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谷瑋~解釋壹下

維生素D缺乏其實就是父母通常所說的“缺鈣”。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這也是我們寶寶在發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兒科常見病。寶寶為什麽會“缺鈣”?是體內維生素缺乏引起的全身性鈣磷代謝紊亂和骨骼變化。上過媽媽課的家長都知道,我在課堂上引用了壹些關節變形和骨骼異常的圖片來說明鈣磷代謝異常引起的骨骼變化。

★維生素D缺乏是“缺鈣”的根源

健康的寶寶壹旦發展成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寶寶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容易並發肺炎、腹瀉等更嚴重的疾病。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多發生在3個月至2歲的嬰兒。與日照不足、維生素D攝入不足(即父母需要給寶寶補充魚肝油,魚肝油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食物中鈣含量低或鈣磷比例不當、寶寶生長過快、寶寶生病以及壹些藥物的影響有關。

★維生素d有兩個來源。

1.外源性攝入:包括食物(肝臟、蛋黃、魚子、牛奶)。藥物(魚肝油、維生素D制劑)。

2、內源性攝入:是在陽光下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使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變為膽固醇,即維生素D3。

提醒家長,不僅要給寶寶服用魚肝油,在戶外接受陽光照射也同樣重要。

我經常跟父母說,魚肝油是壹種陽光維生素,壹定要在陽光下暴曬才能充分發揮藥效。

在寶寶的飲食中,含維生素D的食物根本不多,比如牛奶每毫升40國際單位,蛋黃每100克約250國際單位,谷物、蔬菜、水果中含量極低。所以,寶寶絕對不可能用食物或者牛奶代替魚肝油。因為寶寶每天需要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而消化道吸收的維生素D需要在寶寶體內羥基化兩次才有生理活性。

★接下來我給各位家長講解壹下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分期。

初始期、激越期、恢復期和後遺癥期主要表現為骨骼、肌肉和部分精神、神經癥狀。

後遺癥期(即提供雞胸、漏鬥胸、0腿、X腿、駝背等圖片。在媽媽的班上)。

前三個階段稱為活躍期:顱骨軟化,囟門增大,出牙緩慢,顱縫增寬,顱縫邊緣變軟,嚴重表現為“士兵球”狀顱骨。凡3月齡後出現上述情況者,視為佝僂病。

最後,如果不及時治療和幹預,會出現肋骨軟化和肋骨串珠,目前比較少見。最後可能還有雞胸、漏鬥胸、雙下肢腿部變形等等。患有嚴重佝僂病的嬰兒也可能有病理性骨折。

★所以,每壹位家長踏進體檢室,我都會提醒他補充魚肝油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家長不太重視。

今天壹個媽媽特別關註了壹下。她的寶寶18個月。她說她很小的時候吃了魚肝油就喜歡嘔吐,然後就不想給他吃了。她只有四顆牙,寶寶體檢也不理想。可見問題不僅僅是出牙慢,還有身高體重。

★維生素D攝入不足還會導致鈣磷異常,這會導致寶寶睡覺時大量出汗(不同於生理代謝旺盛出汗),枕頭濕透,寶寶表現出睡眠清淡不安,腦袋磨蹭。

★壹旦維生素D攝入不足,但食物中鈣較少,早產兒和喝奶粉的嬰兒也可能出現嬰兒手足抽搐。發作特點:驚厥時壹般無發熱,每次驚厥持續數秒或半小時,壹天1 ~ 20次。

所以當寶寶缺乏維生素D時,寶寶自然會出現骨骼發育不良,免疫力下降。同時,如果維生素D補充過多,可能會導致維生素D中毒,所以家長給寶寶補充魚肝油,壹天壹片(400 ~ 500國際單位)。其次,準媽媽懷孕期間要開始多接受陽光,寶寶出生後也要註意曬太陽(隔著玻璃也沒用)。母乳餵養的寶寶堅持母乳餵養,4 ~ 6個月及時添加輔食。必要時可以補鈣(壹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能過量,不能亂吃)。

如果家長不理解,或者寶寶需要處理,希望家長親自帶寶寶去醫院,先檢查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