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投擲法和魚新聞判斷
1.拋法和釣組入水後釣竿的狀態。拋法和其他海竿釣壹樣。釣組入水後,將釣竿牢牢插在岸邊的泥層中(不能使用海竿套和海竿架,竿底稍有晃動很可能會使魚脫逃),拉緊線,在竿尖掛壹個鈴鐺。
2.魚新聞的判斷。
①小魚抓撓:竿尖輕微攪動,鈴不響。
②小鯽魚;竿尖微微顫動,鐘聲微微響起。
(3)鯽魚等個體較大的魚:竿尖劇烈晃動、點頭,或線突然松脫(鉛墜已被拉移位),竿尖平直。
3.拿著魚,拿著線。發出觀魚信息後,不能像釣其他海竿那樣用力向後提竿,因為彎曲竿尖的張力使魚鉤大多刺入魚嘴,鉤得很牢。因為用力過猛,會把魚鉤從魚嘴中拉出或者把魚嘴弄裂,導致魚跑偏。最好的辦法是先輕輕搖動魚竿,再收線,從魚的運動來判斷魚的大小和數量(往往壹竿有很多魚)。魚在水中移動到極點的感覺,對於不同的魚是不壹樣的。壹般來說,體型較大的鯽魚是在水中漂浮在水面周圍;鯉魚竄到底部或直線運動;草魚的鯰魚搖搖晃晃的掙紮,急拉烏魚就會跳出水面。如果覺得魚的力量很難控制,在極其重要的時候打開繞線輪的出線開關,放進去放出來對付魚,不至於讓蠻力硬拉。
二、釣具的搭配
1.釣魚竿。壹般使用頂端略細的手海兩用桿,桿長1.8 ~ 3.6米。極尖的硬度是基於20 ~ 30克的鉛能把極尖拉成拱形。
2.釣魚團。使用吊鉤。鉛落在前水槽上可以減少掛在水底的魚鉤,可以拉直弦鉤使其掛在水中。串的數量取決於竿的長度和水的深度。至少要綁3個鉤子,每個鉤子之間的間距為10 ~ 15 cm。太密會造成鉤子互相纏繞。線鉤與主線連接方法是直接將腦線與主線系在壹起。如果用連接環,會省事,但會影響靈敏度。串鉤打結的方法很簡單(以系5個鉤為例):先在主線上量好鉤距,打5個結(防止腦線上下滑動),然後用腦線在結的上下各打壹個結,最後用腦線打結,剪去壹端,另壹端系鉤(最好留3 ~ 5cm)。4 ~ 6長柄的鉤為最佳尺寸,鉤尖要鋒利有倒刺。
三、鉺釣的選擇漁民用海竿釣鯽魚的經典捕魚技巧
1.素食者;面團(面粉、玉米粉、豆粉,與酒曲或食用香精以5: 3: 2的比例混合)、嫩玉米粒(用酒浸泡半個月以上)、熟紅薯丁、鹵制豆腐丁。
2.肉鉺:紅蚯蚓(火柴梗大小最好)、線蟲(又名紅蟲,有瓣套)、蛆、鮮蝦或螺肉。
3.鉺捕魚的使用
①葷素結合:適用於養殖池(塘)掛鉤。主要釣的是鯽魚,還有草、鯉魚等魚鐘。紅色蚯蚓的肉,掛在靠近水底的鉤子上。肉應該是新鮮的,以增加魚吞咽的興趣。素食可以用豌豆或綠豆大小的掛鉤掛。
②全紅蚯蚓:這種釣法適用於壹切重釣水域,尤其是水庫和水面較大的河流。還有壹種獨特的鉤紅蚯蚓的方法:如果水中的魚和小雜魚很少,宜鉤全紅蚯蚓,以增加餌料的大小。如果水域中中小型雜魚較多,建議使用半條或較短的蚯蚓,不要露出鉤尖。整條蚯蚓和小雜魚幹擾頻繁,經常咬蚯蚓丟餌。
③蚯蚓、線蟲和蛆的組合:線蟲和蛆是釣鯽魚的好餌,但線蟲和蛆不能抵抗小雜魚的幹擾,所以不適合小雜魚多的水域。比如在小魚少的水域或者冬天小魚不活躍的時候,蚯蚓、線蟲、蛆蟲三種肉類食物搭配壹套烤串,效果很好。搭配的大致順序是:線蟲、蚯蚓、蛆蟲(從底鉤到頂)。
四、釣點首選漁民用海竿釣鯽魚的經典捕魚技巧
1.顧名思義,由淺入深是指垂釣者站在沙灘或池塘的盡頭,將壹根線鉤拋入相對較深的水中。尤其是春秋兩季,鯽魚等聚集在較遠的淺灘,在淺灘覓食。尤其是鯽魚,體型較大,膽小謹慎,手竿很難抓到,海竿串鉤正好派上用場。由深至淺站立,多用於夏、冬季節日。因為溫度高,水深比較涼,溫度低,水深比較暖。垂釣者站在水的深岸上,將壹串魚鉤拋入水中,面向魚道;即使天氣變了,魚也遊到淺的地方,深的對面多是淺的地方,可以扔掉海竿去抓魚。壹般來說,方鉤堤對面較淺,堤尾是使用海桿串鉤的最佳場所。
2.立彎和立凸狹長水域的彎道是水平的、安靜的,但水中浮遊生物和昆蟲較多,是魚類經常棲息和覓食的地方;長水域的凸出部分是魚類洄遊的必經之路。站在拐彎處把魚鉤拋在海桿上會得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