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說:“三月三,薺菜為神丸。”也就是說春天的薺菜是最甜最肥的,吃了可以當靈丹妙藥。
其實薺菜早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知道了。那麽古人到底有多愛薺菜呢?
蘇東坡說薺菜“不滿足於五味,而有美味”,稱贊它是“大自然的瑰寶”;陸遊在詩中寫道:“日日思念蕨,春日忘了美”,可見她對薺菜的癡情。就連揚州八怪之壹的鄭板橋也曾在畫中感嘆“三春薺菜很好吃,九成熟的櫻桃最有名。”
以前有荒年,人們就跑到山裏挖薺菜充饑。明朝的《消災本草》也專門把薺菜定性為“消災之物”。即使在今天,這種香甜肥美的薺菜也是春天不可或缺的美味。
薺菜除了可以食用,還是入藥必備。
清代醫家王孟英在《情趣飲食譜》中說:“薺菜味甘。明目、養胃、養肝。治痢疾,驅蟲。病人是可以食用的。”如果所有患者都能吃,說明薺菜的藥性真的很平和。
薺菜有什麽作用?
1,薺菜能清肝火。
冬天,它密封得很差。冬天,它隱藏的不僅僅是本質,還有壹些不好的東西,比如生氣。再加上冬天吃的少,家裏暖氣或者空調比較足,容易發熱,熱氣太強,散不出去,停滯在體內。春季肝氣上升,藏在體內的怒氣就會蠢蠢欲動,也會通過肝氣走出來上升。
所以妳會發現春天上火的人很多,最常見的有眼睛發紅、幹澀、眼睛發癢、看不清、喉嚨痛等等。這個時候,妳不妨用薺菜煮水喝。雖然祛火,但是比較溫和,不損害身體健康。
2、薺菜有壹定的降血壓作用,根效果更好。
在春天和三月,這被稱為頭發陳。春天是頭發生長的季節,樹拔了嫩軟的枝條,人的氣血也要調動起來,也要從裏往外走。氣血走得太快,壹不小心就容易跳到頭上。除了上火,有些人還容易高血壓。
《名醫錄》中說薺菜“主要益肝氣,和合。”《每日本草》說能“涼肝明目。”總之能把肝氣調和到最佳狀態,使之不那麽激動,同時也不會停滯不前。
3、春天吃薺菜也是養眼的美味。
《本草綱目》說薺菜“明目。補五臟之虛,治腹脹,除風毒邪氣,久服能視物明。”
《本草從新》說“薺菜益肝中、根胃、明目。”
肝臟開始理解眼睛。薺菜能明目是因為它能養肝。吃的時候,最好連根壹起吃。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壹株植物養得好,就要看它的根。如果根莖又壯又肥,說明精力充沛。
4、胃火的人也要多吃薺菜。
胃火是什麽表現?胃火旺盛的人,胃口特別好,吃很多,就是不長肉。妳可以把胃想象成壹個爐子。爐子裏的火很大的時候,不管妳往裏面扔什麽,都能很快融化掉。吃進去的營養沒有被很好的吸收利用,所以長不胖。
胃火旺盛的人容易口臭,可以認為是胃裏的濁氣降不下來。為什麽下不去?因為胃裏有內熱,火上炎,火上,同時帶起了胃裏的腐濁之氣。
如果妳有這些煩惱,可以經常吃薺菜來調理。
5、春季出現皮膚紅腫脫皮等過敏現象,常吃薺菜能起到預防作用。
6、薺菜,又叫凈腸草,也就是說它吃了以後可以把腸內的垃圾拿出來。
清代吳啟卓《植物名實考辨》也說薺菜“食肉動物,能清腸胃,俗稱清腸草。”這對無肉不歡的人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7、長期在腸道內積聚,容易得濕熱,有了濕熱,人就容易拉肚子,或者吃了不幹凈的東西後頻繁跑廁所,只要辨證屬於濕熱體質,舌頭伸出來,舌苔厚膩,有點黃,就用薺菜煮水喝。
能把腸內的濕熱導至膀胱,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喝了三兩次,腹瀉就停了。這就是薺菜治療痢疾的作用。
8.薺菜花特別香,香味可以驅蟲。
蘇東坡在《物感》中寫道:“三月三,薺菜花放燈上,飛蛾蚊子不拋。”在夏天蚊蟲肆虐之前,采摘大量的薺菜花,曬幹後裝在小袋子裏掛在床頭,可以幫妳趕走蚊蟲。
薺菜薺菜可以蒸、煮、炒。如果是日常食用,可以用來煎雞蛋,包餃子,或者煮壹鍋薺菜瘦肉粥。需要註意的是,薺菜脾氣溫和,但畢竟是涼的。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如果是治愈,可以用薺菜燒水,最好用帶根帶籽的新鮮的。壹次取三五株,煮七八分鐘,就可以喝湯了。沒時間挖新鮮,幹貨還行。
關註@張劍福醫生,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如果妳對骨科疾病有什麽疑問,可以給我留言。我願意和妳壹起守護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