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野生菌的基本數據

野生菌的基本數據

野蘑菇又稱野生蘑菇,是自然生長的植物,常用於藥材和食物配菜。野生蘑菇6-8月生長,南方省份氣候適宜。哪裏有叢林,哪裏就出產蘑菇。

野生菌種類很多,有黑的,紅的,白的,蛋黃的,棕的,青色的。野生蘑菇分為蘑菇狀和傘狀兩種。山坡上生長著野生細菌,毒素種類繁多,毒性很大。如果人們誤食,很容易中毒,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死亡。

(1)采摘野生菌:要區分細菌是有毒還是無毒,同時要知道采摘的山林地質是否含有有毒物質(如砷),區分林區是否混有有毒樹木(如草樹)。壹般地質和有毒樹木森林的根土層中的野生菌都含有有毒物質。雖然它們的細菌沒有毒,但是它們生長吸收的營養物質中確實含有有毒物質,有毒物質的積累,吃多了必然導致中毒。

(2)食用鮮野生菌的烹飪:煮的時間壹定要長,不宜油炸。壹般細菌需要90分鐘才能熟,才能吃。野生菌經過長期煮沸可以揮發其菌內所含的有毒成分,減少毒素。建議壹次食用新鮮野生蘑菇不宜過多或過飽。△野生菌中毒後的解毒

如果食用野蘑菇後發現頭暈、嘔吐、腹脹、疼痛,應高度懷疑食用野蘑菇中毒。重度中毒表現為虛弱、昏厥、流淚,甚至瞳孔放大、視力不清。此時應盡早采取排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快送醫院進行排毒治療。如果不能送到醫院治療,必須盡快治療。治療的藥方可以是鮮鳳尾草250克,鮮白芨根250克。藥汁洗凈煮沸後即可用於解毒。(1)幹燥前的準備為了提高幹蘑菇的質量,不僅要註意不同蘑菇的采收時間和適當的采收方法,還要註意在幹燥前去除蘑菇基部的土壤雜質,去除菌根,將新鮮蘑菇分級,去除異常蘑菇和害蟲。脫水蘑菇片需要切成2.5 ~ 3毫米厚的薄片。金針菇要在鍋裏蒸10分鐘再烘幹。

(2)曬幹:將野生鮮蘑薄薄地鋪在蘆葦席或竹簾上,在陽光下暴曬至幹。在陽光下攤開時要註意經常翻動,小心操作,以防損壞。烘幹的時候要把蘑菇倒放,讓蘑菇向上折。壹般新鮮蘑菇兩個晴天就能曬幹。

(3)幹燥將野生鮮蘑菇置於烘箱、幹燥籠或幹燥室中,用電加熱、火或遠紅外線加熱幹燥。烘房因其設備簡單,施工方便,在農村和鄉鎮企業中廣泛使用。將鮮香菇按粗細大小放在烘幹篩上,分別進行幹濕處理。在烤架上,粗、小、幹的放在頂層,細、大、濕的放在中層,壞的(畸形、病蟲害、不合格)放在烤架底層,離鐵板40 ~ 70cm。進料前預熱烘房,使溫度達到40 ~ 45℃。當大量的蘑菇被送入幹燥室時,腌制室的溫度會下降到30 ~ 35℃。蘑菇全部裝完後,溫度會升高,通風時間和通風量會根據天氣情況而定。烘房的溫度保持在60-65 ℃;(溫度波動小於7℃),以防止上層褶皺、熟蘑菇或褶皺塌陷之間冒出水。

(4)幹香菇的存放方法:幹香菇在空氣中最容易吸濕和回潮,所以幹香菇要用塑料袋密封,存放在幹燥、清潔、通風、陰涼的倉庫中。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野生蘑菇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竹蓀、猴頭菇、牛肝菌以山珍海味的美譽登上了盛宴美食的“雅堂”。這些菌類都含有18種氨基酸和人體必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降低膽固醇、抗癌、防腐的作用,成為高血壓、肥胖癥患者的保健食品。據醫學專家介紹,野生蘑菇是治療各種“現代文明病”的良藥。特別是對壹些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癌癥、肥胖癥、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野生蘑菇自古以來深受國人喜愛,被譽為“素菜之王”、“珍饈之冠”。成都素有美食之都的美譽,素有“人間美食、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先於海鮮”的美譽。

