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內科及診斷科副主任,校級教學督導。
●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的發病機制和幹預;肥胖伴代謝異常的發病機制及幹預:代謝外科的機制和圍手術期處理:骨代謝異常的早期幹預。
前兩期我們研究了血糖的正常值“5678”、異常值“711”和灰色地帶。不知道妳還記不記得?以上數值分別指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
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況下無法準確測量空腹血糖或餐後2小時血糖,測量的是隨機血糖。如果有糖友,1小時後血糖為10.8 mmol/L;早上沒吃早餐,血糖10 5.9 mmol/L...那麽,這些數值正常嗎?
廣醫壹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陳曉燕指出,要想知道這些隨機血糖是否正常,必須全面掌握血糖的變化規律。
本期我們來看看24小時內血糖是如何變化的。
陳曉燕指出,正常情況下,血糖在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精確調控下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即使發生變化,也遵循壹定的規律。根據血糖變化的不同,可分為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隨意血糖。
空腹血糖:
指的是完全沒有食物作用的血糖,通常是從晚餐後4小時到第二天早餐前,間隔約為8-12小時。血糖值通常在3.3 mmol/L-6.1 mmol/L之間,理想狀態小於5.6 mmol/L。
餐後血糖:
通常每天需要6個小時左右,也就是三餐後兩個小時內的血糖。飯後血糖在半小時左右達到峰值,峰值不超過11.1mmol/L,最佳狀態在7.8 mmol/L以下,之後開始逐漸下降,飯後2小時左右回落到正常範圍,可參考空腹血糖標準。
隨機血糖(包括餐後血糖、餐後血糖和夜間血糖):
通常指餐後2小時血糖,此時血糖已基本脫離上壹餐的影響,恢復到正常水平。時間往往是早餐後2小時到中餐前,中餐後2小時到晚餐前,晚餐後2小時到第二天早上。其數值是指空腹血糖範圍。
如果全天連續監測正常人的血糖,可以得到以下數值:
平均血糖65438±0。24小時小於6.6毫摩爾/升,
2.大於7.8mmol/L的總持續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小於3.9mmol/L的總持續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
3.血糖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差小於4mmol/L,平均變化範圍小於65438±0.5 mmol/L..
可以看出,血糖雖然壹直在波動,但實際上是在壹個很窄的曲線範圍內波動。理論上,糖尿病患者治療後的理想狀態是更接近正常血糖。上述血糖波動規律也是正常情況下的波動。糖友可以自己對比,觀察血糖是否理想。
所以,
血糖不符合上述規律。
是糖尿病嗎?
事實並非如此!
有幾種情況會導致短暫的血糖異常。
只要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能解決。
詳情請期待下期。
通訊員/韓文清
圖/來源網絡
編輯/殷新
#糖尿病# #血糖波動# #正常血糖#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