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接孩子放學路過河邊,看到河裏壹米多高的棒棒草隨風舞蹈,孩子興奮地說:“爸爸,香腸在跳舞”,我禁不住為孩子見到新奇事物後所表現出的想象力點贊。誇贊之余我對這種植物給他作了詳細的科普以此讓他在農村的所見多些認知,增加點課外知識。
我們村四周都是河,上述所說的“棒棒草”在我們小時候那是最常見不過的,所以對這種植物相對比較熟悉,今天借此機會也和大家講講棒棒草這種植物。
棒棒草科普之前我們老家對這種草是視為野草的,由於這種植物頂端葉鞘常常生長出壹根類似於蠟燭的小果棒,其實這是它的果實,以形得名棒棒草,當然它還有其它的名字,從中草藥角度它的名稱為“孩兒參”,由於它居水而生,也被人稱作“水中龍”,這幾種叫法壹下子把這種植物的高大上感樹立起來。同時,在美食家眼中它也有個名字,叫它“草芽”。這種植物並不罕見,在我國的東北地區、西北和西南各地都能見到,雖然分布廣泛,但我敢斷言很多人並不識它,也不曾嘗過它的味道。
棒棒草屬香蒲目香蒲科多年生宿根性沼澤草本植物。習慣生長在水源、陽光、通風充足或者沼澤之地,壹年四季皆可生長,植物耐性很強。鑒於它的植物習性它繁殖速度較快,即便開始僅有幾棵,幾年過後便可印為壹片。
縱觀棒棒草的全身,其草根狀莖白色,長且橫生,節與節相連部位多須根,呈黃褐色;莖部似圓柱形,相對直立,莖部硬而實多粗壯,可長高至100公分-150公分左右;葉片扁平帶狀,長度可達50公分左右,寬度可達0.5公分-1.5公分。葉片光滑無毛,基部呈長鞘抱莖;花狀為肉穗狀花序頂生圓柱狀似蠟燭也似長球棒。
棒棒草的價值常言道:“大地萬物皆有用”,棒棒草當然也不例外。
(1)、驅蚊伴侶
依稀記得大20多年前,那時候在農村的夏季是最難熬的,天氣炎熱不說還蚊蟲肆虐,當時可沒有蚊香、驅蚊拍這樣的工具。於是乎就近取材,將事先曬幹的棒棒草燃燒熏跑蚊子。
它之所以被我們那裏人奉為“夏季伴侶”,不僅僅覺得它有驅蚊之功,並且還具有少煙且留香味之奇,所以每年夏季遇到煩人的蚊蟲時就會想念棒棒草的天然驅蚊之妙用。
(2)、編織的好物料
棒棒草蒲草葉面細長,不僅柔韌性好、拉力強、耐磨、抗壓、還具有蓬松保溫之特點。所以非常適合編織各類手工草帽、工藝鞋類、地毯等制品。除此之外,現在很多旅遊景區所售賣的鞋、扇、坐墊、籃等實用工藝品,編織的原材料就是用的棒棒草。這些實用品富有較高的藝術欣賞性的物品都要歸功於它。
(3)、養生佳品
南北朝時期醫藥學家陶弘景有言:“香蒲,方藥不復用,俗人無采,彼土人亦不復識者。江南貢菁茅,壹名香茅,或雲是熏草,又雲是燕麥,此蒲亦相類爾。”
上文所述過棒棒草的根莖、嫩芽,香蒲寬葉全草富含多量維生素B1、B2和VC。足以見其有養生價值。另外,棒棒草的的花粉在中藥上稱蒲黃,蒲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應用歷史,現代運用到的理論是可補充人體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還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鈣物質。
《綱目》:“蒲,叢生水際,似莞而編,有脊而柔。二、三月苗,采其嫩根,壹宿可食。亦可煨食蒸食,乃曬幹磨粉作餅食。《詩》雲,其蔌伊何,唯筍及蒲,是矣。八、九月收。葉發為席,亦可作扇,軟滑而溫。”
(4)、好食材
說到物質價值,最終難免會落腳到食物上,不得不說我們現代人在美食上的吃法之多,在對待棒棒草的塊莖、嫩芽上,很多吃貨自有方法。以至於市面上壹斤棒棒草的嫩芽能賣到18元左右,野生的會更貴。最近豬肉價格在14元左右,這樣壹對比最終發現比豬肉價格還要高,足以說明人們對於它的鐘愛程度。
我們河南這裏的吃飯壹般是這樣的,春夏交際,人們就把鮮嫩的莖幹采摘,把它作為這些就是特別的美食。可涼調,草芽蘑菇可混炒,吃起來鮮香,且口相當脆嫩,嚼起來嘎吱嘎吱的,特別的有嚼勁。可燉的代表菜肴為草芽燉海參,草芽燜鴨子、草芽燜魚皆可燜。肉素混合,爽口不膩。
無獨有偶,我有雲南的朋友告訴我,他們那邊吃嫩芽更普遍,簡直成為當地的各類餐廳點單率極高的菜品。像家庭聚餐、婚宴酒席,都少不了這道菜,假如外地人到雲南地帶,拿這菜招待是壹件很有面子的壹件事。
經濟價值不可低估現在市面上壹斤嫩芽能賣到18元,說明需求量很大,由於野生的棒棒草無法規模化,批量化,這就完全潛藏著無限的商機,我們縣城周邊有好多家已經開始人工種植棒棒草,已經形成種植開發、深加工壹條龍產業鏈了。涵蓋了棒棒草的壹年四季高價值輸出,其中觀賞、養生、食用以及工藝價值,也給當地農民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實現脫貧。因此,未來在此項目著眼點上經濟效益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