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季黃瓜種植管理要點

秋季黃瓜種植管理要點

1、播種育苗

秋黃瓜可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播種期要選擇適當,過早苗期高溫多雨,病害嚴重;過晚生長後期溫度難以保證,造成產量降低。壹般北方地區可在8月初至9月初播種,南方地區可延後壹個月左右播種。

2、種植密度

大棚秋延後黃瓜應適當稀植。種植密度應根據品種和地力而定,壹般每畝定植400株為宜。

3、水分管理

澆水要控兩頭促中間,即結瓜期以前,以中耕保墑提高地溫為主,做到見濕見幹;結瓜期每隔8-10天澆壹次水,每次澆水應在摘瓜前進行,以控制瘋長;頂瓜收完後控制澆水,促新根發生。回頭瓜膨大時及時澆水。後期溫度降低,黃瓜生長減慢,對肥水要求降低,為降低棚內溫度,應嚴格控制澆水,壹般10-15天澆水壹次。

4、養分管理

秋黃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時間短、長勢快、需肥量大,施肥應掌握“基肥足、苗肥輕、果肥重”,“少吃多餐、用腐熟肥料”的原則,壹般基肥應施人糞尿1500公斤左右、復合肥50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加碳酸氫銨25公斤。苗期定植後按1∶10的人糞尿作提苗肥,間隔壹個星期再追肥壹次,並插架、紮藤。進入結果期後加重追肥比例,有條件可收壹次瓜追壹次肥;如遇下雨天每畝可撒施尿素5~7.5公斤,進入盛果期以後,可用0.3%磷酸二氫鉀(建議噴施利果國際蜂膠二氫鉀,1次使用相當於磷酸二氫鉀3次使用效果)加0.3%尿素進行根外追肥。

5、溫度管理

要適當控制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6℃,防治徒長。盛果期要適當控溫白天25-30℃,夜間16-18℃。夜間溫度保持17度左右,以降低呼吸作用,增加幹物質積累。後期溫度急劇下降,管理上以防寒保溫為主,同時註意通風換氣,防止溫度過高,病害蔓延,夜溫低於13度時註意封閉大棚保溫。

6、 濕度管理

黃瓜生長發育適宜的空氣濕度為60%-80%。當棚內濕度超過85%時,應立即通風排濕;傍晚氣溫在13-15度時,通風1-2小時,以降低夜間溫濕度,防止瘋長,控制病害,促進夜間開花結果。

7、及時搭架綁蔓

當黃瓜苗長至7~8片葉時,植株已有20~25厘米高,必須及時插架,插架應插籬笆花架,每根竹竿至少與4根交錯,有利於瓜蔓遮陰。夏秋黃瓜植株生長較快,要及時綁蔓,下部側蔓壹般不留, 中上部側蔓可酌情多留幾片葉再摘心。及時打去下部老葉及病葉,此外,夏秋澆水多,易生雜草,應註意及時拔除。

8、協調瓜秧生長

秋棚黃瓜生長期短,結瓜期只有40多天。因此早期以促秧為主,培育壯苗,多分化花芽。結瓜初期,以主蔓結瓜為主,12節以上側枝摘除,腰瓜後得當留3~4條側枝,每側枝留壹瓜壹葉摘心,達到主側枝同時結瓜的效果。結瓜晚期得當摘除底部老葉、病葉,縮減養分消耗,保證瓜條生長的需要。

9、病蟲害防治

秋大棚黃瓜常見的主要病害是霜黴病、疫病。蟲害除蚜蟲、茶黃蟎外,近年來潛葉蠅、菜青蟲也有發展的趨勢,仍應以預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