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大白菜怎麽種?有哪些種植點需要學習?

大白菜怎麽種?有哪些種植點需要學習?

大白菜是壹種涼性蔬菜作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大白菜在我國廣泛種植,已成為我國特別是長江以北地區的特色蔬菜之壹。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蕓苔屬的壹個亞種。其他種類包括卷心菜、花椰菜、芥菜和羽衣甘藍。大白菜葉子松軟,營養豐富,可以炒、煮、涼拌、腌制等多種方式食用。因此,大白菜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食用價值,很受種植者和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剛剛入秋,幾場秋雨讓各地氣溫下降,可以準備種大白菜了。

如果妳想種大白菜,那麽,妳需要了解更多。只有掌握了它的壹些特性和生長習性,才能很好地種植和管理大白菜,最終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大白菜的植物學特征

1,根

大白菜主根發達,屬於直根系,上面有側根。初生子葉期,主根上開始長出初生側根,二級和三級側根長出兩片真葉時還能繼續生長,使大白菜根系分布廣泛,吸肥吸水能力強,面積大。雖然大白菜主根發達,分布較深,但吸收肥料和水分的主根群是由土壤中10-30 cm的根系完成的。因此,在大白菜栽培中,主要以促進、加強和培育根系為主要管理措施。

2.阻止

大白菜的營養莖較短,莖直徑約4-8 cm,越靠近頂端節間越短。所有的鱗莖葉和外部葉都生長在縮短的莖上,最終形成葉球。

3.離開

大白菜的葉片是主要的商業器官,也是主要的食用部位。它可分為不同生長階段葉片和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葉片:

1)大白菜出苗後的子葉是壹對倒心形,葉片光滑。壹般播種後壹周即可達到最大葉面積;第壹對真葉生長並與子葉形成十字形。葉長圓形,有多毛的網狀葉脈,鋸齒葉緣,葉柄明顯。

2)由真葉長成葉球的葉子稱為蓮座葉。荷葉是主要的同化器官,對鱗莖有保護作用。葉肥,顏色深,倒卵形,無明顯葉柄,翅緣鋸齒狀,脈網狀。壹般來說,蓮座葉的健康狀況是決定葉球質量的關鍵因素。

3)鱗莖狀葉以塊莖大白菜為特征,生於短莖頂端,互生。外層的鱗莖葉接觸陽光,顏色為淺綠色;內鱗莖葉見不到陽光,顏色為白色或淡黃色,肉質細嫩,葉柄粗壯。葉片上部向內彎曲,呈鉤狀,從而形成大小不壹的葉球。

大白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大白菜是壹種半耐寒蔬菜。適宜的生長溫度約為12-22攝氏度。如果高於30攝氏度,就不能適應它的生長。10攝氏度以下生長緩慢,5攝氏度以下停止生長。能忍受短時霜凍,但不怕冷。

大白菜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苗期適宜溫度為22-25攝氏度左右,最低溫度不得低於15攝氏度,防止幼苗春化;蓮座期,溫度約17-22攝氏度,葉片長勢快而壯。溫度過高,蓮座葉容易生長繁殖病蟲害,溫度過低,則會影響大白菜生長,延緩結瘤。結瘤期大白菜對溫度有嚴格要求,最適溫度約為12-22攝氏度。白天保持在16-25攝氏度對大白菜有利,晚上保持在5-15攝氏度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對抑制花器官生長和結瘤也有好處。

2.水汽

大白菜葉面積大,角質層薄,所以蒸騰量很大。所以大白菜在生長過程中需水量是相當大的,只是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水量不同。苗期大白菜根系不發達,需水能力弱,蒸騰作用不顯著。所以這期間只要保持土壤濕潤不幹燥就可以了;蓮座期葉面積迅速增加,蒸騰作用增強,需水量也相應增加。結瘤期是大白菜需水量最高的時期,需要保證土壤有足夠的水分。但需要控制結瘤後期的含水量,避免因含水量過大和儲存不耐受而導致球形開裂。

燈光

大白菜的種子在陰暗向陽的地方都能發芽,光照強度對葉片的發育影響很大。光照充足時,能促進葉片生長,葉面積大;在營養生長期,能維持正常的光照時間(壹般7-8小時左右),這是大白菜生長良好的基本條件。特別是蓮座期,光照時間如果少於8小時,會影響蓮座葉的正常發育,進而影響葉球的質量。

大白菜,先了解這些知識,對種植管理和產量都有幫助。

1.整地和施肥

田間應施足基肥,最好是肥效持久的穩定肥和堆肥。每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公斤以上,結合耕地施用。建議及時整地至均勻,小心耙平,深耕30厘米左右。除了用有機肥做基肥,還可以摻化肥做基肥。壹般北方地區采用平畦或高畦種植,南方地區多采用高畦種植。

播種

選擇播期是保證秋季高產優質的關鍵措施之壹。不同的氣候有不同的品種。所以品種可以在7-9月由南向北種植。早播、高溫易造成植株衰弱、病蟲害,降低產量和品質;播種過晚,幼苗生長緩慢,包裹性差,結瘤,影響大白菜整體產量。因此,大白菜的種植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和品種特點來安排。種植方式壹般有直播和幼苗移栽。

3.天團管理

大白菜出苗後,要及時查苗,今早補缺;出苗後三天,可間苗壹次,有3-4片葉時,可間苗兩次,防止徒長。1心4葉後,應及時定苗,選擇壯苗保存。苗期註意澆水,不允許幹旱、中耕、松土同時進行,做到壯苗。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通過補充養分可以獲得最佳產量。壹般在結果前期施速效氮肥可以提高結果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