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強效抗過敏藥物
常見抗組胺藥苯海拉明的藥理作用:本品為最早的受體拮抗劑。皮膚科廣泛應用於所有瘙癢性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過敏性皮炎、濕疹、瘙癢癥等。不良反應:常見頭暈、嗜睡、口幹、惡心、乏力,偶見皮疹和紅細胞減少;長期應用6個月以上可引起貧血。註意:禁止在高空操作機器的人和司機使用。哺乳的母親和新生兒被禁止。撲爾敏的藥理作用:具有較強的抗組胺作用,廣泛用於各種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不良反應:嗜睡、口幹等。可見,但比苯海拉明輕。會誘發癲癇。服用過量的孩子會出現幻覺、焦慮和語無倫次。用水合氯醛治療後可恢復。註:同苯海拉明。此外,明顯的前列腺肥大和幽門十二指腸梗塞應禁用。藥理作用:本品為長效組胺受體拮抗劑,用於慢性和季節性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慢性蕁麻疹等各種過敏性疾病。不良反應:大多數患者有嗜睡和倦怠。長期服用會增加食欲,導致體重增加。註意事項:孕婦慎用。禁止同時使用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紅黴素。明迪的藥理作用:本品為非中樞抑制性組胺受體拮抗劑。用於急慢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蟲咬皮炎、濕疹、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頭痛、出汗、口幹、輕微胃腸不適。近兩年有報道稱其對心臟有毒性,心電圖OT間期延長,並有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的報道。註意事項:如有心臟病,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凱瑞坦(克敏能)藥理作用:為強效長效抗組胺藥,用於急性或慢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皮膚病。不良反應:部分患者出現蕁麻疹、乏力、頭痛、口幹。註意事項:兩歲以下和孕婦哺乳時應小心。仙特敏的藥理作用:本品為羥嗪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其特征在於抑制組胺介導的早期過敏反應,並進壹步減少與晚期過敏反應相關的炎性嗜酸性粒細胞遷移介質的釋放。可用於慢性特發性蕁麻疹(包括人工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應激性蕁麻疹)、特應性皮炎、嗜酸性膿皰性炎癥、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枯草熱、結膜炎、哮喘等。不良反應:壹般無嗜睡、嗜睡等副作用,少數人有輕度口幹、興奮、頭痛。葡萄糖酸鈣的藥理作用:本品為非過敏性脫敏劑,在皮膚科用於蕁麻疹、濕疹、皮炎、血管性水腫、紫癜、多形紅斑、老年性瘙癢癥等。不良反應:靜脈註射時全身發熱,註射過快或過大可發生心臟驟停。本品對血管壁有刺激性。少數人靜脈註射時可引起軟組織鈣化,嚴重者可並發手臂和前臂胸膜室綜合征、壹過性失聲和過敏性休克。過敏介質釋放抑制劑酮替芬的作用和應用:本品為強過敏介質釋放抑制劑。適用於預防和治療各種類型的支氣管哮喘,也可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皮炎。不良反應:主要是嗜睡、精神萎靡、胃腸道不良反應等。長期服用會增加食欲,進而增加體重。註意事項: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司機、註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人員慎用。色甘酸鈉(煙臺)的功能與作用:本品為預防性抗過敏藥,用於預防過敏性支氣管炎哮喘的發作。還用於過敏性鼻炎、季節性枯草熱、過敏性濕疹、皮膚瘙癢、潰瘍性結腸炎和直腸炎。不良反應:個體吸入時可出現咽部和支氣管刺激、咳嗽、胸悶、惡心等癥狀,甚至誘發哮喘發作。註意事項:本品生效後可減少給藥次數。如需停藥,應逐漸減量,不可突然停藥,以防哮喘發作。皮質類固醇的作用和用途:本品是壹種強效抗過敏和抗炎藥物。用於慢性皮膚炎癥、慢性或中度花粉癥(特別是鼻塞)、過敏反應引起的中、慢性哮喘。不良反應:已知長期使用類固醇乳膏可引起皮膚變薄和色素沈著,長期使用類固醇霧化吸入可能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也有報道稱,服藥後容易導致淤青和白內障。口服片劑可引起痤瘡、面部潮紅、水腫、肌無力和消化道潰瘍。長期註射皮質類固醇副作用大,不建議使用。調節免疫類1,維生素C別名:抗壞血酸;維生素C;拉伸;維體康適應癥:本品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保護人體組織和細胞免受自由基的破壞和損傷。當人體接觸到過敏原時,維生素C可以發揮其抗組胺作用,從而減少或避免過敏反應。但攝入過多的維生素C會明顯降低白細胞的抗病能力,從而可能導致草酸和尿酸結石的形成。長期大量(每日2克以上)服用本品,可清除尿尿酸鹽、半胱氨酸或草鹽結石。日劑量超過5克時,可導致溶血,嚴重者可致命。當孕婦服用大量,它可以產生嬰兒壞血病。正在接受放療或化療的癌癥患者不宜服用。白癜風患者不宜使用。痛風、血友病和腎結石患者慎用。可能誘導破壞DNA的物質的形成。2、鈣劑(氯化鈣、葡萄糖酸鈣)適應癥:該類產品可增加毛細血管密度,降低其通透性,減少滲出,並減輕過敏反應。不良反應:如果稀釋後的註射液從血管中漏出,可能引起組織壞死。