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簡單介紹下山西的美食

簡單介紹下山西的美食

碗饦子 平遙碗饦子是馳名三晉的風味小吃,民謠有“平遙三件寶,熟肉、碗饦兒、案案糕”。清光緒年間,平遙城南堡著名廚師董宣,總結前人經驗,創造出色、香、味俱佳的平遙碗饦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後從北京到西安路經平遙,吃過董宣做的碗饦子後,贊不絕口,賜於重賞。平遙碗饦子制作方法獨特,先將小麥面或蕎麥面用溫水調成糊狀,放入油、鹽、蔥花等佐料,由稠到稀調勻,盛入小碟,上籠蒸熟後放涼。色淡黃,互不沾連,折卷不斷。食用時冷調、熱炒均可。冷調時將碗饦切成條狀放入盤內,加醋、蒜泥、芝麻醬、香油、辣椒面、大料水,拌勻而食;熱炒時用熟豬油或麻油抄底,先用蔥蒜將碗饦爆炒,再加入山藥蛋絲或豆芽菜,烹以醬油、醋、大料水等。平遙碗饦子歷經百余年,深受群眾喜愛,城鄉廟會、集市上,碗饦小攤隨處可見。

烙 餅小麥面加鹽、油和好,做成餅形,放在燒熱的鐺或鍋上燒烤而成。

煎 餅將小麥面、豆面和成稀糊狀,用勺舀到鏊上攤成薄薄壹層,經多次翻烙而成,將烙好的煎餅切成細條狀,與菜或臊子調勻食用。

柳葉面將面和得稍硬,用搟杖搟薄後,切成柳葉形,煮熟後調菜食用。

斜機機將面和好,用刀切成拇指大菱形面,入鍋煮熟,調菜食用。

長搟面把面和好,切成較細較長的面條,煮熟後調菜食用。這是最常見的吃法,可作長壽面。

細搟面將和好的面切成又薄又細又長的面條,與長搟面的區別在於細,吃法類似。

切板板將和好的面搟成五寸寬,三分厚的片,再切成細條形薄片入鍋煮熟,加菜、佐料食用。

蘸片片將和好的面搟成壹寸寬、二尺長的帶形薄片,入鍋煮熟後撈出,蘸“蘸水水”用西紅柿加佐料熬成的漿湯汁食用。

掐疙瘩把面和得軟硬適中,先將面捏成片狀,壹手拿面,壹手用拇指和食指揪成指甲蓋大小,略撚凹陷,入鍋煮熟加菜和佐料水食用。這是平遙百姓最喜歡食用的面食品之壹,為待客佳品。舊時,掐疙瘩做得小不小,還作為檢驗新媳婦家務稱職與否的標準。

圪朵朵將面和好,取黃豆粒大小面團,用拇指在另壹手掌上加壓滑行呈卷曲狀,入沸水中煮熟,加菜和佐料食用。

剔尖兒將小麥面加鹽和稀,放在盤子或手板上用剔尖針順邊剮入鍋內,煮熟後調菜食用。

刀削面將面和好反復揉勻,滾成壹面光滑的團形面,壹手托面,另壹手用削面刀鋼制,彎曲形薄片刀,壹面有刃順棱削成寸半長、壹指闊條入鍋,煮熟後加菜或臊子食用,本品柔韌滑爽,別有風味。刀削面是山西面食的精品,也是我國五大面食之壹。

刀撥面將和好的面搟成五寸寬、拇指厚長片,疊成幾疊,用撥面刀形似普通切菜刀,兩頭有把,鋼制將面撥入鍋內,食用時加佐料或菜。

擦圪蚪ts?/13k?/54t?u13 將小麥面和稀,用礤子將面擦成短薄片入鍋煮熟,食用時加菜或臊子。

切板板將面搟成較薄長片,用刀切成約三寸長、五厘米寬的條,入鍋煮熟,加菜食用。

河撈撈將面和稀,用河撈床做饸硌的器具,底有漏孔將面壓成細長條入鍋煮熟,加臊子食用。

喔喔飯將切好的生面條同稀飯壹同煮熟,同湯壹起食用。因煮面時的響聲而得名。

鉸魚日把和好的面反復揉勻,滾成搟面杖樣的面棍,用剪刀順棱剪成魚苗狀入鍋煮熟,加西紅柿湯等臊子食用。

拉 條小麥面加鹽、水反復揉勻,搟成薄片,切成細條狀,用手甩成細長條入鍋煮熟,加菜或臊子食用。 煮疙瘩將粗玉米面和好後,拍成拇指厚的圓形片,入鍋同小米稀飯同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