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可以“喝茶吃直飯”的餐廳,瀏覽琳瑯滿目的“點心單”。妳會驚嘆:品種最多的有上百種!餐廳老板不這麽認為,說下周要推出新品。
“點心單”分的很清楚。蒸點、腸粉、酥脆、粥、饅頭、甜品單列,每列不少於10個品種。此外還總結了煮、烤、炒配菜,小吃按分量上桌。飽的和不飽的,湊壹爐,壹下子蒸,就是壹下子煮,保證新鮮!壹頓飯的要素都準備好了。有點嬌小玲瓏是“點心餐”最迷人的部分
品嘗糕點師的創意
我吃的是肉,脆菜,大魚大肉,但是沒有魚,不足以保證營養。於是,大師們決定哄我們吃得像個嬰兒:做壹份壹半菜壹半肉的點心。餃子是最受歡迎的。
“菠菜魚餃”以菠菜和魚為原料,滿滿的餡料裹著薄薄的餃子皮,酥脆而自成壹體。直到蒸熟端上桌,魚肉菠菜都鮮如鮮,讓人不敢吃。原來魚膠線條細致,有封菠菜不變色的效果。吃起來軟滑,但魚肉清爽不油膩。茶點方面,“茶樹菇蒸餃”更勝壹籌。餃子不是沒有肉和蝦,但它吃起來像素食餃子。師傅說茶樹菇和蝦肉都很清爽,就算用肉調味也不會覺得胖。
傳統的“蒸排骨”依然受到人們的追捧。原因是慣例變了。餐館老板梁先生說,排骨蒸之前,最重要的是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後用調味粉腌制。蒸出來的排骨自然潔白爽口,用芋頭、橄欖菜等“薄物”吸油,食客特別喜歡。
點點健康農家味
農家小吃就是我們平時想到的壹些粗糧。北方的燕麥包子是有益的,但是口感粗糙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尤其是餡料裏的粗糖粒,讓妳牙齒咯咯作響。康王路上的壹家餐廳,用板栗仁做餡料,效果大不壹樣。
傳統的“煎薄撐”油多糖重。就算喜歡,老人也不能多吃。但是如果用綠茶粉和皮水果做絨呢?「綠茶炒薄支」不僅如此,薄支略炒過濾,形似苦瓜,口感清爽。零食中的糖也可以用壹些天然材料代替,比如甘蔗馬蹄腸、甜小米烤腸等。利用甘蔗和馬蹄的甜味,口感清新,食材也比傳統小吃健康很多。
甜點裏全是芒果。
水果季節還沒到。芒果作為壹種美味的小吃,吃起來最賞心悅目。有沒有發現,芒果布點、香香芒果夾心椰奶糕、芒果班戟等零食都很受歡迎。這些甜點又滑又香,即使是從來不喜歡甜食的男人也會忍不住嘗上幾口。
滑的秘訣很簡單,就是除了水果和果汁以外的邊角料,幾乎都是牛奶做的。香芒夾心椰汁蛋糕融合了中西工藝,將布甸粉與椰汁、淡奶混合,再與千層菱角蛋糕壹起蒸,中間隱藏芒果肉和芒果汁。
點心文件
廣式點心由三部分組成。
壹種是嶺南民間小吃。廣東點心的米制品、雜糧制品、雜食者大多來自嶺南民間小吃。米花、沙糕、炒年糕、糊圈、酥脆、端午湯圓、重陽糕、荷葉飯、果粉、椰子、芝麻、豆糖做成的糕點等民俗小吃,蕨菜、葛根、菱、慈菇、紅薯做成的包裝食品等多數民俗食品都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二是面食小吃。面食小吃大多來自北方產麥區和六大古都的湯點。《廣東新語》註:“廣人熱臉,不以為飯。”清朝以後,廣州的對外貿易地位突出,北方各地的商旅日益增多,於是適合北方飲食習慣的面食小吃興起。薩其瑪、湯包、千層餅、燒麥、餛飩、面條、小籠包、小籠包相繼出現在廣州的餐館裏,並通過廣州傳到廣東各地。隨著廣式茶樓的迅速發展,這些北方風味面食小吃不斷改進創新,最終演變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廣式小吃。第三種是西式蛋糕餌和蛋糕,來源於歐美西餐。清朝鴉片戰爭後,大量西餐菜譜進入廣州餐飲市場。西餐點心的品種和制作工藝傳入廣州後,被廣州點心師傅吸收改良,也演變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廣式點心,如餐包、奶油曲奇、麻辣糕、蛋撻等。
20世紀20-30年代,廣州點心產業蓬勃發展,點心產業應運而生。東陵、李穎、區標、俞大蘇等四位點心大廚,有“四大天王”之稱,他們創造了著名的點心產品,如竹筍蝦餃、清蒸炸魚、蜜汁叉燒包、酥雞蛋撻等,自產生以來經久不衰。到了80年代,廣式點心以嶺南民間食品為基礎,結合北方面食的特點,吸收了西式糕點的長處,形成了小巧雅致、款式常新、葷素適宜、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的特點。通過滿漢交融,中西結合,包的皮發展到4大類23種,餡發展到3大類47種。原料交叉變異可以做出4000多種零食。
搜尋「點心」餐廳
●廣信五樓海鮮火鍋
這個地方是幾年前新開的,叫海鮮火鍋。其實點心部就是藏龍臥虎。據說面點師是原“太湖”餐廳的原班人馬,產品質量有保證。建議去嘆茶的壹定要留在大堂。大堂的小吃比房間多,價格也實惠。
●品魚館
幾位老板都不是廚師,但都是好吃的人。從早到晚,有100多種小吃。不僅傳統的“四大天王”(蒸餃、蝦餃、排骨、雞爪)是招牌,還有很多創新的小吃。
●稻香火鍋海鮮餐廳
這家粵菜館的點心在廣州名聲很好。早茶和下午茶都要排很久的隊,可見其受歡迎程度。速溶蛋粉、沙湯丸等零食讓人回味悠長。
●陶陶居/幸運樓
都是同壹集團旗下的傳統餐廳,產品以傳統品種為主。從早到晚都可以喝茶。3.8元/點,壹個夜市,產品質量有保證,這是其茶葉市場的壹大賣點。在這裏喝茶,壹定要吃壹口咬開的奶油色黃包。
●梨園餐廳
廣州最高檔的粵菜館之壹,點心價格當然不便宜,但精致程度也能讓妳吃回票價。部長的記性很魔鬼,去壹次就能記住妳的姓氏和簡單信息,這在行業內外都是難能可貴的。
圖:外賣3元10糯米糊。
■鏈接
還在家“嘆茶”
上了年紀的人出門可能不太方便,去餐廳喝早茶會成為回憶?錯了,現在在家也可以“嘆茶”了。最近荔灣社區的早餐店也加入了“點心餐”的制作。
叉燒包、天津包子、紅豆沙包子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再加上茶樓常見的點心,比如碗裝蘿蔔糕、芋頭絲糕、菱角糕、糯米糕、煎餃、鳳爪,都可以壹個個買回家,熱氣騰騰,令人嘆息。價格也挺實惠的,比如芋頭糕,壹元兩塊。先將芋頭蒸熟,然後去皮蒸粉,相當手工,可以在家蒸炒。碗蘿蔔糕是新品種,餡是1.5元,不用錫紙。蘿蔔絲多,面粉少,臘肉不多,但口感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