅、雞絲卷、三鮮鍋貼、桂花糖蓮藕粥、三色油餃。
十大特色小吃:四喜湯團、生肉蓮藕夾、豆腐卷、竹筍、紅豆餃子、五仁餅、蔥油餅、黃橋燒餅、蝦仁餃子面、竹筍餛飩。
揚州菜屬於淮揚菜,最著名的是三頭宴和紅樓宴。說到包子,是揚州的特產,大家都知道富春包子最有名。
國慶路上的富春茶樓是壹家享譽海內外的百年老店,創建於1885。可以坐人工三輪車進去。我在其他城市很少看到像揚州城這麽大的人工三輪車,有壹個特點。郁達夫和朱自清都深深懷念文章中的那段回憶:“不進富春門,就沒來過揚州城。”富春是揚州迷人的“窗口”,是淮揚菜的正宗代表,是中外賓客的福地。這座房子是最真實最古老的。
富春的早餐絕對是精品,雖然價格比我們在普通小餐館吃的貴很多。肴肉、三鼎包子、燒賣玉、千層油餅、蔥油燒餅、蟹殼黃、油炸饅頭、蟹黃蒸餃、車角燒賣、雞絲紙。他們都很有名!!
富春的包子各種餡料都有,最貴最有特色的大概就是蟹黃包子了,也就是傳說中的極品。
煮幹絲是揚州菜系中常見的高級菜肴。主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豆腐幹。它制作精細,風味獨特。“水煮雞絲”又叫“幹雞絲汁”或“幹雞絲火”。這道菜對刀工和火候的要求非常嚴格,絕對是考驗廚師廚藝和經驗的壹道菜。
紅樓宴中的三丁寶、玉燒燒、千層油餅,被稱為揚州“三絕”。
傳統著名的聖丁寶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它以面粉發酵和精細的餡料取勝。揚州發酵技術自古聞名。袁子才在《隨園食單》中說:“揚州的發酵面最好,手不盈半寸,松馳猶高。”聖丁寶的包子皮又軟又韌,吃起來不粘牙。三鼎包子的餡是用雞丁、肉丁、筍丁做成的,故名“三鼎”。相傳其起源也與以風流閑適著稱的乾隆皇帝有關。他老人家去江南的時候,提出了“養而不補,鮮而不鮮,油而不膩,酥而不硬,嫩而不軟”的標準。於是廚師們把人參丁、雞丁、肉丁、筍丁、蝦丁加工成餡。這五味混在壹起,就是滋、鮮、香、脆、嫩。“五但是”的主旨是完全壹樣的。品嘗後,甘龍贊不絕口。他問包子的名字,隨員回答,五鼎包子。後來海參蝦價格高了,立體包子就進化出來了。吃壹口包子,雞丁好吃,肉丁肥而不膩,冬筍丁酥香嫩而不硬,鹹中帶甜,讓人回味無窮。被小日本天皇譽為“天下第壹”,其實並不值得稱贊。
千層油餅是揚州有名的美食點。名為“千層”,它描述了這種蛋糕的層次。壹層餅中間夾壹層糖和豬油,起碼有十幾二十層。全身半透明,柔韌異常,分層分離。口感甜糯,適中爽口。國外茶館也有千層油餅,往往名存實亡。
翡翠在售,朱自清曾贊道:“潤澤齊整,齒舌不膩,不僅鮮美,而且美觀悅目。”少麥裏的青綠,露出的是薄如紙的蒸皮,宛如玉石。輕輕壹咬,皮就破了,蝦、韭菜、雞蛋做成的菜,清爽滋潤。吃了之後,嘴裏還是滿滿的蝦腥味,真的很香。玉燒燒有甜味和鹹味。甜的是揚州產的“梅嶺青菜”,從葉子上剁碎,拌以熟豬油、火腿末、綿白糖、鹽。和其他地方做出來賣的鹹飯比,就是壹個味道。我想大部分女生都會和我壹樣喜歡賣翡翠,名字給人想象的空間,照片清新可人。搟成菊花邊的面包裏塞著青菜,形狀像石榴,下面是壹枚硬幣,上面是少量的火腿和玉石,看著賞心悅目。口味選擇也很多。
