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貝勒和貝子是什麽意思?

請問貝勒和貝子是什麽意思?

貝勒,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時候也會授予蒙古人),滿語,原為滿族貴族的稱號,復數為“貝子”。後以貝勒、貝子為清代宗室封爵的兩個等級,貝勒為第三級。

親王和親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壹樣的,級別是壹樣,如果妳把這個分成兩個級別,那麽親王加雙俸也應該是中間的壹個級別。

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多羅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十二級。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莊、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

公侯伯子男和剩下的雲都尉、輕車都尉都是給非皇室成員的。

貝勒(Bel)

美索不達米亞宗教帕勒米拉(Palmyra,在今敘利亞大馬士革東北)的主神。其名源出於阿卡德語,原意為“主”,本為恩利勒的稱號,後亦為馬杜克和阿舒爾所取得。帕勒米拉的貝勒神廟以豐富的宗教雕塑著稱。

貝子

中國清代貴族爵位名。滿語,初為貝勒的復數。在早期滿族社會中 ,貝子意為天生貴族 。努爾哈赤確立八旗制度,以子侄為各旗旗主,稱和碩貝勒。貝勒下設貝子,全稱為固山貝子,屬高級貴族。自皇太極後逐漸實行12級封爵制。貝子在親王、郡王、貝勒之下。受封貝子者皆為宗室、覺羅及其他八旗貴族 。獲取途徑有世襲 、恩封、功封和考封數途。歸附於清朝的蒙古貴族亦實行這種封爵制,在王、貝勒下設貝子爵。

貝子。又稱作固山貝子,是清朝皇族爵位的壹種,在清代早期,貝子壹詞用來泛指皇族的諸王、諸大臣。但到1636年(崇德1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將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稱作固山貝子,簡稱為貝子。

另外,為為寶貝科動物貨貝或環紋貨貝等的貝殼。

①貨貝(《綱目》)

貝殼小型堅固,略成卵圓形;殼長約2.8厘米,寬2厘米左右,高1~1.4厘米。背部中央高凸,兩側堅厚而低平,後方兩側有鈍的結節;貝殼表面被琺瑯質,有光澤,呈鮮黃色、黃白色或稍帶灰綠色,兩側緣色較淡;背部具2~3條灰綠色橫帶及不明顯的橘紅色細環紋。螺層完全為琺瑯質遮蓋,背線不明顯。基都平,黃白色,殼口狹長,附近白色;內外兩唇周緣,各有細白的齒約12~14個。體柔軟,可全部縮入殼內。外套膜兩側伸展呈片狀,向背面卷轉包住貝殼,上有許多分枝的觸手。頭寬,吻短,觸角長而尖,眼突出,位於觸角的外側;足部發達。

生活於潮間帶中潮區的珊瑚礁間,潮退後多隱藏在石塊下及珊瑚礁洞穴內。分布南海壹帶。

②環紋貨貝

貝殼呈卵圓形,長約2.8厘米,寬約1.9厘米,高約1.3厘米。貝殼背部周圍有壹橘黃色的環紋,環紋內通常為淡灰藍色或淡褐色,環紋外為灰褐色或灰白色。基部白色。殼口兩唇緣齒各約12個左右。

分布南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