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毛豆腐的故事

毛豆腐的故事

壹個

高三的時候,很多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會辭掉工作,回到老家,在孩子上學的高中附近租房子——陪讀。

我不羨慕有人陪我,但是在每天早上或者下午的最後壹節課,當我看到家長們提著沈甸甸的飯盒在教室窗口;當飯盒裏的肉隔著保溫桶和玻璃窗壹路撲到我鼻子上來挑逗我的時候,我真的很羨慕。

下課後我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偷偷給家裏打電話:爸爸,肉妳先買了,下個月放假回家我想吃紅燒肉。

高三已經過去了很多很多年,但對家鄉美食的向往和懷念卻只增不減。

我想念柴火竈煮的米飯,想念媽媽做的地瓜丸子炒肉,想念冬天用鹹菜和葉子燉的豆腐,想念春天的艾草餅...

那些看似已經習慣,甚至不愛吃的食物,在我漂泊多年後,逐漸成為記憶中最深的依戀。

老公開玩笑說:妳怕幸福嗎?妳每天都想吃這個吃那個...

當我遇到黃磊的《炊煙食客》時,我的依戀突然紮了根。

黃磊,江南人。需要註意的是,他並不是頻繁出現在熒屏前的演員黃磊。

他曾用筆名黃小刀,編劇,譯林雜誌專欄作家,最紅的黃胖子。

他喜歡漫無目的地散步,在微風中沈思。心裏住著壹個老小孩,現實溫暖,極致浪漫。

《炊煙食客》是他的第二本書。

兩個人壹個房間,三餐四季,這是家的記憶,也是食物的溫暖味道。

這是壹本美味佳肴的書。

在這本書裏,作者寫的是江南美食,以美食為載體,不僅承載了味蕾的回憶,更承載了難忘的故事,以及故事裏濃濃的生活氣息。

他在寫《菱角菜》的時候,回憶起小時候三五個孩子光著身子去池塘裏摘菱角的場景。我仿佛看到了童年時調皮狂野的自己。

童年的快樂真的很簡單,就在那些不夠塞牙縫的小黑菱角裏。

他對《毛豆腐》中“蠟”的解讀;

冬天的墻角下,對著太陽,密密麻麻排著隊的是雞鴨魚肉。在此之前,鹽已經滲入食物十幾天了。食物被冬天溫暖的陽光慢慢曬幹後,水分逐漸蒸發,壹種奇怪的香味逐漸散發出來,這種香味叫蠟,是冬天陽光的味道。

我擡頭看了看廚房的墻,有家鄉的香腸。原來是家鄉冬天溫暖陽光的味道。原來,無論我走到哪裏,家的味道和父母的愛總是跟著我。

他對桂花藕的評價是:

甜的,爛的,軟的,糯的,和諧的,只是襯托了彼此的美,成就了彼此的魅力,放大了它,最後成就了壹個整體,這就是中國式婚姻的精髓。如何相處,江南的壹道甜品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真的很神奇。

從壹個吃貨身上理解婚姻的真諦,看來作者真的是壹個很用心生活的人,只有思考才能品味到中國味。

這本書我讀得很慢,因為除了品嘗作者描述的美食,我更多的時間是在作者創造的回憶中度過的。

不只是他的記憶,是幾代人的記憶。

長大的人對童年的懷念,漂泊的人對故鄉的懷念,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人的懷念。甚至,這個時代是在懷念那些即將消失的民族文化傳統。

我沈迷於美食誘人的香味,漂浮在作者優美飄逸的文筆中,沈入字裏行間汩汩的真情。

我是壹個女人。

小時候我爸給我的期望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學習,結婚,工作,互相教導。

這應該是大多數女人無法逃避的命運。

長大後我只是覺得“上廳堂”無非是找個相對好的工作,“下廚房”不過是能做幾個家常菜,只要還不錯就行。

通過《炊煙食客》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突然被“看見”了。曾經被捧在手心“不沾水”幾年,“洗手做湯”的人,變成了廚房裏的忙人,壹下子被“看見”了。

在中國的傳統婚姻中,女方壹直是壹個默默無聞的角色。

這些年來,做飯似乎成了女人自然而然的事情。

壹個女人,廚房就是戰場,她最大的勝利就是做壹手好菜,看著飯桌上的壹家人,壹個個拿著筷子吃著自己的成品。

很多地方都是女人辛苦,女人卻不能上桌吃飯。即使在今天,像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食客烹煙》中,黃磊把江南的各種小吃描述為“這東西應該只存在於天上”,用各種典故和文字向人們展示了具有這些地方特色的美食,讓我這個天天做飯的人有壹瞬間覺得自己不是“鍋匠”。我只是壹個藝術創作者和詩人。

我的詩不在紙上,不在唇邊。

它們被密封在廚房黑暗角落的腌菜罐裏;

在厚厚的被子下壓著的香甜的米酒裏;

望著漆黑的蒿草...

這些詩是我母親傳給我的。

標簽

只要還有人,人間的硝煙就永遠不會飄散。

世界硝煙彌漫,鄉愁有點老土。

按照母親的樣子,升起的縷縷青煙,是我的鄉愁,是我留給孩子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