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於培根,我很早就聽說過他的名字,大概也讀過他的壹些名言。這壹次,我真正接觸到了他寫的文章——培根隨筆。
培根論文集收錄了培根的58篇完整文章。我覺得這本書不能只通過閱讀來品味,而是要通過品味和感悟來品味,因為書中所有的道理都是培根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的,是培根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理解和感悟的,是他在靈魂深處對真理的執著追求。這樣才能達到和作者對話的效果。其實我覺得讀這本書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培根的感悟基礎上,給出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不同的看法;這是培根所期望的吧?
在這58篇文章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關於偽裝和掩飾。在我看來,這篇文章很有趣。“偽裝”和“掩蓋”其實應該算是貶義詞。日常生活中,使用這種技能的人數不勝數,似乎已經成為了現代人。幾乎每個人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和想要生活在繁華世界的基本原則上都要攜帶這兩個工具。顧名思義,“偽裝”是假裝的意思,“掩飾”是假裝的意思。這兩個詞在培根的作品中被人們所唾棄和鄙視,然而他們並沒有大量談論它們的弊端,而是對它們的品質進行了客觀的理性批判。
文章中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完美的性格品質需要謙虛、坦率、誠實的名聲,守口如瓶的習慣,恰當的掩飾技巧,以及只有在被迫時才使用的偽裝能力。”我很贊同這句話。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裏,太精明的人會被孤立,太幼稚的人會被算計。偽裝、掩飾等技巧在與人交往中經常被人使用,但很少有人善加利用。只有謹慎及時的使用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是雙贏:在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保護自己。
壹本好書可以讓人明白壹個道理,壹本好書可以讓人建立壹條捷徑,壹本好書甚至可以改變人壹生的命運!正如培根·搜搜所說,“讀歷史使人明智,讀詩歌使人機智,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雄辯。”從培根的比例中,我看到了對真理的透徹理解,我希望這種透徹的理解能早日落到我的心裏。
2.
《培根論文集》是17世紀英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寫的。這位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科學家,出生於富裕家庭,自學取得律師資格,步入政壇。幾經波折,他當上了國務部長,最後因為壹起受賄案被國會罷免。培根隨筆主要講培根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態度和思想。這本書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培根在各方面都寫出了自己的想法,字裏行間透露出培根的生活態度和處事方式。在這幾十篇散文中,《論友誼》給我印象最深。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如果妳告訴壹個朋友快樂,妳會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妳向壹個朋友傾訴妳的煩惱,妳會被分成壹半。“這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壹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依靠;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幫助我們站起來的拐杖,告訴我們:“從我們跌倒的地方站起來!”“當我們想半途而廢的時候,朋友是提醒我們堅持下去的備忘錄;當我們成功的時候,朋友就是壹本字典,教我們下壹步該怎麽做,時刻告誡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依賴和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僅是壹個角色,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這五十八篇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壹篇都有其深刻的意義,弗朗西斯·培根曾說:“讀書足以為樂,足以為色,足以為學。”壹個好學有思想的學者,往往是壹個才華橫溢的人。培根就是這樣的人。他的文章顯示了他的文學才華,他的個性和他的論點。這本書我們可以多看幾遍,壹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