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拇指畫(指畫)用什麽顏料?

拇指畫(指畫)用什麽顏料?

用水粉顏料畫拇指,貼在手上就行了。

指畫有特殊的指畫顏料。壹般也可以用水粉顏料、國畫顏料、無毒人體彩繪顏料、丙烯酸顏料、紡織顏料、繪畫顏料代替。

自制指畫顏料配方:

1,3湯匙糖(湯匙)

2.半勺鹽和半勺澱粉

3、壹杯面粉(杯在電飯鍋裏測)

4.壹杯水

5.食用色素

生產方法:

1.將所有原料攪拌均勻(顏料除外),加水,充分攪拌成面糊,不留疙瘩。

2、倒入鍋中,小火15秒,壹邊攪拌,壹邊讓澱粉和糖發揮作用。

3.將面糊放入瓶中,滴入食用色素,開始混合所需的顏色。

自制色素的保質期為1個月。如果妳想放久壹點,就多加點鹽。因為保質期短,所以要盡早使用。糖的作用是增加粘度,澱粉是保持分子穩定,鹽是保持色牢度和保質期更長。

擴展數據:

手指畫起源新論

-巖畫的證據。

手指畫起源於雲的“手觸帛”理論,這壹理論被人們沿襲已久,並被各種手指畫書籍所引用。張軒為什麽會在這個時候突發奇想“用手摸絲”?他畫手指畫的秘訣是什麽?在他之前有人手繪過嗎?

在秦磚和漢瓦磚的磚上,有人發現了真人的手印和腳印。而手印和腳印,其實是手和腳直接“創造”出來的藝術品——手指畫和足畫,應該在唐朝之前就有了。

那時候還沒有“筆”,除了用尖銳的器具(如尖石、木竹片、骨頭等)雕刻。),即直接用手指在陶器上“繪畫”。

這塊石板上的畫就是後來發現的史前巖畫。

1998期間,我曾經近距離觀察過山西省薊縣柿子灘關於先民繁衍生息的巖畫,對那些先民藝術品的制作方法感到非常驚訝。很快,我在書店偶然看到壹本精裝彩印的《巖畫》,這是壹本以插圖為主的書。

在距離市區約60公裏的新疆富蘊縣喀拉布勒根鄉唐巴勒塔斯村,海拔1020米的山坡懸崖上有壹個山洞,離地面25米,高11.5米,深11.8米,寬20米,洞面向日出。在這個洞穴裏,壹個突出的現象是兩個手印。

這是因為古代的生產力很低,每前進壹步都需要巨大的勞動。先輩們用勤勞的雙手艱苦奮鬥,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他們壹定非常欽佩對手的神奇功能,並認為他們的手是所有勝利的象征。因此,他們不僅在富蘊縣的洞穴中繪制了巨大而有力的手掌形狀,而且在哈巴河縣的洞穴和其他巖石雕刻中也發現了手掌形狀(新疆巖畫)

手印巖畫遍布世界各地,在新疆天山南北兩山的巖畫中都可以找到手掌形狀。據陳兆福教授介紹,世界各地都有手掌形的畫法。

“比如在西班牙的卡斯塔洛洞穴,在大象、野牛、牡鹿等動物的畫作周圍,有壹組組手印,有的直接印在動物的身體上。

法國西南部有許多洞穴,如Cargas,可達100以上,在澳大利亞土著的洞穴壁畫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巖畫中也不時發現。"

全世界都有很多手印。在亞洲泰國鳥居空見縣排甸的巖畫上,發現了近200個人的手掌,有大人也有小孩,顏色或紅或深棕色或黑色。

在離排殿不遠的排蒙地區,巖畫上也有人的手掌。在中國陜西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掌紋。趙國華先生認為“伸出的五指和掌紋不僅意味著‘五’,還意味著‘很多’。

結合巖畫的內涵和五種綜合的裝飾紋樣,可以判斷它最初是對生殖繁榮和人口大量增長的祈禱”(以上均引自《新疆巖畫》壹書555頁)。

巖畫是在文字產生之前,最早系統記錄人類生存活動、人類經濟形態、意識形態以及我們祖先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藝術體現。它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從野蠻到文明的復雜過程。那些作品簡單,高度抽象,極其簡潔生動。

它是生命原生態的記錄,也是高於生命的原創藝術瑰寶,為後人研究指畫的發展提供了參考。

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中,先民們用磨石將赭色、褐色和黑色的礦物質磨碎,然後溶於水中,再直接用手指作為工具,在陶器外壁勾勒出裝飾圖案,以示覺悟。

而那些留在巖石上的‘狩獵圖’,這種在人類蒙昧時期用手工繪制在巖壁上的‘藝術趣味’,就是最原始的‘手指畫’(《中國手指畫》2007年09頁,吳潤玲:原生態與手指畫)。

綜上所述,追溯指畫的起源,趕上巖畫的時代,並不是我個人的看法。關於清代指畫的發展,高掀起了指畫的高峰,指畫大師已經做了詳細的闡述,這裏就不需要贅述了。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指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