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藍勇教授在分析了中國飲食的辣味後,繪制了中國“吃辣”地圖。“重辣區”包括四川、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北方是“微辣區”,包括北京、山東、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山東以南的東南沿海,包括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是“輕辣區”。除了極南極北的省市,中國已經被“辣”覆蓋。不過他也表示,由於川菜的影響,在年輕壹代中,吃辣的比例越來越大。可以說全國只有少數地區不“辣”。
四川和重慶的人都喜歡吃辣,成都和自貢是吃辣最突出的地方。川渝人可能不是特別喜歡貴州出奇辣的辣椒。巴蜀人講究菜裏辣椒的味道,辣味全在紅油裏。滿桌的麻辣菜,看著就讓人想起“全國紅”那句名言。那種涼辣涼麻讓妳眼冒金星,吃了之後感覺頭重腳輕。
湘中邵陽、婁底壹帶,長沙、湘西也很厲害。湖南人做菜要用鮮辣椒或者幹辣椒,不辣不難聞。如果去晚飯附近的居民區,每臺油煙機都會散發出強烈的辣味。湖南人吃辣,有點硬朗,歡迎吃辣。雖然廣西人也能吃辣(尤其是湖南附近的侗族地區),但廣西壹位侗族妹子曾說,小時候去湖南通道縣另壹所侗族小學表演,都是被辣打倒的。但湖南人來到貴州後,普遍有壹種生活辣得受不了的感覺。
貴州吃的不是單純的辣,而是幹、辣、酸。壹般貴州人家裏有四種辣椒:辣椒粉,專門蘸水做肉菜;油辣椒,用來吃粉和面條;鹹菜型爛辣椒剁碎,專門用來炒菜和炒飯;幹紅辣椒,炒菜時在鍋裏翻炒。奪冠理由:貴州的麻辣種類齊全,令人過目不忘,想起來就讓人覺得局促。
雲南德宏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種,就是雲南象鼻辣,印度東北部山區的魔鬼辣椒就是同壹品種的變異。雲南當地人吃這種辣椒也很小心,因為比早上的辣椒辣20-30倍。如果雲南人不能吃辣,可以吃兩個“瞬間辣”,看看感覺如何。
廣西吃辣椒的水平壹般,但侗族吃辣很差,柳州還可以。桂林的辣椒醬絕對不是以辣著稱,也不是很辣。它的特點是用大蒜腌制。廣西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辣椒,而且因為毗鄰泰國、越南等國,辣椒是生活和飲食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無論是酸辣還是幹爽,都是獨壹無二的美味。當地人吃的桂林米粉用的辣醬也是壹絕。配上獨特的湯汁,那叫玩得開心!廣西還出產壹種從泰國移植過來的辣椒,可以和雲南壹爭高下。
江西有個地方可能是全國最熱的地方,那就是萍鄉市!辣椒要放在粥裏,在這個地方燉。以南昌、萍鄉、吉安為代表的江西廣大地區的麻辣菜,有著純正的辣椒感。炒菜很好吃,味道很重。而江西贛州、景德鎮、九江的人不怎麽吃辣,影響了吃辣的整體水平。
湖北的麻辣介於幹和辣之間,家家戶戶都愛吃辣,尤其是麻辣鹵味。鴨脖全國聞名。如果妳在看足球比賽的時候吃湖北鴨脖,大概是辣到視線模糊,看不清電視裏的球。不過湖北人的家常菜不是特別辣。好像從來沒有湖北人告訴過他們可以吃辣。湖北人不僅用辣,還喜歡用麻。從辣的絕對值來說,比四川重慶還難。不過花椒的使用量並不比四川重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