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掃塵有“除陳不新”之意,為的是壹掃所有的晦氣和厄運,寄托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禱。所以,每年正月之前,都要把家裏打掃幹凈。
傳統的掃塵習俗由來已久。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叫“掃屋”,北方叫“掃屋”。元旦前打掃灰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用綁在桿子上的竹葉和柚子葉來清掃天花板和墻壁上的灰塵蜘蛛網,這被稱為掃除“惡運”和“惡運”,清理吉祥之年。
第二,貼春聯
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之壹。它用工整、簡潔、精致的文字描繪了美好的形象,表達了美好的祝願。它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也是中國新年的重要習俗。
當人們貼上新年祝福(春聯和祝福等)時。)放在他們家門口,意味著春節正式開始。
每到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摘下漂亮的紅對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增加節日氣氛。春聯的另壹個來源是春貼。古人在春天開始時越來越多地張貼“宜春”壹詞,然後它逐漸發展成春聯,表達中國勞動人民辟邪避災、迎吉祥的美好願望。據說這種習俗起源於宋代,在明代開始流行。
第三,貼窗花
貼窗花是壹種古老的傳統節日習俗。春節期間,中國許多地方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能烘托節日的氣氛,還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觀賞性和實用性於壹體。?
剪紙是壹種非常流行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因為多貼在窗戶上,所以人們壹般稱之為“窗花”。?
窗花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還有神話傳說、戲劇故事等題材。此外,花鳥、蟲魚、生肖的意象也很常見。窗花以其獨特的概括和誇張,將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願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繁榮喜慶。
第四,年畫
年畫起源於古代的“門神畫”,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壹種,是常見的民間工藝品。年畫是中國特有的畫種,也是中國農村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多用於新年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願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
傳統民間年畫多以木水印制作。老版年畫因為畫幅大小和處理方式的不同,名字也不壹樣。整幅稱為“宮尖”,三張紙稱為“三才”許多細致的工序稱為“畫宮尖”和“畫三才”。金粉塗的顏色稱為“金宮尖”和“金三才”。6月之前的產品稱為“綠版”,7、8月之後的產品稱為“秋版”。
5.祖先崇拜?
祭祀祖先是壹項盛大的民俗活動。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秋節(除、清、九、渝)是漢族傳統節日中祭祖的四大節日。在古代,這種習俗非常盛行。由於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逢年過節也不會忘記祭祖。
有些地方在祭祀祖先的同時,還會祭祀天地之神。供品主要有三祭飯、三茶、五酒;儀式上,父母點三香,跪拜,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給錢給糧”。祖先崇拜已經存在了幾千年,這是壹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古老習俗。
百度百科-掃塵
百度百科-貼春聯
百度百科-貼窗花
百度百科-年畫
百度百科-祖先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