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良種是指良種和壯苗,包括優質和優質苗;好方法是指科學合理的綜合栽培管理技術。
手術措施。具體來說,要實現油茶高效栽培,要註意七個方面:①好種植,②好育苗,③好選園,④。
把整塊地做好,⑤把森林建設好,⑤把樹管理好,⑦把果實收上來,也就是21字方針。
壹是良種的選擇(即良種、良苗)
1,選擇良種的意義。要實現高產、高效、優質的目標,良種是必要條件。
2.良種的選擇。油茶良種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①立足當地資源,盡量選擇當地鄉土樹種和品種。
②引種應遵循相似性原則、歷史相似性原則和現實條件相似性原則,主要遵循氣候相似性原則。然後。
(3)優良品種應為已通過國家級或省級審定的品種。
(4)根據當地現有油茶成熟度和采收期的實際情況,選擇良種。
3、良種壯苗。
良種壯苗是油茶生產的前提和物質基礎,苗木質量直接關系到造林的成敗。過去還是現在?造林戶使用的苗木質量差,使造林失敗,既浪費了人和錢,又損害了種植油茶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油茶苗的質量標準。
油茶嫁接苗質量標準(苗圃造林標準):嫁接界面壹年生苗高度不小於15cm。口座直徑不小於2mm;二年生苗床苗高度不低於35厘米,基部直徑不低於3毫米;壹年生容器苗接頭高度不小於10cm,接頭基部直徑不小於2 mm
第二,林地選擇和規劃(即選擇油茶園)
1,林地選擇。
油茶對土壤要求低,適應性強,能適應貧瘠的土地。我們縣有多少杜鵑花、鐵芒簸箕?油茶造林地可選擇馬尾松等植物的紅壤或黃紅壤丘陵山地。但為了油茶的高產、高效、優質,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排土性好、向陽的酸性丘陵地。凡是有石灰性土壤(即堿性土壤)的地區,都不宜選作油茶造林地。
2.林地規劃。
規劃內容主要包括:①機耕道、林道或作業道路的規劃設計;(2)防護林帶或綠籬等防護設施的規劃設計;③蓄水、排水和灌溉設施的規劃設計;④管理用戶等其他設計的規劃設計。
大面積高標準油茶園需要做好以下規劃:
(1)道路規劃設計。
A.機耕路。
為了方便運輸,機耕道要寬3米以上,沿山腰、淺嶺或山腳行駛,要求達到每?整個公園都可以到達這些小山。也方便了油茶生產經營過程中化肥農藥的運輸、果實的采摘和人員的進出。
B.小班和工作路徑的規劃與設計。
為了便於後續運營,園區要分成幾個小班,小班面積30-50畝。工業便道和工作便道壹般為1.5-2米寬。
C.防護設施與規劃設計。
為了防止人類和動物受到危害,應規劃和設計防護設施。防護設施可沿油茶園邊緣種植綠籬。還可以沿著公園邊緣挖隔離溝,把溝土堆在公園內側,種上馬甲和酸棗。
D.蓄水、灌溉和排水設施的規劃和設計。
灌溉設施主要包括水庫、抽水管線、灌溉溝渠等。水庫也可設計在壹個或幾個地勢較高的山丘上,主管道可沿機耕道和作業道路邊緣敷設,有條件的也可設計滴管。
E.其他設計的規劃設計。
為了便於管理和保護,應規劃和設計管理和保護用房。主要包括:管護人員的生活用房、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存放用房、日常工具的存放處、攤茶攤果的曬臺和產品存放倉庫。
三、油茶整地和造林(即整地、整林)
(壹)林地選擇
選擇海拔3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的陽坡和半陽坡,土層深厚、疏松、濕潤、肥沃、透氣、保水,pH值為5-6的紅壤或黃紅壤林地。
(2)林地清理
在10之前,造林地的樹木、雜灌和雜草基本全部砍伐完畢。要求:樹樁高度不得高於10cm,林地上的所有樹枝、雜灌、雜草要及時清理幹凈。
(3)整地方法
壹般采用水平洞復墾整地,帶距3m,帶寬1.5-2m,預留帶約1-1.5m,要求沿等高線水平造帶,造帶外側整齊,帶面內低外高,呈反坡狀,疏松10-65438+土壤
(4)初始種植密度
壹般種植密度為60-120株/畝。選擇造林密度的總原則是:緩而薄,密而陡;肥沃的林地要疏,貧瘠的林地要密。
(5)在填穴時施底肥。
施油茶專用肥1kg,或復合肥0.5-1kg或腐熟餅肥、糞肥、堆肥等有機肥2-10kg作為基肥。表土約10cm時,施底肥,與回填表拌合均勻。然後填土放回洞穴,將洞穴培育成15-20 cm高的饅頭狀,稍作沈降後等待殖民。
(6)種植
冬季10月下旬165438+至次年春季3月上旬,可延遲至5月下旬出苗。種植應在陰天或晴天晚上進行,雨天土壤過濕。種植時,在根樁上加壹些火泥灰,用磨碎的水稻土或肥沃的塘泥作為種植土,將苗木根系自然攤開,加土壓實,澆上水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使根系光滑,苗木直立,土壤堅實。種植嫁接苗時,合適的深度是露出嫁接界面。
四、油茶撫育管理
通俗地說,就是要求管樹收果。
