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3歲兒童智力發展的常用方法是給他們講故事。所以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太深奧、太暴力、太邪惡的故事是不適合的。那麽,父母應該講哪些故事呢?
適合3歲兒童的故事:
小蝌蚪找媽媽,鯉魚躍龍門,小牧羊人和小猴子的故事,不吃藥的小老鼠,狐貍家的晚餐,不眠的星星,胖奶奶和三只小貓,快樂的小雞,鼴鼠找面包,老鼠啞劇,三只小豬去小朋友。母雞下的大蛋,小豬的搖錢樹,聰明的小灰兔,學藝術的小烏鴉,烏龜和野鴨,金發姑娘和三只熊,野兔和刺猬賽跑,小灰狼和母狼,小紅蘋果和小熊,小松雞和羽毛,天就要塌了。
適合3歲兒童的故事II:
淘氣寶貝(全12冊)、不壹樣的卡蜜拉(全6冊)、格子大象艾瑪系列(全10冊)、兔子湯姆系列(第壹冊)(全6冊)、兔子小白系列(全10冊)、爺爺壹定有辦法——新藝世界繪本精選、第壹冊(* * *四冊)、惠子繪本(全四冊)、嘟嘟和克羅頓系列(* * 10冊)、送老人和淘氣貓的快樂故事(全8冊
適合3歲兒童的故事類型。
什麽樣的故事適合三歲的孩子?主要有五大類,分別是接龍故事、圖片故事、概念繪本、兒童歌謠、填充故事。
類型1,接龍故事
接龍的故事其實就是壹個“妳壹句,我壹句”的故事。妳和寶寶很難壹起完成,比較適合大壹點的寶寶。比如:媽媽:“從前有壹只虎媽媽,生了六只小虎。”寶寶:“小老虎都很可愛。”媽媽:“有壹天,虎媽媽帶著她的幼崽去找食物。”
類型二:介紹概念的繪本
這種閱讀可以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壹般來說,2-3歲的寶寶開始學習壹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分類、顏色、形狀、空間、數字等等。還有大、小、近、遠等概念。年輕的父母可以用閱讀材料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材料來解釋。寶寶的生活中也有壹些東西是壹時半會兒碰不到的。生活經驗不足的嬰兒,能很快從具體的影像中理解事物,從而步入更廣闊的領域,認識各種已知和未知的事物,在接觸真實影像時逐漸形成自己的間接經驗。
類型3,圖片故事
繪本有豐富生動的視覺形象和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既能啟發寶寶理解美,又能培養寶寶在故事情節中的想象力,因為只要妳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壹本好的繪本本身就有很大的空白,供寶寶從不同角度自由想象。事實上,圖畫故事書的智慧對成年人來說也是壹筆財富。當妳和寶寶分享故事時,不僅傳達了內容,還釋放了寶寶的情緒。通過父母和孩子的互動,寶寶可以慢慢發展理解和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這對他人際智能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四類,兒歌和童謠讀物
這種閱讀非常貼近寶寶的節奏,即使寶寶聽不懂內容也能朗朗上口,這是寶寶發展語言能力的基礎。
第五類,填寫故事
對於寶寶非常熟悉的故事,妳不妨停在最有趣或最驚險的地方,讓他把故事講完。比如:“哎呀,豬要被狼抓了。是被狼吃了嗎?後來怎麽樣了?”通過這種方式提問,他不僅可以獲得很多樂趣和挑戰,還可以提高記憶力和表現力。
給3歲的孩子講故事的好處
3歲的孩子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所以這個階段家長要多教孩子故事,因為講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發展。下面是壹些通過講故事鍛煉孩子語言的方法:
方法壹:通過講故事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1)講故事時,爸爸媽媽要用親切的語氣,把故事描述得生動形象,盡量避免用詞含糊不清,沒有條理,會給孩子壹種錯覺。
(2)在故事內容的特定環境中,要給孩子模仿和練習的機會,比如模仿故事中的壹些對話和聲音。
(3)故事講完後,孩子可以復述故事(部分情節或故事大意),培養概括能力,發展創造力。
