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牛肝簡介

牛肝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牛肝的營養價值5適宜人群6牛肝的膳食功效7食用方法8牛肝的食用建議9中醫大辭典牛肝9.1來源9.2性味9.3功能主治9.4牛肝的用法用量9.5化學成分10 "* 牛肝字典10.1產地10.2拼音名稱10.3產地10.4性味10.5功能主治10.6牛肝用法用量10.7附件6 5438+00.8摘錄11參考文獻附件:65448

2英文參考牛肝【湘雅醫學詞典】

3.概括起來,牛肝就是牛的肝臟或水牛的肝臟。補肝養血明目[1]。治療疲勞、消瘦、血虛、萎黃、紫紺、雀形目[1]。口服:水煮或服用藥丸或分散。肝臟是動物儲存營養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它營養豐富,具有營養和保健功能。是最理想的補血產品之壹。

4牛肝的營養價值含水分69g,蛋白質100g,碳水化合物9g,脂肪2.6g,灰分0.9g,鈣13mg,磷240mg,鐵9mg,維生素B10.39mg,維生素B22.3mg,煙酸62.3mg。還含有各種酶、磷脂、膽固醇、糖原等。[1]

1,牛肝含鐵豐富,是補血食物中最常用的食物;

2.牛肝中維生素A的含量遠遠超過奶、蛋、肉、魚等食物,具有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功能的作用;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幹澀和疲勞;保持健康的膚色對皮膚的健美有重要意義;

3.經常食用動物肝臟還可以補充維生素B2,對補充機體重要的輔酶,完成部分有毒成分的解毒有重要作用;

4.肝臟中還含有壹般肉類食物所不含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抗氧化,防止衰老,抑制腫瘤細胞的生成。

5牛肝適合人群壹般人群都可以吃,每次50克左右。

1.適合血虛、面黃肌瘦、疲勞、視力差、夜盲癥患者食用;

2.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應少吃。

6食療作用牛肝味甘、性平,入肝經;

具有養血、養肝、明目的作用;

治療血虛,萎黃,疲勞,消瘦,發紺和雀形目。

7口服吃法:煮或丸,粉服[1]。

8吃牛肝的建議肝臟是體內最大的毒物中轉站和排毒器官,不要急著把買回來的新鮮肝臟煮熟。將肝臟在自來水下洗10分鐘,然後在水中浸泡30分鐘。煮的時間不能太短,至少要急火煎5分鐘以上,使肝臟完全變成灰褐色,看不到血絲;菠菜是治療貧血的最好方法。

肝臟含鐵豐富,可能是西方國家最受歡迎的內臟。肝的種類很多,其中小牛肝的品質和風味最好,所以也是最貴的。除了通常用來燉菜、砂鍋的牛肝,各種肝臟都可以炒、烤,但炒最能保持肝臟的濕潤。羊肝的腥味比小牛肝重,而且它的肉也不嫩。在中東,烹飪方法是在鐵叉上串起來燒烤。牛肝不貴,但是味道比較重,壹般比較硬。豬肝也有很強的氣味,但在熟食店被廣泛使用,通常被制成肝醬。

9《中醫大辭典》牛肝牛肝是中藥的名稱,出自《名醫別錄》[1]。

9.1來自家牛或水牛的肝臟。

9.2性味甘平[1]。

9.3功能主要用於養肝、養血、明目[1]。治療疲勞、消瘦、血虛、萎黃、紫紺、雀形目[1]。

9.4牛肝內服用法用量:熟服或丸服散服[1]。

9.5化學成分本品含有69g水、100g蛋白質、9g碳水化合物、2.6g脂肪、0.9g灰分、13mg鈣、240mg磷、9mg鐵、B10.39mg維生素B、B22.3mg煙酸。還含有各種酶、磷脂、膽固醇和糖原[1]。

10牛肝字典10.1產地別祿

10.2拼音姓名Niú Gān

10.3牛或水牛肝臟。

10.4甜平。

①日常本草:“甘涼。”

(2)《本草經》:“味苦甘,氣平和。”

10.5具有養血、養肝、明目的作用。治療血虛,萎黃,疲勞,消瘦,發紺和雀形目。

(1)《別錄》:“大師眼力。”

(2)孟瑋:“食醋可治瘦痢。”

(3)《本草補遺》:“以肝、腹百葉(即雙瓣胃)為原料,以姜、醋食用,治熱、濕氣、丹毒、解酒。”

④日用草藥:“明目平肝氣。”

⑤《本草綱目》:“助肝血,明目。”

⑥《本草經》:“補肝治雀盲。”

⑦現代實用中醫:“適用於萎黃病、產後貧血、肺結核、小兒疳積、夜盲癥。”

10.6牛肝內服用法用量:煮食或服丸、散。

10.7治綠盲經年不壞:牛肝壹個(切細,暴曬晾幹),紅薯根三兩,羚羊角壹兩塊,馬錢子壹兩塊(泡湯,去皮),細辛壹兩塊,車前子壹兩塊。上藥,將細羅搗成粉,空心,溫酒調錢。(《太平盛輝方》牛肝粉)

10.8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