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鍋蓋比鍋大還是比鍋小好?

鍋蓋比鍋大還是比鍋小好?

在中國,只有鎮江有鍋蓋面。

不去鎮江就吃不到。鎮江的鍋蓋面不像蘭州牛肉面,到處都是連鎖店。雖然味道不如蘭州,但至少也有五六成吧。鍋蓋面,在別的地方,連名字都看不到。甚至很難想象鍋蓋面是什麽樣的面。放在鍋蓋裏吃?還是蓋子的形狀?聽起來很具體,太抽象了。

去鎮江之前,確實看到有朋友發圖。他在鎮江拍戲,吃鍋蓋面。圖片看起來沒什麽特別的,就是壹碗澆頭豐富的面條,讓人垂涎三尺,卻不會流口水。

我在鎮江沒有朋友。發圖的朋友是山東的,專門拍壹些我沒看過的電影,說是“網大”,霸道總裁愛壹個人的窮人家女兒被愛情虐待等等。他說他賺了很多錢,想讓我寫劇本,但是我真的寫不出來,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錢,而是因為我了解自己。其實那些情節雖然看起來很傻,但是對編劇很挑剔。只有他們真正相信那個傻事,發自內心的寫出來,才能感染更多相信那個傻事的人,就算是傻子不信,想裝也不會信。

吃飯也是壹樣。壹些商店可能生意很好。有些人真的覺得網絡名人很好吃,或者拍出來的照片很好吃,但我不會去。在濟南的時候,只去常去的地方吃飯,不敢嘗試新的東西。還好,因為妳熟門熟路,濟南哪裏好吃,妳大概也熟悉,基本就夠了。最怕被朋友邀請,去壹些本來不想去的地方。萬壹坐牢,真的很難,又怕讓朋友失望,只好保持沈默,硬著頭皮。

不過如果是靠譜的朋友,口味也壹樣,推薦的地方也沒什麽問題。有些朋友,因為他們可靠的推薦,讓我刮目相看。比如我有個弟弟,以前不知道怎麽吃飯。後來他又帶我去了兩三家小餐館,都很有特色,隱藏在城市裏。所以,在我眼裏,他的後腦勺瞬間亮了壹圈光環。我讓他繼續推薦,得到的回復很肯定:沒有。

結果光環壹閃,短路了。

到了鎮江後,讓做電影的朋友推薦鍋蓋面。因為我沒看過他的電影,但是壹起出差過。那兩三天吃了朝天鍋,肉餅幹,羊肉湯之類的,味道基本都差不多。首先,他推薦了壹家鎮南的老餐館。我查過了,離我住的酒店不遠。不過根據網上的評價,這壹家好像是鹹的,被鎮江本地人說是遊客。我心裏壹震,慶幸自己查了,不然我早就和他壹樣成了遊客了。

對於鎮江來說,我本來就是壹個遊客,但是就吃而言,只要是靠近遊客的地方,似乎都難吃。無論在哪裏,遊客都被放在餐飲鄙視鏈的末端,成為最容易被忽悠的人。以至於壹些原本不錯的名吃給遊客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當地人從來不去遊客去的商店,做旅遊生意的也不指望當地人吃飯。所以很多遊客吃了之後都會有疑問:這麽難吃的東西怎麽會出名?是不是因為品味差而出名?

鎮江以鍋蓋面聞名。當然除了美食,鎮江還有很多有名的,比如著名的唐詩宋詞,很多時候都是在鎮江寫的。壹座顧北山,有著王婉的“...夜晚現在讓位給太陽的海洋,舊的壹年融化在清新中”;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吞萬裏如虎”。

四大古典小說都寫鎮江:紅樓夢中張華出事的“京口界”、劉備出嫁的坎羅吉、張順夜落的金山寺、唐僧母親沿河漂流小唐僧的寺廟...這些足以讓鎮江名揚天下。然而對我來說,到了鎮江,還是覺得辜負了這個地方,辜負了自己的胃。

我來鎮江參加壹個活動。日程安排得很緊。算了,只有壹次早餐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鎮江的面館太多了,至少有幾百家。所以吃鍋蓋面的地方壹定要小心。

據說大華面館很受歡迎,就在西津渡附近。壹到鎮江,我先去了西津渡。

對於鎮江來說,西津渡是壹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因為碼頭形成了壹條古街;因為清末開埠通商,至今仍有不少西式建築。

另外,在古街之中,有壹座元代的石塔,是中國唯壹的壹座過街石塔。路人都從寶塔下經過,很特別。

再加上救命社的廢墟,各種文化在這裏雜糅。

到達西津渡時,已經是下午了。大華面館和當地很多面館壹樣,只賣早午餐(晚上要煮第二天的湯),所以錯過了。古街上有很多賣鍋蓋面的。店門口有煮面條的大鍋。有的店家見我們來了,嗖的壹聲把壹個鍋蓋扔進鍋裏,大喊:鎮江鍋蓋面!壹碗怎麽樣?

鍋蓋面名副其實。妳真的把鍋蓋放鍋裏,和面條壹起煮。鍋蓋是木頭的,老杉木的,或者銀杏的,比鍋小很多。

有人說這種奇怪的烹飪方法可以增加面條中的木量;還有壹個傳說是,甘龍下江南的時候,煮面條的人慌了,把小鍋的鍋蓋誤扔進了大鍋裏,卻打對了。我最相信的壹句話是,過去船工煮面條時,會用壹個漂浮在裏面的小鍋蓋將面條分開,這樣面條就不會粘在壹起,同時停止煮燜面,撇去浮沫,防止鍋溢出來。習俗大多是由實用性形成的。

在鎮江吃鍋蓋面,當然不是吃鍋蓋面,而是吃面。鎮江的鍋蓋面和江南不同,講究澆頭,忽略了面本身。鍋蓋上的面不是壹般的江南堿性面,而是“跳面”,不僅指面,還有跳的意思:壹個人坐在竹竿的壹端上下跳躍,竹竿的另壹端固定在案板上。反復將案板販子的面條壓成薄皮,然後用刀切成面條。“跳面”很濃,像北方的面條,澆頭是江南風格,豐富多樣。這種特殊的南北融合與鎮江的地理位置有關。鎮江屬於江南,壹江之隔的揚州是江北,瓜州屬於今天的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