(4)當故事講到關鍵點時,打斷故事,啟發和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未來的情節。
(5)根據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引導幼兒通過選圖、拼圖、繪畫、貼圖等方式表達故事。可以充分利用舊書、舊畫報中的壹些圖片,讓孩子選擇人物、動物、風景等。要編壹個有情節的圖,然後編壹個小故事來講。
方法二:通過聽故事來訓練孩子的語言。
(1)大人在給孩子講故事時,首先要堅持說普通話,禁止方言,用清晰、準確、規範的語言給孩子樹立學習語音的好榜樣。
(2)給孩子講故事時,要註意視聽結合,通過實物、口型示範、手勢等視覺手段向孩子演示發音,讓孩子反復辨認、體驗。
(3)壹個故事講完後,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將故事中生動有趣、可玩的情節編成遊戲,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遊戲過程中掌握語言。
方法三:通過講故事來豐富孩子的詞匯。
(1)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借助表情和手勢演示壹些常用簡單的詞語,幫助孩子理解意思。
(2)講故事時,所涉及的意思要簡單、準確,兒童應盡量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己解釋意思。
(3)讓孩子用同義詞(或相似詞)來改變故事中的壹些常用詞,家長會啟發他們,並及時進行評論(肯定或否定)。
(4)開導孩子在說話時填入壹些關鍵詞,如:“壹只(兇猛的)老虎從樹林裏跳出來,三只小白兔(飛快地)跑了……”
給3歲兒童講故事的方法
對於壹些新手媽媽來說,只知道可以給孩子講故事,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但不會簡單的掌握技巧,對寶寶的智力發展幫助不大。
1,故事要搞笑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家長不要只是把它當成壹件例行公事,用平淡幹巴巴的語氣讀課文。因為寶寶雖然在聽故事,但同時也在學習,家長要努力不斷渲染故事環境,比如角度形象的塑造,盡量擺脫或掩蓋自己的身份,根據故事人物的性格和特點,在場景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能同時調動他的各種學習器官,比如眼、耳、鼻、手、腦等。,會很好的吸引寶寶的註意力。所以在選擇故事書的時候,最好選擇圖文並茂的。剛開始以圖片為主,顏色鮮艷,形式多樣,會吸引寶寶的註意力。
2.鼓勵寶寶參與講故事。
每次講故事,妳都可以選擇妳想聽的故事。當寶寶熟悉壹個故事後,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設計各種問題,鼓勵寶寶回答和參與,甚至發揮他的創造力改寫故事。
3.養成講故事的習慣
可以每天選擇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場合給寶寶講故事。比如每天睡覺前,給寶寶講壹些睡前故事。習慣壹旦形成,很容易長期貫徹下去。同時,研究指出,如果父母能夠每天花壹些時間給孩子講故事,這些孩子長大後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可能會降低。此外,如果父母能在嬰兒時期就意識到開發智力的重要性,每天在孩子身上投入壹點時間,那麽孩子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在未來也會得到改善和提高。
給3歲孩子講故事的適當時機
不要以工作忙為借口,忽視給寶寶講故事。只要妳想講故事,只要妳有計劃,那麽妳就可以找時間給寶寶講故事。以下時間段都適合給寶寶講故事,這些時間不會耽誤妳太多時間。
以下五個時間適合給寶寶講故事:
1,用奶瓶喝牛奶的時間
2.是時候從瓶子裏喝水了
3.睡前(包括午睡)
4.當妳累了,躺在床上無所事事。
5.當孩子早上剛醒來,還躺在床上的時候。
其實每天抽出壹點時間,就可以給寶寶講故事。為什麽不試試呢?只要做好計劃,不僅可以在合適的時間給寶寶講故事,也不會耽誤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