油茶整地造林是油茶栽培最基礎的工作,造林後的撫育管理是壹項長期不懈的艱苦工作。俗話說“三分管七分”,可見撫育管理的重要性。整形修剪:種植油茶後,將主幹固定在距離交配接口30-50厘米以上的位置,適當保留主幹,選擇並保留3-4條生長健壯、定向合理的側枝,第壹年在20-30厘米處培育主枝;第二年,在每個主枝上留2-3個壯枝作為輔助主枝;第三至第四年,在繼續培育主枝的基礎上,把其上的壯春苗培育成側枝,它們之間的比例合理,分布均勻。
油茶在樹內條件適宜時有坐果的習性,所以要在樹內多留分枝,培育樹冠緊湊、樹形開闊的高產樹型。同時,要控制枝條的過度生長,及時剪去擾亂樹木的叢生枝、病枝、重疊枝、枯枝?等等。
前三年幼樹需要摘掉花芽防止掛果,維持樹木營養生長,加速樹冠形成。
油茶撫育管理分為幼齡林撫育管理和成年林管理兩部分。
(1)油茶幼林撫育管理。
油茶幼林是指從種植到盛果期,壹般為6-8年。幼林期撫育管理主要包括:樹木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間作套種等。
1,樹木管理。
造林後第壹年和第二年的首要任務是保成活。栽植當年冬季要檢查成活率,未成活的要在當年或次年早春及時補植。補苗最好用兩年生嫁接苗或容器苗。造林當年,種植時用稻草覆蓋樹樁或用塑料薄膜覆蓋,可提高成活率。
2.土壤管理。
幼林期每年要用中耕除草2-3次。通過中耕,可以消滅雜草,疏松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防止幹旱。時間要求:造林當年除草松土1次,以後每年松土除草兩次(2-3年),第壹次在5-6月,第二次在8月下旬-9月。
3.施肥。
營養生長是油茶幼林的主要階段,需要通過施肥來保證幼樹的快速生長。施肥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促進春、夏、秋梢生長。隨著樹齡的增加,施肥量會逐年增加。
施肥時間和數量要求:種植第壹年6-7月每株追施1-2氮肥,第二年以後每年追施2-3次。每年3月新芽萌發前施氮肥,秋季以有機肥或磷鉀肥為主作越冬肥。
施肥方法:用水澆或開溝施肥。每次氮肥用量宜少不宜多,提倡少量多餐。
4.間作套種。
油茶幼齡時樹冠未形成,郁閉度小,株間距大。為了充分利用土壤肥力的光能,大力提倡套種其他作物。間作可以起到栽培代替照料的作用,還可以增加收入。但必須選擇合適的作物品種進行間作套種。
間作套種應以矮生作物為主,以豆類和花生為主,綠肥也可間作。作物成熟後將作物的枝葉埋入土中,可以改良土壤。間作作物不宜離樹樁太近,以免影響幼樹生長,壹般離樹樁50厘米為好。
(2)油茶林的管理。
油茶種植後8年左右進入盛果期,經濟效益期長達60年。在結果期,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果實,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因此,森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樹木管理、林地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為了保證森林土壤良好的理化性質,改善林地的養分狀況,保證樹木所需養分和水分的供應。所以壹定要堅持三年壹深挖,每年壹淺鋤全墾。復墾可以消除雜草和掩埋枯枝落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滲透性,促進微生物活動,促進有機質分解。
深挖全復墾的要求是:在樹冠邊緣進行挖掘,深度為20-25 cm,表土翻下進行全復墾。
淺鋤要求:鋤草宜遠離樹,草面向上,深度達到10-15 cm。不要深挖樹冠,以免損傷根系。
2.施肥。
(1)土壤施肥:盛果期林地養分消耗過多,林分普遍因缺肥而長勢不佳,每年應多施肥。施肥應以氮、磷、鉀的合理配比為基礎。壹般氮磷鉀比例為10:6:8,每畝年施肥100-200斤。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多施有機肥。施肥的比例也可以根據各地的立地條件來確定,科學施肥。
(2)葉面肥:根據茶樹生長和結果情況,有條件的地方要進行葉面肥。葉面肥以微量元素為主。葉面肥的優點是:用量少,見效快,效果好且明顯。
3.灌溉和澆水。
壹般夏秋季幹旱,7-9月降水量多在300 mm以下,而此時正是果實膨大和油脂轉化期,水分條件對油茶生長發育的影響尤為明顯。為保證茶樹的正常生長,應及時啟動灌溉系統進行灌溉抗旱。
5.及時采摘和加工茶葉果實(即采集果實)。
茶果要適時采收:果實成熟時要及時采收,因為過早采收含油量低,過晚采收蒴果開裂,散落在地上的種子容易黴變,不易收集。
1.油茶果采收時間:根據油茶品種不同,成熟期也不同。壹般有三個成熟期:①寒露期;②初霜;③立冬。因此,帶寒露的成熟油茶宜在65438+10月3日前後采收,初冬、初霜的成熟油茶宜在65438+10月23日前後采收。
2.茶果的處理:有兩種方法。
①堆漚法:壹般在茶果采收後,堆漚3-5天,完成茶果的後熟過程,也有利於蒴果開裂,曬幹去籽,晾幹作種用或曬幹榨油。這是壹種常見的方法。
(2)直接暴露法:茶果采收後,直接攤開暴露去籽,不堆放。如果是陰天,要堆漚,如果是晴天,也可以直接暴曬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