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提高溫室的保溫能力。方法和黃瓜壹樣。
第二,選擇好的品種。溫室番茄應種植耐低溫、弱光能強、產量高、畸形果少、肉質厚、耐貯運、商品性好、抗病性強、生長勢強的無限生長品種,如日出冬冠、日出金冠1。
第三,整理胡茬。番茄的育苗時間要適當提前,最好在7月初播種,8月初播種,這樣在春季種植西瓜時,從秋茬到第二年可收獲4-5層果實,而越冬茬可在番茄長到6-7層時打頂,收獲後進行修剪和再生栽培,可收獲5-6層果實,每個番茄可收獲11-60。
第四,培育壯苗。俗話說“苗好,百分之五十收”,培育無病蟲害的壯苗是培育成功的壹半。番茄苗壹般在7、8月份育苗,農民習慣大棚育苗,苗期容易感染病蟲害,夏季高溫無法對大棚進行消毒。所以最好在大棚外面搭建遮蔭棚,夏天高溫消毒。
設置棚外邊框,寬度1.2m,長度約6m,架高25cm。踩牢,防止雨水進入。邊上搭個弓棚,寬1.8m,高1.5m,中上部用舊膜覆蓋。夏季幼苗生長快,25天左右就可以定植,所以壹般用8 cm ×8 cm營養缽育苗。夏季幼苗最易發生病毒病,所以浸種時先用清水浸泡3-4小時,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分鐘,可有效防止種子傳播病毒。取出洗凈後,將種子裝入沙袋中,放入25-28度發芽箱中加速發芽,待種子壹半發白時即可播種。夏季苗木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科學澆水,防止徒長、防蟲、防病毒。出苗前要在畦面覆蓋遮陽網降溫保濕,待種子壹半覆土後,傍晚要將畦面上的覆蓋物摘掉。遮蔭棚上的舊膜要壹直蓋著。幼苗出土後,要澆水,直到幹透,也就是表面幹透後,再用小水澆。千萬不要給它們澆水,防止幼苗長勢旺盛,造成老化苗的形成。發現幼苗長勢旺盛時,壹是適當控制澆水,二是拉大苗距,增加營養面積,三是葉面噴施60~100ppm的生長助劑進行預防。出苗後每隔5-7天噴灑10%吡蟲啉1500倍液和20%病毒A500倍液各1次,可預防蟲害和病毒病。
第五,合理栽苗。播種前半個月,應將前茬作物的殘枝、殘葉、病蟲害清除,移出溫室掩埋或焚燒。每畝施全腐熟農家肥10立方米,加過磷酸鈣80-100公斤,硫酸鉀25-30公斤,尿素20-30公斤,加微量元素肥料硼酸1-2公斤(2元/公斤),硫酸鎂5-10公斤(65438公斤)。均勻的鋪在表面,翻30厘米深。只有底肥充足,才有高產高效益。壟寬80 cm,溝寬60 cm,壟高15 cm。起壟後,在腳底澆上水,在大棚內所有表面噴灑5%細菌毒素100 ~ 150倍液壹次,然後覆蓋薄膜,高溫密閉大棚7 ~ 10天,起到殺滅害蟲和固化土壤的作用。栽苗前壹天用苗水澆灌苗床,噴灑72.2%普力克水溶液800倍液和10%吡蟲啉1500倍液各壹次,防治病蟲害。播種幼苗時,小行距6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45厘米。每畝種植超過265,438+000株植物。苗木的分級種植要註意,深度要埋在根莖裏。種植過深容易導致“黑莖病”;栽苗時,第壹個穗芽朝向大排方向,這樣以後果實見光多,顏色均勻。
