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紫蘇葉稱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鼻塞頭痛、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解魚蟹毒等癥;紫蘇莖桿稱蘇梗,有順氣、安胎、發散風寒和化痰等功效,主治胸悶氣脹、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和外感等癥。
紫蘇 這款不常聽說的藥能治什麽
紫蘇種子又稱蘇子,有鎮咳、祛痰功能,主治咳嗽、痰多、胸悶、氣喘以及冠心病、高脂血等癥;紫蘇全株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等癥。現介紹幾則紫蘇治病驗方:
1.紫蘇、荊芥各15克,大青葉、四季青、鴨跖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3次。適用於風熱感冒。
3.蘇梗10克,陳皮6克,蓮子60克。將蓮子去芯後放入鍋內,加水500毫升煮至八成熟,然後加入蘇梗、陳皮,再煮3~5分鐘,食蓮子飲湯,每日1~2次。適用於習慣性流產。
3.紫蘇葉10克,黃連30克,水煎服。適用於妊娠反應引起的惡心、嘔吐
由上可知,紫蘇只有輔助保胎作用,沒有直接作用。
保胎食療方
1.腎氣虧虛:治宜固腎安胎。
核桃茶
原料:核桃10個。
制法:將核桃打破,連殼加水適量煎湯,去渣即可。
功效:補肝腎,安胎。適用於胎動不安,腰酸,或有呃逆者。
服法:每日1-2劑,不拘時代茶飲用。
2.氣血虛弱:治宜補氣養血,固腎安胎。
黃芪南瓜粥
原料:黃芪粉6克,南瓜、粳米各30克,飴糖2匙。
制法:將南瓜切丁,與粳米***煮粥,粥將熟時,拌入黃芪粉,
加飴糖,稍煮即可。
功效:補氣安眙。服法:每曰1-2次,溫熱食。
3.熱傷沖任:治宜清熱涼血,養血安胎。
荷葉藕節煎
原料:鮮荷葉1大張,藕節炭15克。制法:水煎取汁。功效:清熱涼血,止血安胎。服法:
代茶頻飲。
4.跌仆傷胎:治宜理氣化瘀,和血安胎。
蔥白飲
原料:蔥白60克。
制法:蔥白洗凈後,用刀背輕輕搗碎,然後放入小砂鍋內,加
水300亳升,煎至150毫升,去渣飲汁。功效:行氣安胎。
服法:每曰1劑,3天1療程。
5.產後損傷:治宜保宮護宮。
小月湯:
組成:當歸 川芎 白芍 鹿角膠 冬蟲夏草 熟地 瑪/咖 生曬參等
用法:四維平衡按時辰給藥法(流產前後)
功效:流產後補血保宮、氣陰兩虛、祛風止痛,預防月子病。
保胎順生第壹方----保產無憂湯
藥物組成
菟絲子6g,當歸(酒洗)4.5g,川芎4g,白芍酒炒4.5g(冬月只用3g),甘草1.5g,荊芥穗2.5g,炙黃耆2.5g,厚樸2g,枳殼炒1.8g ,艾葉2g ,真川貝母3g(去心),羌活1.5g 。
方劑主治
孕婦偶傷胎氣,腰疼腹痛,甚至見紅不止,勢欲小產;或臨產時交骨不開,橫生逆下,或子死腹中,命在垂危。血暈陰脫。或滑胎,漏胎等等!
方劑功效
順胎,安胎,保胎。如法服之,絕無難產之患,令產時不疼即下。
用法用量
上藥依方修合,加生姜三片水煎服。另將真川貝為細末,候藥煎好,沖入同服。服8劑,或間日1服。
平時保健服法:
3、4月後,每月壹劑,胎至八九月,每月服2~3劑,產時再服3~4劑,易於分娩。產後則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