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多大寶寶可以吃豆腐

多大寶寶可以吃豆腐

壹、豆腐的營養及功效

1、豆腐的營養元素很豐富,有優質蛋白,高氨基酸,不含膽固醇的不飽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鉀鈣鎂等無機鹽,各種維生素等,據測定,每100克豆腐就含有119毫克磷,吃豆腐可以補充磷,有助於促進人體骨骼和牙齒的健康發育,保護人體骨骼和牙齒,還能保持和促進體內酸堿平衡,參與人體內脂肪代謝。

2、每100克豆腐裏含有125毫克鉀,吃豆腐可以補充鉀,有助於維持神經健康,維持心跳規律的正常,有效預防中風,肌肉萎縮等疾病。

3、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豆腐裏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吃豆腐有利於我們補充這些營養元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4、降低患高膽固醇的風險。豆腐裏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這種不飽和脂肪酸的膽固醇含量很少,吃豆腐有利於維持我們體內正常的膽固醇含量,不會攝入過多膽固醇,幫助我們預防高膽固醇疾病;

5、養胃益脾。豆腐質軟易咀嚼,含有纖維素,入食容易消化,有養胃益脾的功效;

6、清熱潤燥。豆腐味甘性涼,容易上火,肺幹燥者可以吃豆腐,以降低虛火,滋潤幹燥肺部。

二、寶寶能吃豆腐及豆制品嗎?

6個月以後的嬰兒可以嘗試吃點煮熟的豆腐。鑒於營養價值尤其是鈣含量問題,最好選擇南豆腐或北豆腐,而不是內酯豆腐。3歲以內最好選擇豆腐或豆腐腦,最好在3歲以後進食較為堅硬的腐竹、豆腐皮等豆制品,如果要吃,則最好煮爛壹點,利於寶寶進食。而豆漿營養價值較低,不適合3歲以內嬰幼兒。《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6歲以上兒童能夠攝入大豆或制品。

1、寶寶是可以食用豆腐的。寶寶的牙齒發育未全,豆腐質軟,便於寶寶食用,可以保護寶寶的牙齒健康,促進寶寶的牙齒健康發展。

2、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質,寶寶吃豆腐,可以補充蛋白質,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促進免疫系統功能的增強,還有助於寶寶補充鈣質,有利於寶寶的骨骼健康發育,促進寶寶快快長高。

3、豆腐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等等,寶寶吃豆腐可以礦物質,維生素,有利於維持寶寶體內基礎代謝的正常,促進寶寶的腸胃消化,保護寶寶的腸胃功能正常,促進寶寶的血液流通,維持寶寶的血液功能。

4、豆腐還含有煙酸,寶寶吃豆腐,有助於寶寶補充煙酸,有助於寶寶的腦部和神經系統的發育。豆腐含有核黃素,寶寶吃豆腐,有助於補充核黃素,幫助寶寶防止口腔潰瘍。豆腐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寶寶吃豆腐,有助於寶寶補充無機鹽等,可以給寶寶補充精力,讓寶寶擁有壹個好精神。

三、吃豆腐及豆制品需要註意哪些?

由於大豆及制品中含有植物雌激素異黃酮,很多人擔心孩子吃了豆制品會引起性早熟,但至今極少有兒童因為吃豆制品引起性早熟的。因此,只要適量進食豆制品,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男女均可以適量吃豆制品,但豆制品不是吃越多越好:

(1)蛋白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壹定的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泄。如果過多攝入豆制品,產生的代謝產物就會增多,進而使身體產生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負擔,損害身體健康。

