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又稱甘薯、番薯、山芋等,為旋花科壹年生植物。不同地區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河南人稱其為紅薯,上海人和天津人稱其為山芋,山東人稱其為地瓜,江蘇南部稱其為山芋 其他地區稱其為紅薯 而徐州地區稱其為白芋 ,陜西人稱為紅芋,四川人和貴州人稱其為紅苕,北京人稱其為白薯,江西人稱其為番薯,福建人稱其為紅薯河北人稱山藥或者紅山藥。同壹地區不同區域人們對它的稱呼也不盡相同,比如山東大部分地區雖稱其為地瓜,但魯南棗莊、濟寧附近的當地人又習慣把它叫作“芋頭”,而真正的芋頭則被叫作“毛芋頭”。
J.B.埃德蒙等認為甘薯起源於墨西哥以及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到秘魯壹帶的熱帶美洲。A.von 洪堡援引哥馬拉記載:哥倫布初謁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獻給女王。1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誌》等均有有關記載。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中援引《采錄閩侯合誌》:“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歷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值閩中旱饑。振龍子經綸白於巡撫金學曾令試為種時,大有收獲,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磽確之地遍行栽播。”還說:“以得自番國故曰番薯。以金公始種之,故又曰金薯。”又據:陳振龍6世孫陳世元及其子陳雲,先後以甘薯傳種於鄞州(浙江寧波)、膠州、青州(山東省青島、益都壹帶)、豫州(河南朱仙鎮壹帶)各地,漸次在浙江各地傳播,時為清乾隆二十年前後。以上史實證明甘薯系在16世紀末葉從南洋引入中國福建、廣東,而後向長江、黃河流域及臺灣省等地傳播。目前中國的甘薯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世界首位。
紅薯的營養價值
紅薯含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B、C、E及鉀、鐵、銅、硒、鈣等,營養價值很高,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來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軍。
紅薯的食用效果
1.抗癌
有效地抑制結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
2.通便減肥
吃紅薯能有效地阻止糖類變為脂肪,有利於減肥、健美。紅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在腸道內無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
3.提高免疫力
紅薯葉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癥等保健功能。
4.抗衰老
抑制黑色素的產生,防止雀斑和老人斑的出現。紅著還能抑制肌膚老化,保持肌膚彈性,減緩機體的衰老進程。
紅薯的選購竅門
光滑細長:表面光滑、細長的比較好;
沒有黑斑:有黑斑的味道不好。
紅薯800.jpg表面凹凸不平、有黑斑和發芽的不要買。紅薯表皮顏色有微黃和紅皮兩種,紅皮的吃起來更加甜糯。
紅薯的存儲技巧
1.不宜與土豆放在壹起,二者犯忌。不是紅薯硬心,就是土豆發芽。
2.保持幹燥,不宜放在塑料袋中。
紅薯的烹飪技巧
紅薯雖好,但所含澱粉粒較大,而且它的氣化酶,容易刺激胃液分泌,產生二氧化碳,就會引起腹脹打嗝、吐酸水。所以您可將切成塊狀的紅薯放在鹽水裏浸泡l0分鐘,再蒸煮就可以了!
紅薯的食用禁忌
1.紅薯含有壹種氧化酶,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裏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呃逆、放屁。紅薯的含糖含量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燒心。胃由於受到過量胃酸的刺激而收縮加強,胃酸即可倒流進食管,發生吐酸水。吃紅薯時最好搭配壹點鹹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2.忌生吃。紅薯壹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為紅薯中的澱粉顆粒不經高溫破壞,難以消化。
3.忌單吃吃紅薯時應當配合其他的谷類食物。單吃的話,由於蛋白質含量較低,會導致營養攝入不均衡。所以,傳統的將紅薯切成塊,和大米壹起熬成粥其實是更科學的。所以,正因為紅薯含熱量低,又頗具飽腹感,無論是用作主食還是副食,它都是壹種良好的減肥食品
4.紅薯的糖分多,身體壹時吸收不完,剩余部分停留在腸道裏容易發酵,使腹部不適。中醫認為,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紅薯。
紅薯的食用建議
1.用清水沖洗幹凈,擦幹表面的水分,可直接蒸熟或者烤熟吃;用來做菜或者做零食,去掉兩端和紅薯皮;
2.用來煮粥、燉湯、做拔絲可切成滾刀塊;用來做薯條、薯片可切成條狀、薄片;還可切塊蒸熟壓成泥來吃。
紅薯切法1.jpg紫薯切法2.jpg燉湯可搭配排骨、玉米、桂圓等;紅薯泥可用來做紅薯餅、湯圓、蛋糕、餅幹等。削皮的紅薯如果不馬上吃,很容易變色;泡在清水中,紅薯就不會氧化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