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腸經的五腧穴-牛廣豐

小腸經的五腧穴-牛廣豐

小腸經的五腧穴 主講:牛廣豐

這是我們說的小腸經,小腸經屬火,和心經互為表裏,也就是說是泄心火的壹條經絡

那麽小腸經做為陽經,第壹個穴位井穴,就是屬金,用來瀉火用的,叫做——少澤

這是少澤的位置。

少澤穴業也叫:小吉穴、少吉穴。這個穴位可以讓體內出體表後水液氣化散去了較多熱量,成為天部的水濕之氣後其溫度並不算高,無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對於天部中的金性之氣來說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這個穴位作為井穴,主要作用是緩解治療頭痛、精神分裂癥、腦血管病、昏迷、耳鳴、耳聾等,也可以緩解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疼痛、咽炎、結膜炎、白內障等,再者因為屬性屬金,屬於小腸經的肺,對於緩解治療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等都有壹定作用。

不愛出汗是體內濕氣比較重,按這個穴位沒有什麽效果

這個穴位對於打嗝,有壹定治療效果。尤其呃逆,可以用右手拇、食指捏壓患兒左手少澤穴,以患兒能夠耐受為度。當即以酌七,繼續按壓壹分鐘鞏固。

通常很多人小指頭麻、疼痛,都是心臟有問題,小腸經瀉火,但是如果心臟動力不足,小腸經瀉火,就容易產生暈厥,心衰的問題,所以要看是心火旺,還是心火虛弱。

現在給大家分享壹個手指疼痛的知識:

小指疼痛:這是心經,小腸經的問題,瘀堵,是心臟或小腸有毛病。靠無名指壹側的小指指尖有少沖穴,另壹側有少澤穴。少沖與心臟有密切關系,所以心臟病發作時,用力按壓小指指尖,可使發作緩和些,少澤穴是小腸的井穴,小腸情況不佳時,可用力按壓此指尖。

無名指疼痛:這是三焦經的問題,是喉痛或頭痛時發生。在無名指的三焦經上有壹個關沖穴,感冒發燒時揉此部位即可。

中指疼痛:因炎熱以致心臟不適時,這裏會感到疼痛。中指上有壹個中沖穴,位於包圍心臟的心包經上,出現不適可按摩應急。

食指疼痛:食指上有與大腸相關的商陽穴,有便秘現象而壓這個手指深感疼痛者,大腸可能有問題。

拇指疼痛:是肺經瘀堵,拇指中的少商經穴,與肺息息相關。如肺有疾患壓這個部位時,會疼得跳起來。發現有這些征兆要急時檢查。

從第壹個穴位開始是少澤穴,凡是在指端末梢的這些穴位都是壹些井穴,“井”是源頭的意思,這個穴位開始是從井裏而發,這種穴位治療熱癥,所以通常是用刺血的方法效果最好。比如像少澤穴,咽喉痛,發燒了,牙腫了,用三棱針點刺壹點少澤穴出壹滴血,這些問題就可以當時緩解,不過對於治療還是要找到本經,病發原因。同時對於井穴,這些穴位不適合按摩,按摩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小腸經的第二個穴位,滎穴,叫做前谷,金生水,這個穴位屬水。

前谷穴有緩解頭痛項強、耳聾耳鳴、目赤、熱病無汗、鼻塞、咽痛、產後無乳等作用,前谷穴的位置:第五掌指關節前方,掌指橫紋端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前谷穴的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前谷,因為屬水,所以這個穴位對於不出汗有壹定效果,但是是針對熱癥無汗,同時也可以調理頭痛項強、耳聾、耳鳴、目赤、鼻塞、咽痛、痄腮、產後無乳、手指麻木、精神分裂癥等。

這個穴位緩解耳鳴,可以配合耳門穴、翳風穴。

這個穴位用的少,我用這個穴位就是治療耳鳴的時候用過。

剛才有朋友問我小腸經的主要作用,小腸經的主要作用:

