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有人說山藥套種葫蘆。真的是這樣嗎?

有人說山藥套種葫蘆。真的是這樣嗎?

瓠瓜又名籽瓜,是我國南方主要蔬菜品種之壹,近年來在北方有所發展。葫蘆肉鮮嫩多汁,味道清淡,很受人們的喜愛。1976雙橋公社塑料大棚種植,5月27日收割。畝產高達1.8萬斤。

(壹)環境條件的要求

葫蘆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期的適宜溫度為20 ~ 25℃,種子萌發的最高溫度為30 ~ 35℃...種植初期不適宜低溫,抗寒性差。成績出來後,中後期要加強光照,註意通風透光。生長不良,土壤要求松散,重量太粘。種植後和早期結果時,土壤和空氣的相對濕度不能太高,否則莖、葉、花和幼果容易腐爛。進入收獲期後,地上部分生長旺盛,土壤要保持濕潤和營養。

(2)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葫蘆果無味,鮮嫩果皮薄肉厚,長管狀,單果重約1 kg,平均畝產8000 ~ 10000 kg。還有短、單、桿狀、橢圓形品種,可在溫室栽培。

2.育苗:葫蘆種皮很厚,邊緣有絨毛,不易滲出,與其他蔬菜種子不同。葫蘆浸泡溫度要提高到60℃,攪拌15分鐘後浸泡時間要長達30小時。取出,晾壹會兒,包好,放在溫暖的地方發芽,7~8天取出。播期在65438+的10月中下旬,要求苗齡60~70天。播種方法和苗期管理與西葫蘆基本相同。

3.大田種植:大棚,提前整地。葫蘆的根系多分布在20 cm以上的土層中,應施足肥。壹般在3月下旬,棚內地溫穩定通過10 ~ 12℃時,即可進行種植。種植方式:用水穩苗或灌坡,行距1m,株距25-30cm,或行距60cm,株距35-40cm,每畝2200-2600株。

4.栽後管理:溫度調節:種植前期需要高溫促進幼苗延遲,白天30 ~ 32℃,晚上8 ~ 10℃。推遲出苗後,棚內溫度將下降2~4℃。開花結果期,白天應保持在20 ~ 25 o。如果溫度低於15℃,會影響花器官的發育,造成授粉不良。進入收獲期,需要強烈的陽光。大棚兩邊的膜,白天可以打開,晚上降溫的時候放下。壹般5月中旬,腳就放不下了。大棚通風透氣,有利於瓜條生長。

水肥管理:種植後結合澆水緩苗,每畝施硫酸銨30公斤。坐果初期,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在距根部15~20 cm處開月牙溝,收肥澆水。當根瓜長到5~6厘米時,追肥——亞硫酸銨,每畝30公斤。從那以後,我就不再把肥料放在貨架上了。當根瓜擴大到滿瓜產量時,需要大量的水分。壹般4~5天給壹次水,直到收獲。葫蘆的葉片和果實容易腐爛,因此不適合在結果期進行根外追肥。應加強通風,防止棚布滴水。

植株調節:狐瓜主蔓不易結雌花,側蔓為主。應及時打頂,促進側蔓生長。打頂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在主蔓長到6-7片葉時打頂,頂部留兩根發達的側蔓,側蔓結果後留三片葉,再打頂。另壹種方法是幼苗長到1.5米左右再打頂,從下部留下側蔓。葫蘆坐好後,每側藤留三片葉子進行打頂,每隔三四片葉子在主藤留壹片葉子進行打頂,上面兩個側藤可以停止打頂。第壹種方法可以提高早期產量,但壹般瓜都比較小。第二種方法,瓜晚,瓜。溫室裏的葫蘆要種在框架裏,既能充分利用空間,又便於通風透光。查架應在緩苗後進行,每隔40厘米紮壹根藤條。側藤要綁在兩邊,不要綁在主藤上,這樣樹枝分布均勻。

5.采收葫蘆有利於果實采收。當果實長到20~-25 cm,果皮保持藍色時,應及時采摘,以保證上部瓜條的正常發育和果實較高的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