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似乎是壹個貝聿銘可以輕松做生意的地方。香港就像貝聿銘本人壹樣,融合了舊與新,東方與西方。香港是海外華人網絡的樞紐,也是文化和地理上通往祖國的門戶。
上世紀80年代,由於諾曼·福斯特的大膽創新,為香港匯豐銀行設計了高科技總部大樓,香港的建築聲譽得到提升。匯豐銀行是壹家實力雄厚的英國金融機構,被譽為亞洲“最好的銀行”。福斯特的設計似乎是壹艘停在沿引人註目的港口地面上的宇宙飛船。
早在上海,匯豐就開始和中國銀行在架構上博弈。幾十年來,兩家銀行壹直在競相建造越來越宏偉的建築,相互競爭。
由於香港將於1997年回歸中國政府管理,貝聿銘設計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新大樓必然象征著香港的美好未來。這座建築必須讓福斯特的銀行大樓和其他殖民統治的標誌相形見絀,讓香港著名的老牌公司放心,香港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會繼續繁榮。貝聿銘說,它應該代表“中國人民的願望”。
65歲時,貝聿銘遇到了為自己的建築作品增添壹座獨壹無二的摩天大樓的機會。他的態度非常積極。
福斯特的標誌性建築建在港灣邊上,位置顯赫,預算高達6543.8+0億美元。貝聿銘享受不到這些優勢。他只拿到654.38美元+0.3億資金,而且土地面積小,環境荒涼。高架公路從三面擋住了它。更糟糕的是,二戰時日本陸軍司令部就占領了這片土地。許多香港人認為受盡折磨的囚犯仍在該地區出沒。
在香港的港口和小山之間,已經有很多四五十層高的摩天大樓。如果貝聿銘想在如此不利的土地上建壹座引人註目的建築,他必須把建築建得出奇的高。而他自己也承認,單純依靠垂直高度,與香山酒店的周到簡約風格相比,是壹個“180度大轉彎”。問題是香港每條街上的摩天大樓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都多。貝聿銘承諾:“銀行大樓的西式風格不會比其他任何建築遜色。香港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擁有建造現代化建築的技術和手段。”
在傳統的高層建築中,建築的重量隨著樓層的增加而增加;大樓越高,柱子越粗。建築師用橫向拉桿將支撐建築重量的矩形框架綁牢,使其穩定,防止建築的側面搖擺。由於香港經常遭受臺風襲擊,其橫向聯系的標準是紐約的兩倍。壹個不敢像貝聿銘那樣大膽創新的建築師,在這種額外的負擔和預算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會滿足於建造壹個標準的50層箱形建築。然而,諾曼·福斯特備受贊譽的銀行大樓就在兩個街區之外,不可避免的競爭促使貝聿銘嘗試了所有的建築可能性。
從香山飯店回到美國不久,貝聿銘就讓兒子把壹根方木桿縱向砍成四根三角扇形的柱子,再把頂端切成斜面,用橡皮筋把柱子綁在壹起。當貝聿銘滑動這些柱子使它們彼此分離時,在達到柱子四分之壹高度的地方出現了壹個體積逐漸縮小的塔和墻階;當它到達壹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時,第二座和第三座塔分別出現了。剩下的支柱繼續上升,形成壹個金字塔狀的頂點。芒廷說:“我父親喜歡在給助手打電話之前關起門來思考。我感覺上面的想法在我父親的腦海裏已經完全成型了。”
貝聿銘把圖紙和從壹捆柱子中發展出來的模型放在壹起。是壹位建築工程師從貝聿銘的建築靈感中發現了壹個新概念的萌芽。這壹概念將取代昂貴的“I”形柱組合,使傳統的高層建築被經濟的垂直空間框架所淹沒。羅伯遜說:“余明非常鼓舞人心。他對建築,對人,對壹切都有最根本的直覺。他常常無法用語言表達這些感受,但妳絕對可以相信他對建築的直覺。”
穩定高層建築的壹種方法是將重量轉移到邊緣,這樣建築就能像水手叉開雙腿站立壹樣抵禦風暴。羅伯遜做到了這壹點,他每隔13層就用類似晶體管天線的預制部件對貝聿銘設計的塔樓進行水平加固。這些傾斜構件將建築物的所有縱向和橫向載荷轉移到四個角柱上。最初用於重復橫向加固的鋼筋現在可以垂直使用。羅伯遜說:“它代表了壹種新型建築。讓人看到了結構在建築中的重要性。它增加了柱子的高度。”
為了強調結構上的可行性和美學上的可行性,貝聿銘每隔13層用紅筆圈出加固塔樓的斜構件和橫桁架。貝聿銘說,“如果我們不展示結構,建築看起來就不會舒服。”
貝聿銘在尊重歷史方面表現出適當的儒家態度,但他並不總是歡迎違反其職業生活的行為。過去,他經常開玩笑說,他沒有通過紐約州建築師執照考試的場地規劃部分,因為他應用了“風水”原則。
