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淡水魚品種豐富,主要以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為主,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查幹湖等大型湖泊,魚類品種有“三花五羅十八子”之說,東北水資源很豐富,所以野生的河魚很多,隨著環境的改變,水質的汙染,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漸漸的淡出了人們視野,市場上賣的都是人工養殖的魚了。今天分享下東北以前常見的淡水小野生魚,下面壹起看看這些野生魚妳吃過幾種?全吃過的人不多。
老頭魚老頭魚學名叫:葛氏鱸塘鱧,俗稱山胖頭、老石頭魚、沙姑鱸子,還陽魚。老頭魚的生命力特別頑強,東北的冬季十分寒冷,有些較淺的池塘或者沼澤泡子都會凍透,把水全部凍幹,老頭魚就會被凍在冰裏,第二年春季,冰層化開,老頭魚還會奇跡般地活過來,所以,它又被稱為:還陽魚。這種魚就是壹種典型的北方魚種,很多南方的朋友們可能都沒有見到過。吃時去頭,適合醬燜、炸、紅燒等做法。
柳根魚為拉氏鱥、湖鱥和真鱥的統稱,柳根魚為冷水性魚類,有專家稱之為最原始的魚類之壹。多棲息於水溫較低、水質清澈的小河和山澗溪流中。柳根魚屬東北地區土著的小型經濟魚類,肉質細嫩,可進行酥炸、油煎、醬燜等。
鯽瓜子鯽魚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很高的魚類,鯽魚肉質肥美。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均能生存。小刺比較多,做法很多,紅燒,幹炸,醬燜,五香、罐頭魚等。
小白魚為鯉科動物似鲌,分布於黑龍江省,生活於江河湖沼中,具有利水消腫之功效。適合煎、炸、醬燜等做法。
板黃魚細鱗斜頜鯝又名沙姑子、黃尾刁、黃板魚等,板黃魚是松花江的小魚種,外表很漂亮,銀白色,肉很厚,肉質細嫩鮮美很適合煎,烤,炸著吃。
船丁子船丁子,學名蛇鮈。大江大河裏有,小溪小溝裏也有,捕撈容易。刺少肉多,適合幹炸。
黃瓜魚學名:公魚,魚肉有壹種清香黃瓜味,故稱之為黃瓜魚。分布在東北的黑龍江中下遊,烏蘇裏江、圖們江下遊,適合醬燜,幹炸等做法。
嘎牙子嘎牙子學名黃桑魚。是黑龍江出產的壹種無鱗、食肉、野生魚類,主要靠捕食小魚小蝦生存,這種魚不僅出產在北方的諸多江河中,南方的各條河流中幾乎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在南方人們叫它“昂刺魚”。適合做魚湯和醬燜。
牛尾巴子牛尾巴子,學名烏蘇裏鮠。牛尾巴子其尾巴酷似牛尾,故地方名又稱牛尾巴,外形象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許多,牛尾巴全身金黃,刺少肉嫩,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吃法以醬燜為主。
葫蘆子葫蘆子魚的學名叫鳑鮍,這種小魚只有三到四厘米長,身體扁扁的,好像壹粒粒葫蘆種子,這種魚缺點是不易保存,出水後幾個小時就開始爛肚子,葫蘆子的個體雖然很小,其味道卻很好。野生葫蘆子的食用方法主要是醬燜和油炸,油炸葫蘆子入口又香又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