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真龜的歷史是如何演變的?

真龜的歷史是如何演變的?

目前成年鱷龜價格逐漸降低,壹些龜養殖企業認為鱷龜養殖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真的是這樣嗎?

鱷龜屬於爬行動物科鱷魚屬。它是世界上230多種龜中的壹種原始的特化龜。又稱平背龜、肉龜、蛇鱷龜、鱷龜。它的甲殼是棕色的,每個盾上都有壹個棘突,後緣呈鋸齒狀。腹甲小,十字形,黃色,甲橋短而寬。頭部呈三角形,褐色,鉤在喙上,頭部不能完全縮進殼內。脖子上有刺。四肢灰褐色,手指和腳趾有發達的蹼。尾巴很長,中央有1排帶刺的刺。它分布在阿根廷、秘魯、巴西、委內瑞拉、美國和加拿大南部五大湖的廣大地區。其中美國的種類很多,包括大鱷龜和小鱷龜,分為四個亞種。

鱷龜屬於水生龜類,生活在淡水湖、河流、沼澤和水池中。它們能在3-45℃的水溫中正常生存,在65,438+08℃以上正常攝食,在20-33℃的水溫中最活躍,在28-365,438+0℃的水溫中生長最快,在34℃以上很少活動,臥於水底或泥中避暑。雜食性,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豬肉、牛肉、家禽內臟、蘋果、菜葉、人工配合飼料均可餵養。它生長速度快,在自然溫度下壹般需要三年才能長成壹只商品龜。生長速度比甲魚快壹倍,年均增重300-800克。而人在控溫條件下生長速度較快,年均增重1.5-2.0kg,性成熟周期短,產卵率高。壹般野生鱷龜成熟產卵需要三年時間,而人工飼養的鱷龜在18月齡或長到1,000克以上開始性成熟產卵繁殖。4-5月和9-10為自然交配期,4-7月為產卵高峰期。壹只重5500克的鱷龜能產70-80個卵,壹只重3000克的鱷龜能產30個卵(太,2007)。鱷龜腹甲小,露腋窩大,含肉量多(太,2007),遠高於甲魚等龜類。綜上所述,鱷龜比其他龜有著廣闊的養殖前景和經濟效益。

壹、中國鱷龜市場的發展歷程

1996和1997年,鱷龜作為觀賞性寵物龜在我國少量引種,主要包括鱷龜苗和幼體。但由於鱷龜顏色單壹,人們沒有意識到鱷龜具有生長快的優勢,所以國內市場價格低廉,每只鱷龜苗只賣30-40元。

1998期間,壹些養殖戶和甲魚愛好者發現,鱷龜不僅生長快,而且具有養殖技術簡單、含肉量高等特點。此外,當時中華鱉市場下跌,價格下跌,壹些中華鱉養殖戶正在尋找合適的類似養殖項目,但鱷龜和中華鱉在養殖方法和池塘要求上有相似之處。因此,許多中國甲魚養殖戶轉向養殖鱷龜,使它們。

到1999,經過半年的飼養,鱷龜苗重達900-1000g,農民受益匪淺。此外,在各種媒體的推動下,鱷龜價格再次上漲,鱷龜苗達到每只100-120元,成龜達到每公斤500-560元,貨源不足。

2000年春,全國各地的養殖戶、養殖場甚至壹些國有水產養殖場都把鱷龜作為2000年的投資項目,導致市場上的鱷龜供不應求,造成鱷龜和養殖鱷龜價格再次上漲。2000年7月,每只鱷龜150-170元,養殖龜達到每公斤540-600元。中國的鱷龜市場跌宕起伏。最初幾年主要是養殖龜引進,價格較高。後來鱷龜被養殖後,在廣東、北京等地首次嘗到。感覺好吃,肉含量高,被高檔餐廳接受,高價引進。央視重點宣傳鱷龜後,全國掀起了養殖鱷龜的熱潮。此後,農業部將鱷龜作為推廣品種之壹,使鱷龜養殖邁上了壹個新臺階。

在宏觀經濟的影響下,2004年鱷龜苗進入暫時的低谷,2005年鱷龜市場再次上漲。此時,隨著鱷龜養殖技術和市場的逐漸成熟,商業鱷龜有利可圖,激發了2006年鱷龜種苗市場的壹次次上漲。最後每只鱷龜苗在美國以130元的價格運到中國的養殖戶手中。