第六,科學細致的管理。種番茄後,收益主要看管理是否科學細致。只有在科學的基礎上為番茄創造最適宜的環境條件,才能實現高產高效。晴天每天大棚暴曬後要揭開草簾,清洗薄膜,提高薄膜的透光率。氣溫升至30℃時,應打開頂縫通風,通風後通風口大小應在5℃以內,下午氣溫降至22℃時關風,日落前蓋好窗簾,早晨開簾前最低不得低於12℃。陰天晚上露蓋早蓋不通風。下雪時及時清理積雪,中午適當揭開窗簾見光。註意窗簾白天壹定要揭開才能見光,陰天雪天晚上壹定要蓋上,窗簾外面要有防寒膜。如果連續陰天、雪天都放晴了,壹定要花遮陰,不通風,這樣溫室溫度上升緩慢過度,容易導致植物萎蔫。陰天或雪天過後,容易發生疾病,需要噴藥防病。噴藥時,每個藥桶加入25克尿素和20克磷酸二氫鉀,為番茄補充營養。當陰雪天棚內溫度過低時,可用鐵爐在棚內點燃,以提高溫度,防止結冰。8月種番茄後,容易長勢旺盛,長勢旺盛主要靠澆水。所以壹般在底水澆足後停止澆水,等到第壹穗果實長到核桃大時再追肥。真正幹旱的時候,只能澆少量的水,在第壹個果穗長到核桃那麽大之前澆水,是番茄長勢旺盛的主要原因。核桃第壹穗大時,第壹次追肥澆水,三元復合肥每畝15 ~ 20公斤。之後核桃第二、三穗每穗追肥壹次,每畝尿素10 ~ 15公斤,硫酸鉀8 ~ 12公斤。澆水壹定要在陽光明媚的早晨進行,中午打開風口降低濕度可以有效預防疾病。低溫期膜下灌水量要少,以免澆水過多造成地溫下降過大,影響番茄正常生長。溫室番茄壹般都是單莖修剪,只留壹個主莖,側枝全部疏掉。側枝要在陽光明媚的早晨做,有利於傷口愈合。第壹穗果綠色成熟時(果實長到最大,果頂由綠變白),摘除第壹穗果下老葉,第二穗果綠色成熟時,摘除第二穗果下老葉,以此類推,有利於通風透光,減少養分無效消耗,防止病害傳播。秋季栽培主莖時,5穗果實開花後,穗上留2 ~ 3片葉。越冬茬栽培的主莖結出6-7穗果實後,在果穗上方留2-3片葉子摘核,並開始在莖上保留側枝。當收獲主莖上的果實時,如果每個番茄都產生側枝,選擇基部強壯的側枝,剪去其上的老枝。如果附近沒有帶側枝的植株,就把這個番茄放下來,在基部選壹個側枝掛在這個地方生長,在上部選壹個側枝用無側枝植株的掛繩掛起來生長。第二茬可結5~6層果。冬春季節氣溫低,光照弱,番茄不易座果,需做好保花保果。保花保果,最好在壹個花序有3 ~ 4朵花時,用25 ~ 50 mg/kg的防落劑(番茄精)噴花,最好在噴花時加入0.1%的50%速效性藥劑控制灰黴病。用防落劑噴花比用2.4 ~ d噴花更省力,也不容易引起藥害,但用2.4 ~ d噴花是絕對不允許的,否則容易發生藥害。番茄栽培也要疏花疏果,因為壹穗果太多,果實大小不壹,商品性差。大果型品種每穗留3 ~ 4個果,中果型品種每穗留5 ~ 6個果,壹、二層可適當少留,以防落苗。留果壹般是“掐頭留尾在中間”,即不留下第壹個果實,不留下後面的小果和畸形果,這樣果實大小壹致,商品性好。
第七,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是“防”,主要是通過清除和破壞前茬作物的病殘體,減少病蟲害的來源,通過溫室高溫消毒,創造幹凈整潔的栽培環境,采取晴天早晨膜下澆水、澆水後及時通風降濕等農業措施,並使用農藥進行防治。壹般蔬菜在連續陰雨雪天之後容易發病,所以在陰雨雪天到來之前,壹定要看看天氣預報,噴藥。發現病蟲害時,應及時清除病葉和病果,並及時用藥防治。
目前山東大棚番茄的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猝倒早疫病、晚疫病、葉黴病、灰黴病、莖基腐病(黑莖病)和臍腐病。主要害蟲為粉虱、蚜蟲、美洲斑潛蠅,防治同黃瓜。
