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註視下,大叔慢悠悠的拿出壹盒茶葉,特意交代這是九百麗先生送的松針。這種茶怎麽煮,水有什麽講究,火有什麽講究,都給店員講解。在食物方面,全劇沒有比年羹堯更奢侈的了,但在優雅風度方面,這位大叔真的是獨壹無二。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這位大叔是九老爺家的工作人員,是這些飲茶人的靈魂。果然,壹坐下,大叔就引出了雍正用小鼻涕蟲繼位的傳聞,果然是標準的九老爺話筒。
這位大叔在旗手面前裝出壹副高端大氣的樣子,讓人懷疑他是什麽人。仔細回想,他在九爺面前不過是個孫子。他壹聽朝廷之上的壹些皮毛,就敢拿來逼他,這讓博倫樓的茶客們目瞪口呆。想起來我們身邊也有像那個大叔壹樣的人,可以跟九爺炫耀壹袋茶葉,真的很無聊。
先說大叔的茶,再說雍正的火鍋。火鍋,我們都愛,四爺也不例外。而在四爺的心目中,火鍋是壹種頂級的豐盛美食。吃火鍋就是玩得開心。四爺平日請十三爺吃飯,意思是兩個小菜,壹點酒,但也請他吃火鍋,壹次是燒百官言的時候,壹次是和孫嘉誠、年羹堯講和的時候。
雍正這樣小氣的皇帝請他吃頓大餐也不容易。既然他花了錢,那他壹定是別有用心。燒官的那天晚上,四爺去八爺家告白年羹堯在江夏鎮屠殺七百人的事,把八爺、九爺、十爺騙去妳家吃頓便飯,讓大家商量怎麽懲罰年羹堯,了結這場災難。三皇子被他誣陷到宮裏,十老爺直勾勾地看著雍正桌上的大火鍋,說四老爺血本無歸。
原來四爺請弟弟吃飯,壹直是青菜豆腐,連火鍋都沒見過。隨後,太子、三爺、馬正廳陸續趕到。四爺沒有說年羹堯,而是讓三爺進行官樣文章,當著眾人的面放火。八爺黨意識到這頓飯沒那麽好吃,雍正別有用心。壹桌好酒好菜怕沒幾個人能吃的舒服。
後來雍正登基,年羹堯的西北軍立下大功,在朝廷之上十分囂張。他的士兵只認軍令不認聖旨,簡直是藐視皇權,眾官紛紛議論。當時西北局勢不穩,年羹堯當政,雍正又沒有良人接替,只好忍氣吞聲,對年羹堯的各種越軌行為視而不見。
但是朝鮮的願望是不願意的。欲望號頭目孫家成為了彈劾年羹堯,和雍正吵了起來,甚至用“天下大旱,奸臣有責”的話來壓雍正。雍正壹怒之下,讓孫家成祈雨。孫家成心思壹根筋,真的跪在堂外,烈日下等雨。這場雨居然讓孫嘉誠求之不得,證明孫嘉誠是忠臣,年羹堯是奸臣。
雍正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對年羹堯動手,於是擺下酒席,請年羹堯和孫嘉誠吃飯。他吃的不是豪華宴席,而是火鍋。年羹堯早到了,看到火鍋後,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皇上怎麽還吃得這麽節儉?\".平日裏,“年羹堯”“大白菜”“炒肉”吃多了。當然雍正的火鍋是不屑的。雍正和他坐下來之後,就開始勸說年羹堯幫他攢錢,壹起實施新政。年羹堯壹臉尷尬,雍正給他出了個主意,把孫家成叫了進來,讓孫家成輔佐年羹堯,做他的“財政監”。
雍正對年羹堯施加了清廉的領導,叫他管好年羹堯的錢,卻恰恰斷了年羹堯的財路。見兩人不情不願,雍正也笑著招呼他們壹起喝了點酒,吃了頓火鍋,但沒想到,這頓飯是他與年羹堯、孫嘉誠的最後壹頓飯。
有人說雍正派孫嘉誠去找年羹堯是為了讓孫嘉誠死,找個理由殺了年羹堯。但孫家成死後,雍正又讓人燒了壹頓火鍋,他壹個人坐在火鍋旁,回憶著當時三個人吃飯的場景。他為孫家成難過。孫家成在雍正這樣做肯定是讓人心疼的,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殺孫家成。
火鍋,朋友聚會,吃個熱鬧。而雍正的兩個火鍋完全是兩個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