近日,武漢首家野生菌專營店“天府山珍”,豐富了武漢特色餐飲品種;在這家專營店裏,松茸、雞油菌、牛肝菌、竹蓀等壹些國內外著名的珍貴菌種,給了喜愛野生蘑菇的消費者全新的口感。

雞油木耳:著名的美容食用菌,又名黃耳、杏鮑菇、黃耳、蛋黃等。,生長在排水平緩的針闊葉林區。營養豐富,可治療維生素A缺乏癥,如皮膚幹燥、角膜硬化、幹眼癥、夜盲癥、視力障礙等,對癌細胞有壹定的抑制作用。

美味牛肝菌:世界著名的珍貴食用菌,生長在針葉林和混交林中,常與礫石和松根形成菌根。主要別名美味牛肝菌、大腳菇、炒菇。具有清熱除煩、養血和中、追風散寒、舒筋活血、補虛提神的功效。也是婦科良藥,還能抗流感,預防感冒,有壹定的抗癌作用。

老人頭:用於祛風除濕,治肺病,止咳化痰,生肌消炎。這種細菌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抵抗多種疾病。

野生香菇:又名冬菇、花菇、蘑菇等。,有“蔬菜之冠”、“蘑菇皇後”、“蘑菇之王”、“保健食品”的美譽。經常食用可以預防兒童或成人的佝僂病、軟骨病和感冒,提高人體免疫力。它是壹種能延年益壽的天然保健食品。

小白菇:主產於四川、雲南等西部地區,是優良的食用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經常食用可預防腳氣、疲勞、食欲不振、毛細血管破裂、皮膚粗糙、貧血等。

蜜環菌:是壹種著名的切食、用藥菌,營養豐富。經常食用可預防視力下降、夜盲癥和皮膚幹燥,有助於改善四肢麻木、失眠、耳鳴、癲癇、血管疾病、血管性頭痛和中風後遺癥。

馬蹄菇:可食用的蘑菇。經分析,幹品中氨基酸總量為14.08%,其中包括七種必需氨基酸和十種其他氨基酸。

黑牛肝:食後可清熱除煩;具有健脾和胃、養血和中的功效,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

牛幹菌:含有抗癌物質,能治療大骨節病,是治療大骨節病“松蘑酊”的主要原料,富含氨基酸,口感特別滑嫩。

竹蓀竹蓀是世界聞名的珍貴食用菌。其造型美觀,有“菌中之花”、“蘑菇皇後”之美譽,是國宴上的珍貴菜肴。別名“長裙竹蓀、竹人參、竹姑娘、仙女帽”等。醫學上有降血壓、降血脂、減肥、抗癌、抗炎的作用。

松茸:分布於海拔1600-3200m的溫帶和寒溫帶雲南和四川。是食用菌中的珍品,有“蘑菇之王”的美譽。松茸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具有強身健體、利腸止痛、驅蟲的功效。現代科學證明,松茸還有治療糖尿病、抗癌的功效。

羊肚菌:生於每年春末夏初的闊葉林中。又名牛肚菇、木瓜等。是世界聞名的美味食用菌,富含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藥用效果好。具有益胃消食、化痰理氣的功效。

雞樅菌:主要生長在未受汙染的紅壤山地森林的山坡上,又稱蘑菇、蘑菇、蘑菇。其特點是肉質潔白如雪,肥嫩,香甜酥脆。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灰分、鈣、磷、黃原酸和各種氨基酸。

牛肝:有七種必需氨基酸,九種其他氨基酸。食用後有清熱除煩、養血養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