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胃癌的中晚期的中藥?來大俠

胃癌的中晚期的中藥?來大俠

胃癌中醫治療:

壹、辨證施治中晚期胃癌未能手術,或術後復發有遠處轉移病人,或因各種原因而不作手術的病人,則以中醫藥綜合治療為主,包括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辨證施治按前述四型辨證治療。

1、肝胃不和型:辨證肝胃不和、胃氣上逆,治以舒肝和胃、降逆止痛。方藥:柴胡、郁金、枳殼、旋復花(包煎)、代赭石、半夏、玫瑰花、杭芍、白屈菜、焦三仙、甘草。此證系患者肝郁氣滯,肝失條達疏泄,乘侮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司,胃氣上逆,噯氣頻作,方中以柴胡、郁金、玫瑰花疏肝理氣;枳殼、旋復花、代赭石、半夏降氣平逆止嘔;杭芍,甘草柔肝和中;焦三仙健脾消導;白屈菜止痛緩中。另選加抗癌中草藥。

2、脾胃虛寒型:此型辨證要點是其虛寒表現,如胃脘喜按就溫,喜喝熱飲,面色晄白,肢涼便溏,脈沈細等,辨證脾胃虛寒,中焦不運。治以溫中散寒,健脾和胃。方藥用人參、黨參、白術、茯苓、半夏、良姜、蓽撥、梭羅子、陳皮、甘草、生黃芪、紫蔻等,此型脾虛胃弱,納食不多,運化遲緩,故痛亦不甚,得暖得按,則寒氣消散,故痛亦減,脾主四肢,陽虛則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脾陽不振,故舌淡胖、便溏、脈細等,方用六君子湯健脾益氣;良姜、蓽撥溫中散寒;生芪益氣溫陽,梭羅子、紫蔻行氣溫胃止痛。另選用性溫的抗癌中草藥。

3、瘀毒內阻型:此型辨證要點為疼痛明顯,脘脹拒按,有血瘀毒瘀表現,出現熱象,辨證為瘀毒內阻、血瘀胃熱,治法是解毒祛瘀,清熱養陰。方用生蒲黃、五靈脂、蛇蛻、血余炭、仙鶴草、露蜂房、元胡、白屈菜、陳棕炭、玉竹、藕節等,加選其他抗癌中草藥。瘀毒內阻,日久傷絡,吐血便血,血瘀有形,故痛有定處而拒按;瘀毒化熱耗傷胃陰,故口幹思冷飲,脈弦滑數等。蛇蛻、露蜂房解毒去瘀;生蒲黃、五靈脂、元胡、白屈菜活血化瘀止痛;血余炭、陳棕炭、仙鶴草止血生新;玉竹、藕節養益胃陰。

4、氣血雙虧型:此型大多為胃癌晚期,久病有惡病質及高度貧血,耗血傷氣,後天化源不足,氣血化生無源,故氣血雙虧,久之脾腎陽氣亦虛,但此型常伴有邪實,腫物包塊明顯,正虛邪實,因氣血大虧,不克攻伐,故只能大補氣血,健脾補腎。藥用黃芪、人參、黨參、白術、茯苓、黃精、甘草健脾益氣;當歸、熟地、杭芍、阿膠滋陰補血;紫河車大補元氣,補腎填精;陳皮、麥稻芽、砂仁、內金醒脾開胃助消化,仙靈脾補腎溫陽。

臨床辨證加減用藥:

嘔吐加半夏、生姜、竹茹、威靈仙、旋復花、代赭石、藿香、佩蘭等。

口幹加石斛、麥冬、天花粉、沙參等。

胃疼加元胡、香附、白屈菜、降香、五靈脂、烏頭、蓽撥、梭羅子等。

便幹加火麻仁、郁李仁、大黃、芒硝、瓜蔞、羊蹄根、虎杖等。

便溏加兒茶、老鶴草、石榴皮、蒼術、扁豆、白術、山藥、茯苓、罌粟殼等。

嘔血、便血等加血余炭、棕櫚炭、柿葉、白芨、仙鶴草、大黃、烏賊骨粉等,亦可用雲南白藥2g拌安絡血4ml內服。

腹脹加枳殼、厚樸、萊菔子、焦檳榔、大腹皮、沈香面等。

二、單、偏、驗方單、驗方各地流傳很多,但經過驗證有效的不多。目前,對胃癌可能有壹定效果的中藥單驗方有腫節風(草珊瑚)片,口服每次3~5片,每日三次;10%鴉膽子乳劑:用4~1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註,每日壹次,總劑量6~13g。由植物喜樹提取及合成的羥基喜樹堿,用於靜脈滴註,對胃腸系統癌癥有壹定效果,但已屬於化療藥物範圍了,民間有用向日葵桿心30~50g,單味煎水代茶飲,治療胃癌,服後有腹瀉,療效尚待驗證。農村就地取材、簡便價廉。此外還有應用蛇毒、巴豆制劑,藤梨根為主的復方治療胃癌者,療效均難以確定和評價。

三、胃癌常用的抗癌中草藥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山豆根、蚤休、白英、龍葵、蛇莓、香茶菜、冬淩草、腫節風、喜樹果、珍珠菜、藤梨根、狼毒、蛇毒、石蒜、幹蟾皮、土茯苓、菝葜、蜂房、生半夏、生南星、烏頭、大蒜、生苡仁、白屈菜、虎杖等。

四 人參皂苷(護命素)人參提取單體成分,濃度高,藥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