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P&G和麗華鮑斯的產品推廣策略有什麽不同?

P&G和麗華鮑斯的產品推廣策略有什麽不同?

憑借外資強大的資本優勢,寶潔每年以巨額的廣告投入迅速成為中國洗發水的代言人。寶潔公司將資金集中在電視廣告上,並利用大規模的電視廣告進行推廣。它出名後,會找經銷商和代理商,為產品上市鋪路。鮑斯避免了與寶潔的對抗,放棄了總代理制度,並努力建立自己的網絡。從終端入手,在人員推廣、產品展示、櫃臺推廣上大做文章,采取“先兩極後中間”的原則拓展渠道,重點是超市和零售店的商品配送,從而帶動中型門店的發展。舒蕾堆碼、燈箱、pop海報占據了門店最顯眼的位置,組建銷售團隊,隨時為居民區的雜貨店、零售店服務。

廣告是營銷中的壹個重要因素,P&G將資金集中在電視廣告上。所以大部分的大規模空中轟炸都是寶潔公司發起的。成為領先者後,P&G大規模地利用電視廣告在競爭中建立起強大的堡壘。這就是P&G領先的秘密。也成為洗發水廠家模仿的壹種市場進入模式:壹般洗發水廠家先用廣告宣傳自己的知名度,再找經銷商和代理商為產品上市鋪路。但對於新上市的舒蕾來說,對手是占據中國洗發水市場半壁江山的寶潔和聯合利華,實力極強。舒蕾無論是資源、實力還是市場地位都沒有優勢,所以舒蕾只能集中精力去探索對手的軟肋,把所有進攻力量都集中在這壹點上,才能克敵制勝。所以舒蕾沒有像壹般的品牌推廣壹樣從廣告入手,他們選擇的是終端戰役。舒蕾看中了那些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帶來的充沛客流,在各個門店緊貼競爭對手,爭取與競爭對手有相似甚至更多的展示空間,以最大化終端傳播優勢,促使購買競爭品牌的消費者購買自己的品牌,從而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遏制競爭對手。在舒蕾的精心策劃下,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在壹些超市,寶潔系列的洗護產品全系列都集中在壹兩個貨架上,偏向壹個角落;而品牌品類單壹的舒蕾洗發水卻大手大腳地占了三四個貨架,搶盡了風頭。舒蕾用這種終端策略搶占了寶潔、聯合利華等大品牌的很多市場份額,並逐漸壯大。

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P&G以高端品牌的高價格主導高端市場,在價格策略上被消費者認定為高端品牌。面對小企業的進攻,P&G開發了適合低端消費者的產品來穩定市場份額。在廣告上,寶潔壹直試圖通過利益訴求和情感訴求來說服消費者。麗華鮑斯選擇了武漢作為基地,選擇了洗發水這種大眾消費品作為自己的產品,放棄了總代理制度,通過自建網絡從終端入手,在人員推廣、產品展示、專櫃推廣上大做文章,利用網絡資源,采取“先兩級後中間”的渠道拓展原則,重點在超市和零售店鋪貨,推動中型店的發展,也在大型商場設點。

P&G的洗發護發產品包括飄柔、沙宣、海飛絲、潘婷、伊卡璐等。他們的品牌名稱只用於洗發水和護發產品,而在其他日化品牌中,玉蘭油代表化妝品,汰漬和碧浪是洗衣粉品牌,佳潔士可以代表牙膏品牌。每個品牌傳達給消費者的是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針對不同的消費市場。各個品牌相對獨立,相互競爭,在某些方面相互支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占領市場,交叉覆蓋消費者,同時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即使壹個品牌失去任何負面影響或者失敗,也不會對其他品牌產生大的影響。P&G仍然可以依靠其他品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盡可能多地搶占原有的市場份額。

2.價格多樣化

當P&G進入中國市場時,它以玉蘭油和SK-II等高端品牌的高價格主導了高端市場。在這種價格策略的塑造下,寶潔旗下的玉蘭油和SK-II在市場上被消費者定位為高端品牌。但在眾多大中小企業的夾擊下,P&G不得不采取措施開發適合低端消費階層的產品來穩定市場份額。飄柔、汰漬等產品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覆蓋不同消費階層的產品使P&G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難以動搖。

3.廣告策略

為配合其龐大的消費品家族和產量,寶潔公司在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和其他主要媒體上投入了廣告費用。寶潔每年的廣告費用占全年總銷售額的八分之壹,廣告覆蓋面幾乎覆蓋了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沒有人能否認P&G是最聰明的廣告贏家。在P&G的廣告策略中,概念營銷的理念被運用到了極致,每個品牌都被賦予了壹個概念。不僅如此,P&G還將經典的概念攻略遊戲運用到廣告策略中,然後通過廣告傳播不斷強化。

麗華鮑斯的促銷策略:

鮑斯實行終端推廣,具體包括:

接近競爭對手,實施中檔壓制。集中精力發現競爭對手的弱點,把自己所有的進攻力量集中在變點上。爭取與競爭對手相似的展示空間,推廣產品。

制造聲勢,吸引終端店的註意力。首先,確定尋找顧客的最佳商店。然後制造聲勢吸引顧客,最後用簡潔生動的店鋪信息留住顧客。

獨特的終端推廣策略。在店內實行“人群”策略,安排很多促銷和導購,讓舒蕾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消費者。同時,培養專業的推廣人員。

用終端來對抗促銷,從而鞏固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