只有富春茶樓的豬腿肉才是正宗的。用“硝”腌制後,烹成“菜”。肉質緊實,接近“露鹽肉”,有壹種特殊的香味,絕不是其他餐廳所說的用五香煮的白醬五花肉。
有了這些優點,來壹杯龍葵豬茶吧。這種茶是用富春花卉局種植的朱蘭、浙江的龍井和安微的奎珍制成的,可以解渴解乏。細細品味,看看窗外繁忙的街道和蜿蜒的小巷。妳會突然覺得生活的樂趣就是這茶,這小吃,這簡單美好的平靜。
目前揚州到處都是富春放心早餐,吃富春小籠包不用去茶館。然而,妳喜歡茶館裏的另壹種氣氛。但是我覺得富春吃回去不好吃,可能是心理感受吧。
葉純包子,葉純茶館是揚州的壹家茶館,堪比富春包子。在這裏,我充分體會到了如何吃揚州包子“先吃肉,再吃皮”,用壹根吸管。
所謂揚州三頭宴,是指揚州美食中最著名的蒸蟹粉獅子頭、烤全豬頭、紅燒鰱魚頭,統稱為揚州三頭。
先說清蒸蟹粉和獅子頭。它不同於普通的肉丸,形狀特大而圓潤,稱之為獅子頭有些誇張;另外它的烹飪和風味也不壹樣,不是炒的,是燉的。做菜時不放醬油,保留原料。用料更是精致。豬肉需要揚州產的排骨和五花肉,蟹肉需要新鮮大的清水螃蟹,細細剁成粉,拌上調料,做成大丸子,放在砂鍋裏,用葉子燉。菜做好了,就可以上菜了。清蒸蟹粉獅子頭色清而不雜,肉蟹菜香,鮮香可口,回味無窮。
此外,烤全豬頭是揚州菜中壹道技術極其復雜的功夫菜。這道菜的制作方法是:取新鮮豬頭,刮幹凈,去雙耳,去骨去腦,用清水浸泡。血漬完全染好後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
20分鐘左右,取出用清水沖洗幹凈。然後,剜出兩只眼睛,去掉眼睫毛和舌苔,再把整個豬頭放入清水鍋中煮兩遍。等七成熟左右,從鍋裏拿出來,換成清水。鍋裏放壹個竹席,鋪上姜片、蔥片、香辛料包和少許醋,把豬頭放進去,蓋上鍋蓋大火煮至熟透,再小火燉4小時至肉酥爛,湯濃,即可食用。烤全豬頭,風味濃郁,鹹中帶甜,香味奇特,有“越吃越香,齒頰留香”的美譽。
紅燒鰱魚頭。揚州有句諺語:“鰱魚吃頭,鯡魚吃尾,鴨子吃大腿。”揚州大鰱魚,膠多,肉肥,無腥味,入冬後鮮嫩肥美。這道菜的烹飪過程並不復雜。5斤多的鰱魚頭去骨後,和豆腐壹起放入鍋中,輔以雞胗、雞腿、火腿等。加水後燉3小時左右。清燉鰱魚頭去骨,口感嫩滑,湯汁濃稠,營養價值高。吃飯時用勺子代替筷子,別有風味。
揚州炒飯是揚州人引以為豪的品牌。揚州正宗的炒飯是雞蛋裹著米粒,米粒鮮嫩金黃,香而不膩,鮮香可口,絕對是美食中的極品。這個是正品,切記切記!!
揚州的“不吹牛糖”(廣告語)也便宜,很適合學生。偶爾可以吃點蜜餞牛皮。吃多了牙齒會變軟,但揚州的不是。嚼得越多越好。越嚼越香,越想吃。揚州牛皮糖是用牛皮糖和芝麻做的,但是揚州牛皮糖裏面的配料好像調配的特別好,讓人百吃不厭,越吃越想吃。
揚州老鵝在揚州城巷賣的最多。肉質鮮嫩,咬壹口,裏面懷的鹵汁會把牙齒泡爛,絕對讓妳吃的忘不了。其實這個燒鵝的香味和“老”字是脫節的。據說老鵝應該堪比沛縣狗肉。被卡在牙縫裏,隔壹天用牙簽剔出,還是會造成滿嘴肉,肉質應該是綿密有嚼勁的,估計是掉的工序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