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包括淡水魚(河魚)和海魚。鱸魚分布於西太平洋、中國沿海及通往大海的淡水水體,以黃海和渤海為多。是常見的經濟魚類之壹,也是發展海洋養殖的品種。花鱸體長30 ~ 60厘米,嘴大,背厚。它生活在近海水域,冬天遊回淡水。其主要產地為青島、石島、秦皇島、舟山群島。禁漁期為春秋兩季,全年禁漁期為10 ~ 11。喜歡生活在河口鹹淡水,也可以生活在淡水。它很兇猛,以魚蝦為食。
我們通常所說的鱸魚分為淡水和海水。淡水鱸魚在海松河上方更好。松江鱸魚體型豐滿,體長僅10多厘米,體重100多克。它的頭又大又平,嘴巴很寬,眼睛很小。它是黃褐色的,覆蓋著幾條黑色的條紋和略帶黑色的斑點。河北海域的海鱸魚最好吃。海鱸魚的下頜比上下頜長,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背部有小黑點。體型更大更長,下顎更長,魚嘴更尖,與淡水鱸魚不同。
海鱸魚比淡水鱸魚更大更美味。海鱸魚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白鱸魚,壹類是黑鱸魚。白鱸魚背部藍灰色,腹部白色,側面有不規則的黑點。海鱸魚顏色較深,整體顏色為深黑灰色,黑點不明顯。
2.有哪幾種鱸魚?
在中國,鱸魚的種類相對較多,絕大部分的魚都可以稱之為鱸魚。到目前為止,鱸魚有四種,分別是鱸魚、松江鱸魚、七星魚和加州鱸魚。
1,海鱸魚
又名七星鱸、海鱸,學名鱸魚,屬於鱸魚科,鱸魚屬,俗稱鱸魚。分布於海水和淡水交匯的近海和河口。
鱸魚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綜合營養價值高。有研究比較了淡水和海水養殖的海鱸魚的營養成分,發現淡水養殖的海鱸魚的感官評分和蛋白質含量都高於淡水養殖的海鱸魚。
鱸魚是壹種熱帶魚。我國廣東、廣西等地因氣溫適宜花鱸生長而進行大規模養殖,已成為我國花鱸養殖的主要地區。
2.松江鱸魚
松江鱸魚(TrachidermisfasciatusHeckel),又名四鰓鱸、媳婦鱸、花鼓鱸,是壹種洄遊到海洋的珍稀魚類,屬於Scorpaeniforme科。主要分布在日本灣南部、朝鮮半島西海岸、中國東北沿岸海域及其相應河流的下遊。松江鱸魚作為壹種產卵魚類,每年淡水育肥後於6月5438+065438+10月開始向河口或近海洄遊(由於水溫等環境因素,不同海域產卵和洄遊時間略有差異)。除繁殖期外,雌雄魚的形態差異不明顯,難以區分。在自然環境中,卵大多產在隱蔽的牡蠣殼或裂縫中。雌魚產卵後,雄魚保護卵,直到後代出膜,當年絕大部分親魚死亡。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不需要在淡水中育肥,直接在全海水環境中繁殖。松江鱸魚的鹽度範圍較寬(0~3.3%),適宜生長溫度為16~25℃。受精卵孵化的適宜溫度為4~14℃,最適溫度為10~11℃。
3.大嘴海鱸
加州鱸屬於鱸形目、鱸亞目和加州鱸亞目。大口黑鱸是壹種肉食性暖水性魚類,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密西西比河水系。其生長迅速、抗病性強、耐溫性廣、肉質鮮美等特點已在全國推廣,成為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之壹。廣東省的水產養殖量占全國的75%。
有研究對海鱸魚和海鱸魚的營養成分進行了分析,發現海鱸魚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於海鱸魚。
4.桿
又名紅鱸、五道黑鱸,屬於鱸形目鱸魚屬。花鱸側面扁平,長橢圓形,頭部尖而小,略呈三角形。體褐色,背部深色,第壹背鰭始端至第二背鰭末端側面有五個寬黑點,腹部灰色。
鱸魚喜歡棲息在植被茂盛的地區,通常有兩個生物類群:壹類是沿海性生活,體型較小,生長緩慢,以無脊椎動物為食;另壹種生活在深水中,生長速度更快,體型更大,食肉。
鱸魚兇猛,僅分布於我國新疆的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水系,是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的主要經濟魚類。鱸魚廣泛分布於歐洲和西伯利亞,但中國僅在新疆布爾津產此魚。
因其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生長快,抗病力強,受到人們的青睞。花鱸於20世紀60年代末被引入博斯騰湖。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鱸魚成為博斯騰湖的主要經濟魚類。2001在新疆進行人工繁殖並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