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民間習俗

民間習俗

河南民俗

河南省地處祖國東部中原腹地,華中東部,黃河中下遊,東經。

110 21′~ 116 39′,北緯31 23′~ 36 22′之間,毗鄰河北、山西、陜西、湖北、安徽、山東五省。全省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裏,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17。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河南”,又稱“中原”、“中州”。河南省有很多民俗。這裏有幾個供妳瀏覽。

1.葛記燜餅

葛記燒餅店創始人葛明輝先生,清朝滿族,1882年生。他在10歲的時候去了北京克王府工作,給王業當司機,頗得王業賞識。他勤奮好學。他經常在業余時間去王宓餐廳幫忙做飯,熟悉烹飪技巧。那時候有主食,千層餅,還有壹道菜叫壇子肉。有壹天,王爺回到府邸,覺得肚子餓了,葛明輝頂替他,用壇肉給王爺燉了壹盤餅,又做了壹碗榨菜蘿蔔湯。餅軟香,清湯爽口,王爺大加贊賞。民國初年,戰亂接連爆發,葛明輝帶著兩個兒子來到河南謀生。危難之際,想起了太子欣賞的壇肉燉餅。於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在鄭州火車站附近開了壇肉燉餅店。葛明輝親自站在爐子上,兩個兒子幫我。解放後,葛明輝和二兒子相繼去世,大兒子葛雲祥繼續經營。他繼承並發揚了父親的烹飪技藝,使得煮好的壇子肉壹開就香,遠達兩裏。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葛記燜餅成為著名的風味小吃。

葛記壇肉燉餅是用餅和特制的壇肉配青菜做成的。其餅用軟面粉烤成千層餅,冷卻後切成窗簾桿備用;壇肉是帶皮的豬肉。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方塊,先放入鍋中加水燒開,撇去浮在上面的雜質,取出肉放入缸中,加入八料,放入香濃的腐乳,倒入高湯密封,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至熟透。開壇時香氣四溢,路人駐足聞之,史稱“開壇香”。燜餅時,鍋上鋪青菜,配面包條和壇肉,加高湯稍燉。它的肉醇厚,肥而不膩,它的餅柔軟可口,老少皆宜。除了綠豆芽,四季鮮菜,如蒜苔、大白菜、四季梅、茭白等,都是燉餅時的配菜。燉餅用的湯。除了豬肉湯,還用雞湯和鴨骨湯。所以燉餅軟糯香而不膩,好吃。

2.幹船

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玩的遊戲。這是漢族民間舞蹈的壹種形式。開封的旱船大多用竹、木、稻草制成,外面用彩布覆蓋,裏面裝上壹雙人造腳。演奏時,將船蓋綁在偽裝的表演者腰間,表演者雙手撐在船的兩側行走,搖擺不定,特別是坐在船上,另壹人或兩人,假扮船夫,手搖劃水,壹邊在船的後面或兩側行走,壹邊劃水,就像在水上劃船壹樣。玩過山車通常由幾個過山車組成,並伴有鑼鼓和小曲,使跑步和跳舞變得生動有趣。50年代以前,演員多為男性,坐在船上的小媳婦和大姑娘也由男性扮演。後來,婦女也加入了劃旱船的行列。逢年過節,往往是旱船、高蹺、大頭、鑼鼓混編成隊,同時表演。

3.開封2月2日電

2月2日在開封,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和節。據民間傳說,二月二日,龍從沈睡中醒來,擡起頭來,下起了雨,所以又叫“龍擡頭”。開封春天向來幹燥,水貴如油。在古代,開封城鄉都建有龍王廟,祈求王龍降雨,以確保夏季農作物豐收。因此,二月二敬龍的習俗在開封經久不衰。每到二月初二,家家戶戶吃飯時都會吃“油煎涼粉”,這意味著幹燥寒冷的冬天即將結束,溫暖多雨的季節即將到來。2月2日在開封,有壹個吃包子的當地習俗,它涉及雞蛋,肉絲,大蔥,甜醬等。人們認為,吃油炸和燒焦的食物可以防止各種有毒昆蟲的入侵。

4.豫劇

鄭州豫劇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積澱是豫劇,被列為全國十大劇種之壹。《花木蘭》、《穆桂英掛帥》、《七個芝麻官員》;《朝陽溝>;這類戲劇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而且廣為人知。在不同時期,豫劇都有壹些高水平的代表作,如《小黑人的婚姻>;,“羅漢錢>;,“新條件>;,“劉胡蘭>;,“趕腳>等;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了《朝陽溝>》、《封面》冬去春來>等等。20世紀60年代,出現了壹大批優秀的現代戲劇。雖然上世紀80年代戲曲陷入困境,但河南現代戲出現了《金雞引鳳》:、《壞叔叔的婚事》等壹批較有影響的劇目。喜愛現代戲的觀眾越來越多。很多地方現代劇觀眾人數超過古代劇觀眾。同時,豫劇在其發展過程中,培養了壹大批具有深厚藝術造詣的表演藝術家,如常翔宇、、、牛、、、、等。他們都以深厚的藝術功底和高超的表演藝術為人們所稱道。

5.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

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每年9月1-9月5日,鄭州都會舉辦以“弘揚中華武術,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為宗旨的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武術節期間,除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還將有大型文體表演、少林武術精英賽、文藝演出、旅遊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