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妳吃不慣的美味是我的感覺——豆汁。

妳吃不慣的美味是我的感覺——豆汁。

不知不覺,我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快四年了。從壹開始,我討厭這座城市,然後我愛上了她。想來,似乎沒有什麽感人或者委婉的故事。

至於為什麽會愛上北京,我也不知道。可能更多的是因為北京小吃的羈絆。

北京小吃和北京人很像,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到它們的美。品嘗地道的北京小吃,要多壹些耐心和真誠,就像交朋友壹樣。大家都喜歡長得漂亮嘴巴甜的人,但這樣的人做朋友不壹定好。相反,壹些平淡無奇的人,相處久了會很舒服。

北京小吃就是這樣。大部分第壹次吃都不好吃,有的甚至有點難以下咽。但是,如果妳能堅持,給他時間,北京小吃會證明給妳看。有時候,味蕾的初體驗會欺騙妳。就像,就像...第壹次總是很痛,壹旦習慣了,就會從中吸取教訓,無法自拔。

作為地道的北京小吃,“豆汁”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恨它的人躲不了,愛它的人到處找。

前幾年《新周刊》有壹篇文章,盤點了北京的“百怕”,豆汁位列前十。當時評論區全是罵戰,熱鬧了好久。那時候我還沒來北京,屬於大連吃瓜驚呆了的人。

我很好奇,壹種我從未聽說過的零食,怎麽會在網上引起這麽大的爭議?這就像鹹甜豆腐和王霸之間的戰爭。

我當時就想:如果我去北京,壹定要嘗嘗這種傳說中的半神小吃。老天似乎感應到了我當時的想法,沒多久我就身心俱疲地離開了大連,只身來到北京重新開始。

新生活從顛覆味蕾開始。

到北京的第二天,被朋友拉到天壇最惡名昭彰的豆汁店吃早餐,說是吃完早餐去打球。我仍然記得那天早上我們點了什麽,兩碗豆汁,四個inby,壹堆泡菜,兩個帶肉的燒餅。

喝豆汁之前看過攻略,梁實秋《北平小吃閑話》裏描述的那個最吸引人。

“豆汁只能吸著喝,越喝越熱,最後都是汗。”

雖然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捏著鼻子低頭吸豆汁的時候,我還是覺得自己好像躺在了燒開的馬桶上。

第壹口,不僅我的味蕾,我的全身都開始抗議。豆汁順著喉嚨滑下去,直奔肚子,壹種捏著鼻子都躲不開的沖動直沖大腦。因為肚子裏沒有其他食物,我本能地產生了幹嘔反應。

幹嘔過後,我細細品味。嗯,真尼瑪就像井蓋掀開後的味道,已經不在食品範疇了。.....

身邊的哥們壹口豆汁壹口inby,時不時嚼兩口燒餅。他高興得都沒時間管我了。

我不知道我是怎麽吃完那碗豆汁的。很幹凈,什麽也沒留下。動力可能來自對梁實秋和汪曾祺的盲目崇拜。精神上的滿足壓倒了身體上的不適。結果我們開到半路,他在路口突然剎車,我在他車裏吐了。.....

我有點偏執,不信邪。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接下來的壹周,我們每天都早起去天壇店喝豆汁。從最初的壹股嘔吐的味道到慢慢習慣,我漸漸體會到了這種老北京小吃的魅力。

我習慣了豆汁的酸味後,早起喝豆漿,然後去天壇喝了三碗豆汁,用inby都不喜歡。每吃壹口豆汁都想大聲呻吟。我看著我的哥們,那種酸酸甜甜的感覺無法用語言形容。如果要找壹個詞來形容,可以用“勵誌”。

後來看了大眾點評,在傳說中的豆汁店慢慢種草,我走回家。僅從這些豆汁店,我就能感受到北京的人文情懷。

記得在某處看過壹個評論,說簋街有個小吃小店。老板是壹個中年大叔,他喜歡把店裏的豆汁賣給外國遊客。他喝多少豆汁都是免費的。如果妳把錢花在其他飲料上,他會不高興,還會嘲笑妳沒膽。後來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這家店。說實話,豆汁很普通,我摻了很多水,但是舅舅很搞笑。聽完我的來意,我們聊了壹下午,從北京歷史聊到北京足球,從足球聊到政治。中間有幾個外國遊客,在我和叔叔的鼓勵下,嘗了嘗豆汁,看了看他們的臉。我們非常開心。

之後經常去他店裏,每次帶朋友去簋街都會去他那裏聊幾分鐘。

但是去年舅舅關了店,說回家照顧孫子了(單身狗受了重傷,舅舅的兒子比我小壹歲)。此後再沒見過他,只是偶爾約好去天星居喝豆汁。每次和舅舅聊天,他都說壹定要教孫子喝豆汁。這個傳承不能斷。

我讀過壹些書,見過壹些人。很多人跟我談傳統文化,談國學的傳承,談很多美好的藝術。我不喜歡他們。這些東西太籠統,能直接落地的很少。可能我還太年輕,還達不到壹定的水平。

我覺得充實精神的前提是先滿足物質和肉體的需求。想要了解北京文化,沒有比來北京喝壹碗豆汁,從中感受百感交集,和叔叔阿姨們聊聊時事,看看別人的想法更好的方法了。這也是人文,尤其是豆汁還伴隨著老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和自由。這看似是感情,但這種感情的味道有些特別。

大叔店裏的豆汁不能稱之為好吃,印象中最好吃的豆汁也不是磁器口豆汁店(也就是天壇)。

我喝過的最好喝的豆汁是在黃浦榆樹附近的壹條小巷裏。每天都有壹個阿姨推著手推車去賣自己做的豆汁。沒有啤酒,沒有泡菜,只有壹輛手推車。豆汁又酸又甜又好吃,簡直完美。(新世紀在蒲黃榆GOGO住了半年,基本每天都去姨媽家喝豆汁。)

其次,東直門豆汁店,說是東直門,其實位於北新二胡同。同樣,也沒有內餐,只有外賣。和磁器口店相比,有點酸,但是很甜。據說簋街店很多豆汁都是從他家買回來摻水的。

剩下的,比如牛街寶雞,尹三兒,白魁老號,天星居,這些有名的豆汁店我都去過,都不壹樣。

唯壹差壹點的是著名的護國寺小吃(可能是做多了)。他家摻水太多,大概是為了迎合國外消費者的口味。護國寺的豆汁沒有原味豆汁那種強烈的酸味,回甜也不好,喝不出豆汁特有的“振奮”感。

聽著,做生意不好。向不敢用生命證明對美食熱愛的人低頭,是對美食的褻瀆,是對吃貨的不尊重!

聞壹聞,找到香味的痕跡,那種精細的味道不言而喻。

富人窮人都能喝,豆汁出名。

—— ?—— ?蟬鳴三境界

本文由“蟬三景”發布,2017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