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孔雀百科全書

孔雀百科全書

孔雀是壹種大型陸生雉雞,產自東南亞的東印度群島和南亞的印度,屬於雞目,雉雞,又稱月鳥。它有羽冠,雄性的尾毛很長,展開後像壹把扇子。孔雀有三種,綠孔雀和藍孔雀屬於這個屬,而剛果孔雀屬於壹個單獨的屬。

目錄

1.生活習慣

2.形態特征

3.分布範圍

4.育種技術

5.經濟價值

1.生活習慣

它生長在山裏的樹叢中。主要生活在丘陵森林、幹旱半荒漠草原、灌木和落葉林地區,特別喜歡近水而居。早晚隨群在田裏覓食,在地上築巢,但住在樹上。主要以種子、昆蟲、水果和小型爬行動物為食。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谷中,常見成雙成對的活動,也有三五成群的。每年2月中旬進入繁殖期,每窩產卵4-8枚。

2.形態特征

兩種孔雀雄性體長90 ~ 130 cm (35 ~ 50 _),尾屏150 cm (60_),為亮金屬綠色。

尾屏主要由尾巴上方的羽毛組成。這些羽毛特別長,尖端呈虹彩的“眼睛”周圍是藍色和青銅色。求偶表演時,雄孔雀在尾屏下豎起尾巴。以至於尾屏豎起並向前移動,當求偶表演達到高潮時,尾羽震動,閃爍發光,發出咯咯聲。飛行能力不是很好,因為有點重,翅膀也不是那麽結實。

它大如鵝,三四尺高,細頸,背鼓。它的頭上有三毛,大概壹寸多長,幾十根經常壹起飛,早上的鳴叫聲此起彼伏。孔雀的翅膀沒有發育好,飛行速度緩慢笨拙,但下降滑行時會快壹點。腿粗壯有力,善於疾走,逃跑時多是大步流星。覓食活動,走路像雞壹樣,邊走邊點頭。

3.分布範圍

東南亞的東印度群島和南亞的印度、緬甸和爪哇。

4.育種技術

1.飼養管理

剛孵出的小孔雀需要保暖,第壹天34攝氏度,之後每天下降0。5攝氏度。直到室溫。幼孔雀應在孵化後24小時內進食,進食前半小時喝1%高錳酸鉀水,以利流產。開始投餵時可以用玉米粉或雞飼料,每天投餵5-6次為宜,每組50只雛雞為佳。飼養孔雀要餵新鮮多汁的青飼料。孔雀產蛋時要保持生產區安靜,產蛋時飼料中要添加礦物質飼料。

2.繁殖和孵化

孔雀壹般22個月性成熟,產蛋期3-7個月。每只孔雀每年產30個蛋,多則50個。雌雄孔雀性成熟時要按比例搭配,壹般以1公5母為宜。當天下的蛋要及時收回,防止汙染。儲蛋場所應通風陰涼,保持適宜的溫度。雞蛋存放時小頭要朝上,孵化時大頭要朝上。夏季孵化用卵應在7天內播種。總之,雞蛋越新鮮越好。孵化前,蛋要用高錳酸鉀溶液或紫外線消毒。恒溫孵化溫度為37-37。5.相對濕度為60-75%。每2小時將雞蛋翻轉90度。雞蛋拍兩次,第壹次是第9天,第二次是第21天。去掉沒有精子或精子弱的卵子。27天開始孵化,28天基本完成。

3.疾病預防

孔雀很少生病,但幼鳥容易患球蟲病和痢疾,也會發生新城疫。因此,除了積極做好環境衛生和定期消毒外,還需要按時接種疫苗,定期餵食相關藥物,預防上述疾病的發生。

5.經濟價值

孔雀被認為是鳥中之王,最美麗的觀賞性,也是吉祥、善良、美麗和奢華的象征。羽毛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用於制作各種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