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
具有祛風清熱、疏通頭、眼、面部氣機的功效,擅長防治各種外感內傷引起的頭痛、眼、鼻、耳疾病,以及中風、癲癇病、癲癇病。同時,穴位位於頸部,也是防治頸椎病、枕神經痛等頸部疾病的主要穴位。
取穴方法:頸後,枕骨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保健應用:風池穴可用於內外風邪引起的頭痛、頭暈等頭部疾病,也是平肝風的主穴,常用於高血壓、中風的防治。這種病可以用按摩或者艾條灸。風池穴也是防治眼痛、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萎縮、近視等眼病的有效穴位。每天擦風池穴,對改善眼部癥狀有壹定作用。
頸椎病的強頸痛、外感風寒引起的寒頸痛、長期低頭工作引起的頸部疲勞,可通過揉風池及其鄰近穴位和肌肉、艾條灸或拔罐等方法改善。
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有調經止帶、健脾祛濕、疏通水道的作用。善治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白帶,閉經,子宮脫垂,產後血暈,惡露,遺精,陽痿,中度疼痛,水腫,尿痛,遺尿,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膝腳關節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等。
取穴方法:內踝尖上方3寸,脛骨後緣緊貼骨緣凹陷處。
保健應用: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對婦科疾病非常有效,如月經不調、白帶、月經不調、經前期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等。,可以治療;而且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匯點,所以應用廣泛,既能健脾益血,又能調理肝腎。還有安神的作用,可以幫助睡眠。民間諺語中有壹句話叫“堅持揉三陰交,永不老”。三陰交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灸。對於女性,保養子宮卵巢,調經,祛斑,除皺,祛痘,改善性冷淡,對於男性性功能障礙,對於高血壓,皮膚過敏,濕疹,蕁麻疹,皮炎,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眼睛下面浮腫,尿痛,腳氣,失眠等癥狀,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阿是穴
各種疼痛酸痛都可以選阿是穴。阿是穴是指醫生按壓患者痛處時,患者會發出“啊”的壹聲,因此得名“阿是穴”,所以阿是穴沒有固定的位置,“痛為壹穴”,又稱不定穴、天迎穴。臨床上多用於疼痛性疾病。按壓阿是穴對骨傷筋傷有很好的療效,能疏通氣血,疏通經絡,解痙止痛。治療頸腰椎病、肩周炎、頭痛等各種疼痛,可采用按摩、拍打或艾灸。
取穴方法:在任重溝的上1∕3和下2∕3交叉處。
保健應用:玉龍的宋方:“在腰疼、腹瀉強烈的人,腰疼也可發作”,說明它不僅用於急救,對急性腰痛也有壹定療效,對血管性癡呆、抑郁癥、失眠等慢性精神障礙也有效。當人在麻醉過程中出現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癥狀時,醫生將食物和中指的末端放在拇指面上,增強拇指的指力,將拇指末端按在唇溝中上部,進行強推。每分鐘服用20至40次為宜,可使患者快速清醒。
水溝穴
保健可以經常用艾灸關元、氣海穴。關元、氣海是人體常用的強壯健穴之壹。關元穴有養元氣、導紅血、通淋的功效;氣海穴有滋養元氣、固腎回陽的功效。
取穴方法:氣海穴:仰臥位。在下腹部,前正線上,臍下1.5英寸。關元穴:仰臥位。下腹部,前正線上,臍下3寸。
保健應用:銅仁穴位針灸圖說:“氣海者,為男氣之海。”此穴有滋養元氣、補腎固精、壯陽益壽的作用。常用的艾灸方法有溫和灸、隔姜灸、烏頭灸等。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聚集於此穴,通過此穴傳至皮膚。是先天之氣的海洋,是可以吸進吸進的地方。
古人稱之為身陰陽越界之地;老子稱之為“玄妙玄機門”。關元穴作為保健穴位,可用於補腎腎虛,治療痛經,子宮虛寒不孕,治療虛喘。糖尿病的治療:補腎可以減輕糖尿病的並發癥,需要足三裏、三陰交穴配合。治療各種血液疾病:此穴是血液循環的支撐點,也是先天氣海,袁茵和元陽的交匯處。艾灸用於虛損,平時揉拍可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