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標準療法相比,雖然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時間不長,但她從“癌癥發生的根本機制”出發,開創了新的治療方向,取得了許多顯著的成果,現在越來越受到患者和醫學界的關註,特別是PD1的問世,給壹些癌癥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改變了傳統治療的思路。
Part.1人為什麽會得癌癥?
從癌癥的起源來看,人體內大約有40~60萬億個細胞,每分鐘大約有1億個新老細胞交替。人體在復制新細胞時,其中壹部分會出現偏差,復制失敗的細胞被認為是“癌細胞”(部分細胞被病毒感染)。成年人每天大約會產生3000-5000個新的“癌細胞”,同時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將它們清除掉,從而達到平衡,維持身體的正常狀態。只有當體內癌細胞的力量超過免疫細胞的力量時,人體才會失去平衡而患癌。癌細胞和免疫系統之間鬥爭的戲劇在科學上被稱為“免疫編輯”。整個過程通常跨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第壹步:免疫清除
免疫系統很強。如果有癌細胞出來,就會殺死壹個。
第二步:免疫平衡
“社會動蕩”,癌細胞不斷冒出來,免疫系統非常忙碌,不停地殺人,但不可能是根部雕出的。
第三步:免疫逃逸
免疫系統失靈,癌細胞逃避監管,甚至反過來幫助別人的免疫系統。那時我們看到了癌癥。
第二步耗時最長。研究發現,癌細胞可以與人體免疫系統形成“免疫平衡”長達數十年。雖然這在以前只是壹個假設,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了它的存在。
Part.2什麽是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的先天免疫功能來治療癌癥的方法。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體外培養使細胞更有活力和繁殖,然後註射到患者體內,使強大的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
第3部分免疫療法的適應癥
免疫治療基本適用於除部分白血病和部分惡性淋巴瘤外的所有癌癥,包括晚期癌癥和其他難以治療的癌癥。即使對於手術、化療、放療難以治療的轉移性、復發性癌癥,也有可能通過免疫治療達到縮小癌竈、抑制癌癥發展甚至使癌細胞完全消失的效果。此外,免疫療法也可用於預防術後復發和轉移。
免疫細胞治療可以與手術、化療、放療同時進行。由於使用了自身免疫細胞,副作用更小,預期治療效果更好,可以減輕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從而最大程度的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
第四部分中國免疫治療的現狀
國內免疫治療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臨床研究階段。2016免疫治療壹度被推上風口浪尖,很多患者和家屬對免疫治療持懷疑和觀望態度。
近日,國家衛計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國的免疫治療還不成熟。雖然能顯著延長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仍存在細胞制劑質量參差不齊、特異性弱、個體療效差異大等問題,不符合進壹步廣泛臨床應用的條件。同時,衛計委也強調,免疫細胞的治療前景廣闊。
Part.5?關於樹突細胞
2011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
樹突細胞發現者
拉爾夫?斯坦曼博士。
拉爾夫·馬文·斯坦曼博士是國際知名的免疫學家和細胞生物學家。1973年,他和Zanvil.A.Cohn博士發現了“樹突狀細胞”及其基本機制,於2065年3月3日被授予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註:用於免疫治療的樹突狀細胞來自自體血液中的單核細胞,承擔著在免疫細胞群體中尋找“癌細胞”和傳遞信息的任務,傳遞的信息指令其他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
