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母親因為擔心兒子身高不夠,去了各種“身高促進診所”。她壹年花了近48萬,最後孩子只長了1cm。
每到暑假,都能聽到家長咨詢“增針”,想促進孩子長高。
所謂的“增高針”,其實就是註射生長激素。有專家表明,生長激素經常被濫用,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凸等健康風險。
的確,很多家長都希望寶寶腿長腿短,將來長高。但是,家長對身高也有壹些誤解。有些父母認為遺傳是決定身高的唯壹因素。卻因為這種想法,讓孩子錯過了人生的第壹個黃金期!
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是由父母遺傳決定的,剩下的30%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比如營養、睡眠、運動、疾病等等。
其實,除了青春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嬰兒期是最重要的成長和身高的黃金時期。
所以,想要孩子長高,壹定要抓住孩子3歲前的黃金生長期。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證明了:
如果孩子在這期間發育良好,會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壹方面,如果孩子生病,營養不良,可能會影響他最終的身高。
把握孩子成長和身高的黃金期,從這幾點入手:
營養均衡,膳食結構合理,主食、葷素兼顧,粗糧細糧並舉。
6月前的寶寶都是靠純母乳餵養。在這個階段,母乳是多種營養素,可以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吃奶粉的寶寶,奶量應該在800-1000ml左右,基本滿足蛋白質、維生素D、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攝入。
6個月後,寶寶要添加輔食了。所以基本上-12個月的寶寶有50%是來自輔食。
要特別註意鈣和維生素的攝入。它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在骨骼發育中起著關鍵作用。
牛奶和奶制品是鈣的良好來源,含鈣量高的食物有蝦皮、芝麻、黃豆、菜心等。
紫外線促進皮膚中維生素D的合成,所以寶寶每天要保證壹個小時的戶外活動。
孩子在準備三餐時吃乳制品、魚蝦、雞蛋、瘦肉、海帶和果蔬。這樣可以保證蛋白質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
壹個沈睡的娃娃會長大。
在夜間,人體會分泌生長激素,這是決定壹個孩子身高的關鍵因素。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兩個時期分別是21:00-1:00和5:00-7:00。
生長激素只有在人處於深度睡眠時才能大量分泌。
壹般來說,新生兒每天需要睡眠14 20小時,1 3歲需要12 14小時,4 6歲需要112小時。
經常帶孩子出去運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骨骼的形成和發育,幫助孩子成長。
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還可以讓孩子長高!
經常參加運動的孩子比不參加運動的孩子高4cm左右。
壹歲以內的寶寶四肢力量還是比較差的。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做嬰兒運動,引導寶寶多躺多爬,促進他四肢的生長和身體的發育。
兩個月後妳可以給他做被動練習。和他壹起打球,找東西。現在孩子兩歲,身高95cm。
學齡前兒童不建議做高難度的劇烈運動,可以嘗試蛙跳、跑步、跳繩。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需要定期定量運動,動動就好。
大壹點的孩子可以在3小時內運動,運動量以不疲勞為準。做壹些有助於孩子長高並符合其需求的不太劇烈的運動,如遊泳、體操、慢跑、跳繩、跳高、籃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等。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壹個生長發育和身高的黃金期。春夏秋冬四季,還有壹個“黃金生長期”!
世界衛生組織的壹項研究證實:
耶魯兒童健康組織的調查發現:
相反,抑郁、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相反,愉快的心情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所以也希望爸爸媽媽在寶寶成長的道路上,給寶寶營造壹個積極快樂的環境。定期開展兒童身高變化,做好兒童身高管理,讓孩子自信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