第壹個,是泄心火

第二個,胸悶,胃堵,還有些人脾氣很急,老是心煩氣躁,動輒與人吵架,這可以通過按

摩小腸經和三焦經進行舒緩。

第三個,調控產婦乳汁分泌的重要經絡,如果產後乳汁不下或量少,通常是小腸經的經絡堵塞不通,在培補氣血的同時,刺激小腸經的相關穴位可以促進乳汁分泌

第四個:緩解肌肉疲勞,放松上肢肌肉,疏通經氣,可以用來緩解疲勞,在做其他按摩治療時也可以用來放松身體。

小腸經的第三個穴位,也是我們使用最多的幾個穴位之壹,就是屬木的穴位——後溪

人體的壹個大穴,別看在壹個很小的位置,但它是人體的壹個大穴,它是八脈交會穴。所謂八脈交會穴就可以和人體的其它血脈溝通的。它是跟後背的督脈相通,所以來講,後背上的督脈上的壹些疾病,都可以通過按摩這個後溪穴來治療。督脈有腰椎間盤突出、腰痛病,督脈連著大腦,所以有壹些神誌方面的病,就是經常恐懼、憂慮,神誌不清或者記憶力很差,都可以通過調節後溪穴來得到解決,所以後溪穴這個穴位非常重要。另外後溪穴對於治療落枕、肩膀痛都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這個穴位非常深,需要把指甲剪平,然後使勁往裏壹按往上壹推,壹定要推進那個骨縫當中去才有效果。

@牛廣豐(道醫養生)?女人在月經期間喝花膠湯或者四物湯補合適嗎?

花膠不知道以後什麽作用,四物湯要在月經前後喝,經期不適合。[好]

這個穴位就是後溪穴,我用的比較多的就是治療手麻,從後溪壹直透針穿過手掌到合谷,這個壹針下去,就可以解決手麻的問題。

@澤霖141319 沒有聽說過,炒作吧,我只聽說過桃膠對於胃炎,胃有壹定保護作用。

這個穴位也叫落枕穴,可以緩解落枕的癥狀,但是如果由於血栓導致的落枕也只能緩解,起不到治療作用,如果要治療還是要活血化瘀。

小腸經的第四個穴位就是陽谷穴,陽谷是壹個屬火的穴位,也可以說是小腸經的動力,陽氣融匯的穴位。

如果有朋友中焦不通,小腸不蠕動,可以按揉陽谷穴。

這個我i之就是陽谷穴,距離神門很近。

陽谷的中藥作用,也就是泄心火,緩解治療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耳鳴耳聾、齒痛頜腫、腕關節疾患、癲癇、癲狂。

這個穴位是神門,看看是不是距離陽谷很近。

神門穴主要是心經的穴位,用來治療心臟無力,心絞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的。

手太陽小腸經的五腧穴最後壹個穴位,合穴,屬土,就是小腸經的脾臟,——小海穴

所有五腧穴的井穴都在末端,合穴都在膝、肘關節部位。小海穴是小腸經的合穴,少海穴是心經的合穴,大家壹定要分開小海屬土,少海水,離得很近,但是屬性不同。

這是小海穴的位置

這是少海穴的位置

小海穴主要治療的是頭痛、項強、耳鳴、頰腫、肘臂痛,經絡瘀堵的問題

少海穴屬水,治療的是疏導的問題,比如: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頭痛,眩暈。

這個我們在講心經的時候再詳細介紹。

今天小腸經的五腧穴給大家分享完畢。

最近感冒的比較多,多是因為季節交替,受寒導致的,也有人說和疫情二次有關系,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受寒感冒的大多是免疫力不足導致的。

百病因寒生,身體受寒,導致免疫力下降,才有了感冒發燒,咳嗽,大多數人會反復去醫院治療,咳嗽壹直不好,甚至導致鼻炎,還有人甚至開始扁桃體腫大,打呼嚕。

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麽西醫對於這次疫情束手無策,花了很多錢反而效果欠佳,而中醫壹上來就見效的原因。西醫治療,不分寒熱,壹上來就是抗生素,以為把病菌、病毒殺死就好了,其實寒沒有去除,妳打再多針,只能是醫療過度,花錢作死。

只要把寒氣去除,馬上就好,最簡單的就是紅糖姜水,出壹身汗,就好了。

如果耽誤了,和小柴胡湯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