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名稱:野菊花
別名: 野黃菊花、苦薏 、山菊花、甘菊花
科屬:菊科,菊屬
野菊花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頭狀花序,外形與菊花相似,野生於山坡草地、田邊路旁。以色黃無梗、完整、氣香、花未全開者為佳。野菊花含可廣泛用於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火赤眼、頭痛眩暈等病證。同時又有很好的降壓作用,可用於高血壓病的輔助治療。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1m。莖基部常匍匐,上部多分枝。葉互生,卵狀三角形或卵狀 橢圓形,長3~9cm,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鋸齒,兩面有毛,下面較密;葉柄下有明顯的假托葉。頭狀花序直徑2~2.5cm,排成聚傘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4層,邊緣膜質,外層橢圓形;花小,黃色,邊緣舌狀,先端3淺裂,雌性;中央為管狀花,先端5裂,兩性。花期9~11月,果期10~11月。
1.野菊 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根莖粗厚,分枝,有長或短的地下匍匐枝。莖直立或基部鋪展。基生葉脫落;莖生葉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6-7cm,寬1-2.5cm,羽狀分裂或分裂不明顯;頂裂片大;側裂片常2對,卵形或長圓形,全部裂片邊緣淺裂或有鋸齒;上部葉漸小;全部葉上面有腺體及疏柔毛,下面灰綠色,毛較多,基部漸狹成具翅的葉柄;托葉具鋸齒。頭狀花序直徑2.5-4(-5)cm,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圓錐花騙子或不規則的傘房花序;總苞直徑8-20mm,長5-6mm;總苞片邊緣寬膜質;舌狀花黃色,雌性;盤花兩性,筒狀。瘦果全部同形,有5條極細的縱肋,無冠狀冠毛。花期9-10月。
2.巖香菊 本種與野菊的區別在於:葉為羽狀深裂,綠色或淡綠色,兩面被稀疏的芽下面稍多膨松的柔毛;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疏松的傘房或復傘房花序,舌狀花黃色。花果期5-11月。
分布
生於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水 濕地,海濱鹽漬地及田邊、路旁,巖石上。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花卉特征
花序呈類球形,直徑0.3~1cm,棕黃色。總苞由4~5層苞片組成。舌狀花壹輪,黃色,皺縮卷曲;管狀花多數,深黃色。體輕。氣芳香,味苦。
花語
野菊花的花語和象征代表意義:沈默而專壹的愛、避邪
2,
花卉名稱:羅馬甘菊
學名:Chamaemelumnobile
科屬:菊科,春黃菊屬
分類多年生草本:
植株高度約20~30公分
種子發芽10-14天
成熟時間60-65天
花期:夏
花色白、黃心
利用部位:葉、花
羅馬甘菊是黃春菊的壹種,也是壹種高級天然香料和保健植物,其花朵芳香無比,是該植物的精華集中部位,味道辛苦、甘甜。羅馬甘菊茶制品,營養高於普通菊花茶。據有清肝明目、潤肺滑腸、補血保健的神奇功效。是避暑解熱、提神醒腦、寧心怡神的健康伴侶。
羅馬甘菊即為春黃菊(Camomile)的壹個品種,菊科春黃菊屬,是壹種名貴的高檔天然香料,亦是名貴的天然保健植物,原產中歐、北美等地區,引入 新疆種植,因當地日照時間長,光合作用強,雨水偏少,晝夜溫差大,極有利於內在芳香油和有益物質的集成和積累,具有強烈愉快香氣。該植物內在的辛辣和芳香,病蟲不侵染,不使用農藥。羅馬甘菊的全株,特別是用水蒸氣蒸餾花朵提取芳香精油含有當歸酸、甲基丙烯酯、異丁酸正丁酯、正丁醇、異戊醇和春黃菊等成份。其精油比重(20℃)0.896-0.918,折射率(20℃)1.438-1.4560,旋光度芳香帶辛苦味,香氣奴。羅馬甘菊必純真綠色保健產品,用其添加茶制品的濃郁芳香,高於普通菊花茶,亦可單獨煎或泡水飲用,起到避暑除煩、清肝明目,心曠神怡,補益保健之功能,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潤肺滑腸作用,其酯類具有細潤皮膚,祛斑消疤的作用,具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的作用;具有抗炎殺菌、抗感染、抗病毒的強身作用。
花卉特性
羅馬甘菊的全株,特別是用水蒸氣蒸餾花朵提取的芳香精油,含有當歸酸、甲基丙烯酯、異丁酸正丁酯、正丁醇、異戊醇和春黃菊苷等成分。其精油比重(20℃)0.896~0.918,折射率(20℃)1.438~1.4560,旋光度(20℃)-1°~+4°,溶解度1∶3,酸值≤14。具有特征香氣和芳香帶辛苦味, 香氣濃厚芬芳宜人,主要用於制造高檔日用化妝香料和食用、飲料香精。 羅馬甘菊提取物是綠色保健產品。用其添加茶制品的濃郁芳香高於普通菊花茶,亦可單獨煎或泡水飲用,有避暑除煩,清肝明目,心曠神怡,補益保健,活血補血,調經止痛,潤肺滑腸作用。其酯類具有細潤皮膚,祛斑消疤,疏風散熱,清肝明目,抗炎殺菌,抗感染,抗病毒的強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