說真的拉爾夫。斯坦曼醫生在2007年被診斷出患有胰腺癌。利用他研究的樹突細胞機制,拉爾夫博士給自己進行了免疫治療,他繼續活了四年。拉爾夫博士在他的免疫療法中使用了體外培養樹突細胞後再註射的方法。與此同時,日本的醫療機構也在使用類似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免疫治療。
第六部分日本的免疫細胞療法
日本的免疫細胞治療包括αβT細胞、γδT細胞、攜帶長鏈抗原的DC疫苗(樹突狀細胞疫苗)、NKT細胞和NK細胞。樹突狀細胞被認為是治療實體腫瘤最有效和最好的方法。在實際治療中,根據每個患者的個體情況,采用壹種或多種混合細胞進行治療。
體外培養的免疫細胞回註的基本原理是識別並引導樹突狀細胞,然後利用其他攻擊性免疫細胞根除癌細胞。目前接受回註免疫治療的多為晚期癌癥患者,免疫治療也可與其他標準治療同時使用,如放療、化療、PD1等。在目前公布的資料中,這種方法幾乎沒有副作用。
日本大部分醫療機構進行免疫治療采用的方法是體外培養樹突狀細胞疫苗(利用癌抗原增強癌細胞的識別能力)和其他攻擊性免疫細胞,然後回註體內。主要機制是體外培養樹突狀疫苗,激活壹個攻擊性免疫細胞(使其更具攻擊性)。2007年開始臨床治療,已公布的臨床有效率約為50%(有效包括腫瘤消失、縮小或無進展,視癌癥類型而定)。壹個療程的治療周期約為3至4個月***5-6次註射。
Part.7?PD1和免疫療法的組合
免疫療法包括提高免疫細胞攻擊力的細胞療法和解除免疫抑制、維持細胞活性的封閉療法。在日本,壹些免疫細胞治療機構同時采取了上述兩種治療方法。
免疫細胞療法?它是壹種激活大量樹突狀細胞、NK細胞等的療法。並增加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特點①:增加多價癌抗原識別同種異體細胞,提高攻擊效率,平均有效率比化療高1倍。
特點二:幾乎沒有副作用。
免疫阻斷療法?是阻斷免疫抑制點的療法,如PD1制劑,使正常免疫細胞主動反擊癌細胞。國外最新臨床統計表明,其有效率為20-30%;它的副作用沒有化療藥物強烈,但會引起炎癥。
免疫聯合治療?就是同時使用免疫細胞療法和免疫阻斷療法。聯合治療是壹種全新的治療方法,完全有理由期待其治療效果,可能是未來癌癥治療的主流方法。但聯合治療需要主治醫師具有豐富的腫瘤治療經驗和免疫學的深刻理解和應用經驗。第壹,要保證患者的安全,臨床效果還有待數據證明。
Part.8?免疫療法的治療實例
在日本某免疫治療機構接受治療的191患者(男性86例,女性105例)中,經過1的6次治療後,采用CT、MRI、PET-CT檢測癌癥病竈,並在治療前後進行隨訪調查。治療有效率如下(2018)。
標準
壹個判斷:腫瘤消失,腫瘤標誌物下降,無復發癥狀。
b判斷:腫瘤的大小和轉移沒有變化,腫瘤標誌物下降或不變。生活質量提高了,癌癥存在了。
c判斷:接受治療後,腫瘤仍逐漸增大,腫瘤標誌物逐漸升高,但惡化變緩,有延長生命的作用。
d判斷:即使接受治療,病情惡化仍在繼續。
治療有效率:60%以上
壹個決定:徹底?部分緩解24%+B判斷:長期不變38%
治療有效率:根據國際標準RECIST指南判斷治療效果。※.
191患者的治療計劃
▲單獨使用免疫療法的患者(106例):
判斷A +B(長期不變)的同學有57人(54%)。
▲接受抗癌藥物治療的患者(85例):
判斷A +B(長期不變)的有61人(72%)。
※患病期和判斷
詳細分析191患者的疾病分期(分期):約84% * * 159患者為第三期ⅲb後。
ⅰ期:腫瘤較小,癌未擴散到鄰近組織。被診斷為早期癌癥。
ⅱ期:小腫瘤,擴散但局限於周圍淋巴結和鄰近組織。
ⅲ期:進行性癌,腫瘤較大,並向鄰近器官擴散。
ⅳ期:腫瘤已經轉移到其他遠處器官(遠處轉移)。
實際案例1。
疾病名稱:原發性肺癌,腎上腺轉移
患者:41歲女性
治療:樹突狀細胞疫苗+化療
病程:2016年6月發現原發性肺癌右腎上腺轉移,立即開始CBDCA+TXT化療。同時使用了1門課程。
用樹突狀細胞疫苗,原發性肺部病變減少78%,腎上腺明顯減少,腫瘤標誌物正常。
實際案例2。
病名:胰腺癌ⅳ期,肝轉移。
患者:66歲男性
治療:樹突細胞疫苗
後:2065 438+2006年9月發現接受1個療程化療後,3月開始WT1、MUC-1、CA125的多價樹突狀細胞疫苗。
治療。腫瘤標記物DUPAN2 2從25,300U/ml下降到65,438+0,640 U/ml。原發竈消失,轉移竈縮小。
小貼士:
目前,免疫細胞療法不能取代標準療法(手術、化療和放療)。患者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如果他們有壹定的經濟能力,可以在接受正規的標準治療後,通過免疫治療輔助,激活免疫系統,延長其生存時間,防止癌癥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