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張死後,他的七個結義兄弟去了哪裏?

張死後,他的七個結義兄弟去了哪裏?

大哥馬龍潭和紫希騰出生於1861。當時他們的職務是奉天童軍營的左膀右臂。出生於軍人家庭的馬龍潭是壹位愛國者,具有深刻的正義感、文學才能和非凡的才華。張死後,他發誓不與日本合作,辭去任何職務,開始隱居。晚年,他熱衷於慈善事業,被稱為“馬任山”。1940年,馬龍潭在四平安詳辭世,享年84歲,無數人為他送行,可見這位大哥的影響力有多大。

吳,第二個孩子,出生於1863。當時他是奉天童軍營的後方指揮官。老二吳,說自己舌頭不利索,說話結巴,幾個兄弟就叫他“吳”。在吳結拜之後,他全心全意地追隨張。後來張在皇姑屯被日軍殺害,可以說是實現了他給張磕頭時的誓言:“我們不能在壹起生活了,希望我們能壹起死”,享年65歲。

第三個兒子馮,出生於1866。當時他是奉天童軍營的左司令。馮是綠林的大四學生,比張大九歲。在張面前,他壹直把自己當成壹個長輩。後來對張不滿,兩兄弟不和,但張壹直視馮為大哥,十分敬重。後來,馮因幫助復辟而入獄,張想盡壹切辦法使馮獲釋。最後為馮爭取到了三陵統帥的職位,位子雖小卻有很多油水,這也是馮後來死心塌地跟著張的原因。馮死於1926。

第四個兒子,唐育林,出生於1869。當時他的崗位是在鳳天路巡邏馬迎兒幫。尚玉林在保險隊時就跟著張,多次救過張的命。張和尚玉林雖然壹度鬧翻,但後來都得到了張的重用。張被日軍殺害後,唐玉麟幫助了他的兒子張學良。在抗日戰爭期間,唐玉林多次拒絕擔任假職務,帶領部下與日寇作戰。於1949年2月在天津逝世,享年78歲。

第五個單身漢張景輝,出生於1871。當時他負責在奉天的馬三營管道帶巡邏。張景惠後來成了漢奸。壹開始,張遭到土匪的襲擊,經八角臺逃到馮。張和張景輝馬上壹拍即合。1917年,湯玉麟因張重用而與張結怨時,張景輝最終站在了張壹邊,後被蘇聯逮捕,關押在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死於戰爭罪管理處。

孫烈臣,六年級,出生於1872。當時他的崗位是在鳳天路馬思營管道帶巡邏。出生於奉天黑山的,是張最信任的心腹之壹。張平定陶克陶湖、白銀大阪期間,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原偵察兵營。張與的關系非常密切。是忠於張的,而張對他毫不懷疑。他們感情很深。無論張是順境還是逆境,都盡心盡力地協助他。身兼數職的為張處理各種事務,為張分擔很多。晚年,孫烈臣長期居住在奉天省城。1924年4月25日,孫烈臣病逝,享年52歲,壹生無子。張得知的消息,前去吊唁。他抱著孫烈臣的遺體痛哭了半個小時,並拿出5萬元給孫烈臣辦喪事...想必,張對這個好哥哥感到愧疚,所以他不該這麽辛苦。現在孫烈臣死了,就像失去了手和腳壹樣。不僅是張的好助手,也是他的好兄弟。

張,老八,出生於1881。當時他的工作是在奉天前的麻衣營管道帶巡邏。許多人認為他和張學良的父親張是兄弟。其實他們只是名義上的巧合,並不存在宗族關系,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兄弟關系。自1900加入張保險團隊以來,張壹直對他非常重視。張多次試圖提拔他,但壹再拒絕上任。可以看出,張是知大局、顧大局的,對個人立場並不太在意。張死後,以張的名聲著稱的日本,號召軍民派人來津,以高官厚祿為誘餌。張拒絕了,張在東北的財產被沒收。張在張死後幫助過張學良,並於1949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