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沛縣狗肉
樊氏狗肉,俗稱沛縣狗肉,是江蘇沛縣最著名的地方傳統菜肴。市面上的熟狗肉呈棕紅色,色澤鮮艷,氣味濃烈,味道鮮美,韌而不僵,爛而不膩,所以沛縣古今聞名?狗肉之鄉?。沛縣狗肉主要是冷食,不用刀用手吃的時候特別好吃。沛縣狗肉已有2100多年的生產歷史,早在史書中就有記載。對於外國食客來說,有些人不喜歡狗肉,所以無法享用。
2.楓葉鎮
豐鎮大面,江蘇豐鎮漢族名勝,素有蘇州之稱?最難煮,最精致,最美味?美味之壹,它的面湯是用鮮肉骨、鱔魚骨、蝦腦、蝸牛肉等做成的。,具有味道鮮美的特點,鹵肉嫩滑入口即化。因為調味時不用醬油,湯汁清澈,所以叫白面湯。相傳乾隆年間,有壹年,正好是乾隆下江南的夏天。參觀完寒山寺後,他路過喬峰,循著香味去店裏吃面。馮湯大肉面?在接下來的300年裏,豐鎮聲名遠揚,為世人所熟知。外地食客第壹次來還是不太習慣。多吃點飯,肯定會喜歡這種好吃的。
3.南京板鴨肫
南京板鴨肫,傳統名菜,屬於江蘇菜。又黑又有光澤,好吃又有營養。它伴隨著酒和食物。鴨肫就是鴨胃,鴨肫和鴨子的肌肉胃。形狀扁圓,肉質致密,堅韌耐嚼,味長而不膩。這是老少皆宜的美食。有些人對鴨腸有好處。
4.西瓜雞
西瓜雞,又稱壹蛋孵二雞,是傳統名菜,屬於山東儒家美食。清朝末年,這道菜傳入江蘇各地,成為廣受歡迎的夏季菜肴。清宮裏用西瓜做菜,這道菜是用西瓜、雞肉、扇貝、口蘑等食材烹制而成。據說孔子曾經用這道菜招待清朝皇帝,向慈禧太後致敬。它的味道新鮮,營養豐富,頗具特色。
5、皮肚面
皮肚面是南京的特色風味小吃,屬於金陵美食,金陵小吃。湯用料足,鮮美爽口。皮肚又稱豬皮幹,由新鮮豬皮和豬後腿皮制成。皮膚堅硬厚實,具有良好的膨脹性。膨脹後的幹豬皮可切成絲、片等形狀,適用於拌、燒、烤、做湯等烹調方法。有些先吃的朋友不習慣味道。多吃幾次就會喜歡。
6.生油炸蝦
生煎蝦是江蘇鹽城沿海縣鎮漢族的傳統菜肴。因蝦長,故名條蝦。因蝦殼潔白清澈,故又稱白蝦。用這種蝦制成的生烤蝦是鹽城的時令美食。清代鹽城魚市有壹個鮮蝦市場。民國時期,鹽城市場被?松濤餐廳?、?祁鳴餐廳?我們的生煎蝦是最有名的,有些人只能望而卻步生吃,但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因為季節的原因,錯過季節就沒有這麽好吃的蝦了,因為蝦是冬天吃的,是海裏的品種。到了春天,外殼變得堅硬,生噎沒有那種細膩的肉質口感。
7.無錫紅燒肥腸
無錫紅燒香腸是江蘇無錫的名菜。它是以大法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早在清初就有了。1833無錫南門外的莫氏餐廳,用當時滯銷的小腸做香腸。吃貨說不錯,當時市民中也有。南門香腸?被稱為。1926年,南門聚鑫源酒樓的廚師們按照錫幫的口味烹制了同樣的腸子,其中壹部分被裝箱送往上海等其他城市,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壹時名聲大噪。1930,市東大街口李喜福酒店,精心烹制管香腸,用小鍋供應市內。它遠近聞名,時代變了。這壹傳統做法壹直延續至今。愛吃肥香腸的人喜歡這種味道,不喜歡的人聞到就會沒胃口。
8、清湯禿肺
清湯禿肺是江蘇省的傳統名菜,屬於蘇菜和常熟菜。由常熟山景園名廚朱阿爾於1920年創制。活鯡魚(蘇南俗稱禿肺)的肝臟和蘑菇、火腿壹起煮。因選材嚴格,制作精細,湯味清亮,無腥味,歷經60余年的興盛,遠近聞名。據《常熟本地掌》很多人都見過用魚鱗和魚泡做的美食,但是用魚肺做的菜估計不會很多。膽子大的食客可以試試味道。
9.大縱湖醉蟹
大縱湖醉蟹是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的傳統名菜,屬於江蘇菜。該產品具有外形逼真、肉質細嫩、風味濃郁、氣味醉人、酒香鮮、營養豐富、無需蒸煮、攜帶方便等八大特點。是宴請、旅遊、饋贈的佳品。這道美食在清乾隆七年(1742)的《鹽城縣誌》中有記載,可見當地人對這道美食的喜愛。有些外國食客看到是生蟹就不知道怎麽吃了。
10,正義青團子正義青團子是江蘇昆山正義鎮的傳統名吃。綠色餃子曾經是清明節掃墓的祭品,在江南的壹個地方。皮子裏摻了糯米,餡也粗糙,壹般是農民吃的。餃子裏嵌了壹小塊晶瑩的豬油,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肥,讓舌頭留香。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了這種食物。那是外國食客第壹次看到這裏的綠色食品,沒有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