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通過每平方米苗床土壤噴施95%魯衡1號1g 3000倍液防治。發現病苗時,及時拔除,用90%惡黴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2.2%刺克水600倍液或30%廣枯靈1000倍液噴灑。每隔5~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早疫病發生時,可用58%杜瑞錳鋅500倍液;或70%丙森鋅600倍溶液;或500倍的64%抗病毒明礬溶液;每畝藥液50 ~ 60公斤,每7 ~ 10天壹次。保護區可以使用50%的加倫農;或5%百菌清粉劑,每畝1公斤。莖部病變可先用小刀刮除,再用50%撲爾敏180 ~ 200倍液和少量面粉塗抹。
晚疫病可噴施300-500倍的0.5%OS- Stirling(甲殼素)水溶液,或1500倍的52.5%速抑凈水分散粒劑,或500-600倍的72%克綠可濕性粉劑,或600倍的69%安科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50倍混合液。在溫室內,每隔9天用45%百菌清煙劑200 ~ 250g或5%抑塵劑1kg進行防治,1次。
葉黴病發病初期,用100 ~ 150倍的2%武夷菌素(BO-10)水溶液,或20 ml/L的2%春雷黴素(kasumin)溶液,或700 ~ 800倍的47%加樂農可濕性粉劑,或60%多菌靈鹽酸鹽。每隔7 ~ 10天,1次,連續2 ~ 3次。溫室內45%百菌清煙霧劑1次每畝250g,熏蒸1夜或噴施7%牧野除塵劑或5%加樂農除塵劑1kg每畝,每8 ~ 10天1次。
灰葡萄孢是壹種低溫高濕病害。要加強通風,降低濕度。澆水應該在陽光明媚的早晨進行。病害發生後,應及時摘除病果、病葉、病枝,裝入塑料袋焚燒或深埋。發病關鍵期應使用藥物治療。種植前,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灑番茄苗,要求無病苗入棚。訂花時加0.1%的50%蘇可靈。在澆促果水之前,噴灑900倍的3%氧化水溶液,或1500倍的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溶液,或1000倍的25%咪鮮胺(100克)乳油溶液,或1200倍的40%灰黴病菌溶液,或6540%施佳樂可濕性粉劑。6?1益菌(滅蟻靈)WP 800倍液,每7 ~ 10天1次,* * * 3 ~ 4次。註意輪換或交替用藥。還可以每畝用150g的3%灰黴病菌煙霧劑或250g的10%腐黴利煙霧劑,每7-8天1夜1次。晚上也可以噴5%滅蟻靈塵劑或6.5%甲硫醚。6?1克百威粉劑,每畝1次1公斤,每9天1次,並根據病情與其他殺菌劑交替使用。
播種幼苗時,最好每1平方米表土使用9克40%拌種劑。充分混合後,將病株堆在基部,掩埋病株部位,促進其在病斑上方長出不定根,可延緩其壽命,爭取產量。另外,也可以在發病初期噴35%福。6?1甲潑尼龍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0%甲潑尼龍乳油1200倍液,或95%惡黴靈原藥(魯恒1)3000倍液。也可用78%博克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和少量面粉塗於患處。
臍腐病的原因是病部缺鈣,因為鈣的分布順序是老葉、幼葉、頂芽、果實,果實容易缺鈣。第壹個防控是加強環境監管,均衡供水。二是座果30天後(缺鈣反應敏感期)葉面噴施0.5 ~ 1%氯化鈣+5ppm萘乙酸+少量維生素B6(防止草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