(2)豆制品中含有較多的嘌吟,痛風病人和尿酸濃度較高者則要慎食。

(3)患有腎臟等疾病的人群也不適合吃豆制品。

(4)給孩子吃豆制品,壹定要熟透。

(5)個別寶寶可能對豆制品過敏,遇到這群情況,建議推遲添加時間。

(6)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最好少吃

(7)壹歲半以內半是不適宜添加豆漿,因為嬰幼兒腸胃功能還不完善,胃內還沒有分解豆類的消化酶,所以喝豆漿容易致敏。

(8)消化不良者不可食用豆腐,豆腐消化慢;部分寶寶則易在吃完豆制品後脹氣,豆制品不宜吃太多,避免寶寶脹氣。

(9)結石病人不宜吃豆腐及豆制品。

四、寶寶吃豆腐的做法

豆腐入口即化,營養味美,是許多人喜歡的選購的食材,尤其作為寶寶輔食受到了許多喜愛,寶寶吃豆腐可以補充自身的精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抵抗力,還有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神經系統發育和骨骼的健康發育,父母在給寶寶吃豆腐時的做法最好是將豆腐做熟,作為配菜食用。那麽到底寶寶如何吃豆腐好呢?

(1)豆腐糊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北豆腐20克,肉湯。

做法:

1.將豆腐放入鍋內,加入少量肉湯,邊煮邊用勺子研碎。

2.煮好後放入碗內,研至光滑即可餵食。

(2)嫩豆腐糯米粥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糯米粉20g,嫩豆腐20g,水1.5碗。

做法:

1.糯米粉用篩子過濾 2 遍,嫩豆腐用冷水清洗壹次後用篩子過濾壹遍。

2.在鍋裏放入嫩豆腐,糯米粉提前用水攪拌後倒進去,壹邊煮壹邊攪拌。

3.待糯米粉全熟,粥變得濃稠後關火。

註意:糯米太粘,小寶寶不宜直接用糯米

(3)胡蘿蔔豆腐蛋黃面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胡蘿蔔泥、嫩豆腐泥、蛋黃泥

做法:

1.在面條裏加入已經煮熟的胡蘿蔔泥和豆腐泥。

2.撒上碾碎的蛋黃,也可以像蛋黃豆腐羹那樣倒入蛋黃液做成蛋花煮熟即可。

(4)魚泥豆腐莧菜粥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熟魚肉,豆腐,莧菜嫩葉,米粥,適量高湯,熬熟植物油。

做法:

1.豆腐切細丁,莧菜取嫩芽開水燙後切細碎,熟魚肉壓碎成泥(不能有魚刺)。

2.將白粥加入魚肉泥、高湯(魚湯)煮熟爛。

3.再加入豆腐與莧菜,少量及熬熟的植物油,煮爛即可。

(5)豆腐花

食用人群:6個月以上寶寶

豆腐花是黃豆經過各項措施制成的食品,家長可直接在市場上購買,自己做太麻煩。寶寶食用豆腐花,不要放糖,需要將豆腐花攪拌打碎再餵給他食用。若想自己動手做,可參考以下方法:

材料:黃豆60克,清水800克,內脂1.25克。

做法:

1.黃豆用清水浸泡6小時以上,用料理機把黃豆打爛用布過濾出豆渣,用清水充分洗凈豆渣後得到約850ml的豆漿。

2.在煲底放少許清水然後倒下豆漿,開火燒開後再小火煮三分鐘。

3.豆漿倒入瓦容器中,玻璃容器或不銹鋼容器也可以。

4.用少許清水化開內脂,待豆漿表面開始出現薄膜時把內脂倒入並迅速輕輕攪勻。

5.蓋上蓋子並用幹布包著保溫,20分鐘後便可以吃了。

(6)蝦仁豆腐豌豆泥粥

食用人群:12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熟蝦仁,嫩豆腐,鮮豌豆,厚粥,適量高湯,熬熟植物油。

做法:

1.熟蝦仁剁碎備用,嫩豆腐用清水清洗剁碎,鮮豌豆加水煮熟壓成泥備用。

2.將厚粥、熟蝦仁、嫩豆腐丁、鮮豌豆泥、及高湯放入鍋內,小火燒開煮爛後。

3.加入熬熟的植物油和少量鹽即成。

(7)肉末燒豆腐

食用人群:12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豬絞肉50克,內脂豆腐200克,生姜1片,大蒜1瓣,香蔥1根。鹽少量,生抽1少量,水澱粉(玉米澱粉1小匙+清水1大匙)。

做法:

1.將嫩豆腐切成2CM的方塊,香蔥,大蒜切碎,生姜切成粗條狀。

2.炒鍋燒熱,倒入豬絞肉並加入1大匙清水,壹邊煮壹邊用鍋鏟將肉劃散開。

3.至絞肉散開變白後,加入蔥,姜,蒜,淋入少許植物油,煸炒出香味。

4.加入豆腐塊,加入清水或高湯,水量僅沒過豆腐塊。加入生抽,鹽調味。加鍋蓋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燜煮。

5.玉米澱粉+清水在碗內調勻成水澱粉,待鍋內水份剩少許時,倒入水澱粉勾芡,煮至湯汁濃稠即可。

(8)綠豆腐

食用人群:7個月以上寶寶

備碎豆腐2大匙,綠葉菜如菠菜煮後研成的菜泥1大匙,雞湯或肉湯少許。將碎豆腐放在雞湯中上火煮,同時加入菜泥混合,煮片刻停火,滴幾點香油即可。

(9)芝麻豆腐

食用人群:7個月以上寶寶

備碎豆腐2大匙,芝麻1小匙,把豆腐放開水中煮後控去水分研成豆腐泥,芝麻炒熟後放容器中研碎;把豆腐泥與芝麻混合後攪拌均勻。 

(10)蘿蔔豆腐

食用人群:7個月以上寶寶

取1份碎豆腐,1份胡蘿蔔泥,1份白蘿蔔泥,1/2份雞肉末,少許肉湯、澱粉,放入鍋中壹起煮,煮開攪勻即可。

(11)太陽豆腐

食用人群:7個月以上寶寶

取1小塊豆腐,與雞蛋清壹起加入少量水攪勻,將蛋黃放在中間,上鍋煮7分鐘左右,凝固後滴幾滴香油即可。註意:對蛋白過敏的寶寶就不要加入蛋清。

(12)什錦豆腐

食用人群:7個月以上寶寶

取切成小塊的豆腐,加入煮熟切碎的胡蘿蔔、綠葉菜各1大匙,肉末1/2大匙,肉湯1大匙,在鍋中***煮,煮至收湯,再把調勻的雞蛋1大匙倒入,攪勻後即成。

(13)紅白豆腐

食用人群:7個月以上寶寶

備碎豆腐1大匙,雞肉末2小匙,煮後切碎的胡蘿蔔、白蘿蔔各1大匙,雞湯或肉湯1/2杯,澱粉,把豆腐放開水中煮後切碎,然後放入鍋內,並將胡蘿蔔、白蘿蔔、雞湯、雞肉末都放入鍋內與豆腐壹起煮,把澱粉加水調勻後倒入鍋內,用勺子攪拌均勻停火。

(14)奶汁豆腐

原料:半塊豆腐,半杯牛奶,適量胡蘿蔔,油菜葉,花生油,鮮湯。

做法:

1、將胡蘿蔔,油菜葉洗幹凈,切成丁和片,用開水燙壹下。

2、往鍋裏加入適量水,燒開,將豆腐放進去燙熟透,撈出來放涼,切成丁。

3、將鍋加熱,放入油,加熱油後把豆腐丁放上去,煎至黃色,加入牛奶和鮮湯,煮沸,轉成小火,加蓋慢煮。

4、奶香飄出來的時候轉成大火,加入蘿蔔丁和油菜片葉,用鏟推勻,即可完成。

功效:牛奶有豐富的鈣質,豆腐也有豐富的鈣質,二者搭配,給寶寶食用,可以補充寶寶體內的鈣物質,促進寶寶的骨骼發育。

(15)彩色豆腐

原料:壹塊豆腐,壹個雞蛋,適量青菜。

做法:

1、豆腐切丁,青菜洗凈然後切成碎末。

2、豆腐在開水裏稍微燙壹下,雞蛋打散,在平底鍋裏做成蛋餅,切成丁。

3、鍋裏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加入豆腐丁,雞蛋丁,青菜碎末煮熟即可。

功效:彩色豆腐顏色漂亮,可以吸引寶寶,口感清淡,有蛋香,青菜的鮮甜味,會增進寶寶的食欲,幫助寶寶補充礦物質,促進寶寶的腦部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