風水理論在香港很流行。用來安撫鬼神世界的神秘做法和迷信儀式極不和諧,與監控世界市場的高科技金融機構並駕齊驅。皇都酒店建成的時候,相信風水的人擔心九龍周邊山頭象征的九條龍找不到自己喜歡的洗浴場所。他們認為問題很嚴重,要求在前廳開四十個窗戶,這樣九條龍就能找到入水的路。
貝聿銘曾說,“我怎麽能相信那些事呢?盡管如此,風水是我教育的壹部分,也是建築的壹部分。”
在設計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樓時,貝聿銘曾將壹本關於風水的書交給他的壹名助手,讓他根據風水規則對設計進行評估。助手仔細研究後,向他匯報了設計中違反風水的幾個地方。
後來,貝聿銘解釋說,“香港的中國人是妳能找到的最迷信的人。在那裏,風水是另壹項大生意。那裏的風水先生就像是這裏的律師:他們無處不在,不征求他們的意見妳動不了。我知道我會惹上麻煩,但我無法預測會是什麽樣的麻煩。”
中國銀行至少是不會容忍風水在公共場合出現的客戶,因為* * *教義已經正式拋棄了鬼神學。盡管如此,在設計技術圖紙時,該行還是給貝聿銘發了壹份電報,對建築物正面展示的眾多鑲框巨型“X”表示深切關註。在中國,“X”意味著痛苦,部分原因是被定罪的囚犯脖子上掛著寫有他們名字的牌子。中國的銀行高層自己也不壹定相信風水,但是擔心壹旦大樓風水不好,會影響儲戶和租戶的積極性。香港幾筆房產交易都因為風水不好不歡而散。貝聿銘說:“他們委婉地建議說,也許我應該再看看那些X。我告訴他們,“X”是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他們必須支撐整個建築。”
貝聿銘經過大量研究,將分隔預制構件所要使用的橫向桁架每隔65,438+03層隱藏起來,並巧妙地將暴露的部分描繪成壹系列相交的寶石——這壹吉祥的形象讓銀行家們非常高興。同時,他把這座塔比作雨後春筍,在中國傳統中象征著再生和希望。貝聿銘說:“中國有句古話,說到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我們希望該建築擁有和蓮花壹樣的資質。”
貝聿銘使用了香港能夠理解的象征手法。他把閃亮的方形尖塔立在三層樓高的花崗巖地基上。沈重的後現代主義基座與上方的燈塔笨拙地連接在壹起,卻達到了彰顯尊嚴與力量的目的。貝聿銘的父親曾告訴他:“銀行必須顯得非常安全。”貝聿銘原本想利用陡峭的地形,從建築的壹端引入噴泉水,然後讓水從另壹端噴出。但根據風水原理,這樣做就意味著失敗。因此,貝聿銘決定在巨大的地基兩側設置兩個傾斜的噴泉,以降低周圍車輛的噪音。
由於他有效的框架系統,貝聿銘能夠以相對較低的預算建造除紐約和芝加哥之外的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之壹。即使算上額外的臺風加固設備,銀行大樓比傳統的高層建築少用40%的鋼材,少用25%的焊接接頭。中國銀行大廈1985中間破土動工,四天蓋壹層。整個超級建築結構在16個月內完成。8月8日,1988,標誌著該建築空中工藝完成的封頂儀式正式舉行。200名客人,戴著塑料頭盔,乘坐布滿電線的施工電梯到達70層樓的樓頂。在那裏,壹根刻有100名工人名字的柱子已經放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柱子被喜慶的金色螺栓牢牢固定。當人們用綁著紅絲帶的鏟子舉起象征水泥的鏟子時,無數的彩色氣球被釋放出來。他們喝了壹桶清酒,點了香,吃了烤乳豬。每個人都拿諾曼·福斯特設計的匯豐銀行大樓開玩笑:從這麽高的位置看,匯豐銀行大樓就像下面玩具城裏的裝飾品壹樣氣派。
這個儀式的時間是精心選擇的,因為“8”在粵語中與“發”字諧音,代表發財。壹些香港居民認為1988年8月8日是20世紀最吉祥的日子。然而,即使貝聿銘等人對中國傳統如此謙恭有禮,他們也無法消除大樓裏鄰居的頑固觀點。被建築師和客戶們嗤之以鼻的風水先生向新聞界道出了他們的看法:貝聿銘可以詩意地把建築比作充滿希望的春筍,但在他們眼裏,建築是壹把冰冷的尖刀,有著三角形的鋒利刀刃。
據說建築的壹些尖角直指州長官邸。在該報發表這些報道後不久,貝聿銘和他的妻子在從巴黎飛往香港的航班上碰巧遇見了威爾遜州長和他的妻子。總督夫婦邀請裴先生和夫人第二天參觀總督府。在坐下來吃午飯之前,主人和他的妻子給貝聿銘看了花園裏新的滑稽內容。威爾遜後來解釋說:“因為在很多人眼裏,總督府代表香港政府,我們在那個尖角和總督府中央位置之間的直線上種了兩棵柳樹,算是壹種保護措施。柳樹柔軟圓潤,像刀子壹樣對建築的尖角起到緩沖作用。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大家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