靜脈註射時,患者可能會感到全身發熱,從而使心臟興奮,引起心律失常。壹般情況下,還是少用為好。3、輔酶Q10別名:葵花醌、泛醌。適應癥:是自由基清除劑,是細胞代謝和細胞呼吸的激活劑,能改善線粒體呼吸功能,促進氯化和磷酸化。它是細胞自身產生的天然抗氧化劑,能抑制供體的過氧化反應,保護細胞膜。不良反應:偶見惡心、胃部不適、厭食、手腳冰涼和短暫的心悸。4、糜蛋白酶別名:註射用結晶糜蛋白酶適應癥:本品能液化膿液和壞死組織,凈化創面,有利於新生肉芽的生長,促進創面愈合。可用於治療各種炎癥和炎性水腫,對哮喘和鼻炎也有壹定療效。不良反應:局部疼痛可引起局部紅腫。第壹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苯海拉明)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嗜睡、乏力,反應時間延長。服用這些藥物後,應避免駕駛和操作精密儀器。此外,這類藥物還具有抗膽堿能作用,可引起口幹、眼幹、視力模糊、便秘、尿瀦留等癥狀,還可能誘發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及老年患者慎用。第二代抗組胺藥副作用少,幾乎沒有明顯的抗膽堿能和鎮靜作用。常用的藥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和依巴斯汀。然而,最近的研究發現,阿司咪唑(Sismin)和特非那定(Mindy)可能會引起罕見和嚴重的心臟毒性,從而導致致命的心律失常。與酮康唑、伊曲康唑、紅黴素合用時,上述不良反應會加重,應避免同時使用。肝功能嚴重受損或有潛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應慎用。第三代抗組胺藥,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與紅黴素和酮康唑聯用時,副作用小,不會產生心臟毒性。越來越多的本地藥物被使用。除了口服給藥,靜脈註射也是抗過敏藥的常用給藥方式。這些藥物包括鈣制劑(如葡萄糖酸鈣)和腎上腺皮質制劑(如地塞米松、甲基強的松龍、氫化可的松等。),主要用於嚴重和急性全身過敏反應,壹般不長期使用。近年來,臨床上開始出現局部抗組胺藥,如噴鼻劑、滴眼液、護膚霜等。局部用藥既可避免口服第壹代和第二代抗組胺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又可達到與口服藥物相同的療效。而且起效快,無明顯的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和心臟毒性,長期應用也不會產生耐藥性,所以應用越來越廣泛。孕婦使用過敏藥物時應謹慎。過敏藥物中,葡萄糖酸鈣壹般對胎兒無不良影響,但抗組胺藥應慎用。有壹類抗組胺藥稱為哌嗪H1受體阻滯劑,如氯丙嗪,在實驗中發現對動物有致畸作用。為了慎重起見,準媽媽,尤其是懷孕前三個月的孕婦最好不要用。至於其他抗組胺藥,如吩噻嗪和二胺類抗組胺藥(如酚胺和撲爾敏),壹般對胎兒無明顯影響,可以安全使用。使用抗過敏藥物需要註意三點。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患過敏性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這樣壹來,市面上的抗過敏藥就多了,選擇余地也大了。所以患者往往會自己購買抗過敏的藥物進行治療,有時候,確實能起到壹定的治療效果。但有時藥不對癥,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慎用抗過敏藥物,註意以下三個方面。病程不同,不同種類的抗過敏藥物有各自的抗過敏機制和特點,治療的側重點也不同。例如,急性過敏性疾病應使用異丙嗪等速效抗過敏藥物治療。慢性和復發性過敏性疾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應選擇無嗜睡、副作用相對較小的藥物,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在治療慢性、難治性或嚴重急性過敏性疾病時,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過敏藥物可提高治療效果,但必須咨詢醫生,合理用藥。值得壹提的是,需要長期聯合用藥的患者,在病情穩定、癥狀得到控制後,不應立即停用所有藥物,否則容易復發。此時應依次停用壹種藥物,間斷使用直至停用所有藥物,或使用清熱解毒的中藥,也可起到壹定的抗過敏作用,逐漸停藥,也可減少疾病的復發。使用抗過敏藥物後,仍需警惕的是,過敏反應不僅由種類繁多的化學活性介質引起,而且過程極其復雜,受抗原、抗體性質、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而抗過敏藥只能阻斷過敏反應中的某個環節,或者只能阻止某些化學介質的釋放,而不能阻止所有的化學介質。有時服用抗過敏藥如撲爾敏、異丙嗪、苯海拉明後仍可發生過敏反應。因此,在服用抗過敏藥物前,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尤其要註意不良反應和禁忌癥。服藥後,仔細觀察自己的癥狀是否有變化。壹旦發現藥物無效甚至癥狀加重,應立即停藥,並應立即去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改用其他抗過敏藥物。今後,已經引起過敏反應的抗過敏藥必須禁用。?抗過敏藥的“耐藥性”如果患者長期服用壹種抗過敏藥,會導致療效下降或不能發揮抗過敏作用,這就說明該藥具有“耐藥性”。因此,不要長期使用同壹種抗過敏藥。壹般服藥三個月後,要繼續用另壹種抗過敏藥治療。中醫療法,如中草藥和針灸,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