2007年,鱷龜苗價格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每只鱷龜苗到養殖戶手中的價格為100-110元,鱷龜親龜價格略有上漲,每只能產卵的鱷龜約為150元/500克,目前商品鱷龜的市場價格,4.5kg以上規格的商品鱷龜價格基本穩定在55元左右,用於養殖鱷龜的人工配合飼料價格為1。鱷龜於上世紀末從美國引入中國,經過養殖戶和科研人員的辛勤勞動和各級政府部門的正確引導,已經在中國生根發芽。目前其養殖技術日趨成熟,鱷龜以其獨特的美味受到市場歡迎。

二、制約鱷龜養殖業發展的幾個突出問題

海龜的人工繁殖技術不成熟。

漁業相關科研機構和龜苗養殖企業對龜和石龜的許多生理特性和遺傳性狀進行了研究,但對其余品種涉及甚少。雖然已經有了人工育種和育種技術資料,但還不夠深入和系統。龜的人工養殖技術還不成熟,急需加快研究步伐。

鱷龜的人工受精率(受精率、孵化率、存活率)較低。具體表現為鱷龜的繁殖力低表現為成熟雌性的繁殖力低,通常只有50%的雌性產卵。另外,受精率低,不到70%。孵化率不穩定,常低於80%,幼龜冬季存活率低,不到70%。鱷龜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地域性強,往往因為環境條件的不適應而嚴重影響繁殖能力。繁殖力低嚴重制約了龜苗的規模化生產和鱷龜養殖產業化的發展。

落後的育種技術和設備。

現在有的單位還在用土池塘養龜,有的在用大棚養龜,沒有進行技術改造,沒有建成多功能、自動環境監測、自動記錄、自動控制的“生態”大棚,往往不能滿足鱷龜的生長要求。

鱷龜養殖不專業化,規模化生產不夠

目前鱷龜養殖還沒有達到專業化、規模化的水平,沒有集科研、養殖、加工、銷售於壹體的鱷龜養殖企業集團,也無法依靠科技進步、現代化管理、大規模生產和鱷龜精深加工,更沒有可靠的市場網絡信息。

鱷龜綜合利用率低。

目前鱷龜主要在飯店或酒店出售,商業龜以零散零星的整只出售。對於醫藥科研院所、藥廠、水產品加工廠等單位來說,不可能收集到大量新鮮廉價的鱷龜丟棄物,而直接購買大量的商品鱷龜來取其丟棄物,因為成本高昂,難以承受。綜合利用的目的沒有達到,鱷龜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三、鱷龜養殖的發展趨勢

鱷龜的經濟價值可以和鴕鳥相提並論。在美國,鴕鳥肉每公斤100美元,鱷龜肉每公斤可達150-180美元。同時產量高,產值大,繁殖力高。據統計,經過8個多月的養殖,每只幼龜平均體重為624g,單位面積凈產量為12.5kg/㎡/m2。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產值高達0.6萬元/m2,遠高於普通養殖。國外1998已經開始大規模養殖。美國、加拿大等國際市場已經成熟。

中國的鱷龜養殖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只經歷了十幾年,從鱷龜養殖高峰期到穩步發展也只有幾年時間,發展速度很快。目前成年鱷龜價格逐漸降低,壹些龜養殖企業認為鱷龜養殖業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其實目前鱷龜的價格是正常的,而且隨著鱷龜產量的增加,鱷龜的價格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也是正常的。在鱷龜養殖初期,價格必然會因為鱷龜數量少而上漲,尤其是在前幾年的“鱷龜養殖熱”階段,這是壹種不正常的現象。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這種現象只存在於鱷龜養殖業發展的初級階段。這個初級階段結束了。

現在鱷龜養殖業已經進入中級發展階段。急需打造良種生產供應、健康養殖技術示範推廣和商品鱷魚加工流通銷售平臺,挖掘潛力,整合資源,完善基礎設施。

壹是加快養殖,供應良種鱷龜親本,二是擴大鱷龜產量,提高質量,解決大規模發展鱷龜養殖的瓶頸問題。三是通過“公司+基地+農漁業”的經營模式,通過鱷龜健康養殖示範,為鱷龜養殖戶提供技術服務,通過“種苗供應-技術指導-產品-銷售-加工利用”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聯合養殖戶推廣健康養龜技術,規模化龜鱉養殖生產行為,打造知名品牌。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產業競爭力。只有這樣,水產養殖業才能逐步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

目前鱷龜的價格是正常的,而且隨著鱷龜產量的增加,鱷龜的價格也在逐漸降低,這也是正常的。鱷龜的初級暴利階段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