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則,2020年春節前後的新冠疫情,使得整個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
危機,先有危,後有機。我來預判以下幾個疫後可能出現的新趨勢。
①食客個人衛生習慣提升,洗手臺或將前移到大堂
對於這段時間“勤洗手”已成習慣的國人來說,以後在餐廳進門的位置就能看到設計很精美的洗手臺或區域,那勢必是壹種剛需的滿足。吃火鍋尤其是吃串串的時候,是很容易沾著油或接觸到生食的。而在此前,顧客只能“長途爬涉”去衛生間洗手,而我們坦言,中國很多餐廳的衛生間設計,也並不是那麽受人待見。
設想壹下,以後的餐廳進門位置就設置壹兩個漂亮精美的洗手臺盤,顧客進店後飯前和飯後都能很優雅方便地洗手,這樣也會覺得“更幹凈放心”。其實像麥當勞、肯德基或德克士這樣的西式快餐早就是這麽在運用了。個人衛生習慣的提升,也勢必對整個中式餐廳的衛生環境帶來極大的提升。
②別再等清潔工大姐了,餐余垃圾即時回收裝置增多
依然是個人衛生習慣提升的問題,每個人會越來越註重餐廳禮儀和良好的就餐習慣。比如以前我們吃重慶火鍋常會碰到的壹個情況是,餐巾紙的需求量很大!太辣了,流鼻涕啊、流眼淚啊、擦嘴啊,然後餐巾紙就直接丟到地上了。每壹桌結賬後,清潔工大姐來做清場工作時就會掃出壹大堆用過的餐巾紙及其他的餐余垃圾,這裏面其實也可能藏著大量的病菌。所以我們以後在做餐廳設計時,必須考慮預留更多的餐余垃圾即時回收裝置。同時這對服務員的上菜要求也會極大提高。服務員也要懂得第壹時間運用相應裝置,進行垃圾分類,而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粗放式地收餐,讓後來的顧客看了也覺得這家店有序的衛生細節“可見可得”。
③距離產生“安全感”!半隔斷包間會越來越多
現在全國允許復工的餐廳,要求每桌跟每桌之間要有壹定的距離,甚至每個就餐者之間的距離也有嚴格的要求。大量半隔斷式的包間將會出現,既讓每桌保持相對的舒適性,又滿足跟鄰桌有壹定的隔斷性。
④廚房透明化加速!廚師個人形象更註重
我們目前說的都是設計上“安全的可視化”。這個階段,任何壹家店講到外賣的時候,都會拍壹張廚師和服務員穿著防護服,戴著手套、口罩的圖片,以表明“無接觸”。下壹階段,廚房的完全透明化也將成為壹種趨勢。敢把這作為重點空間展示出來時,這個餐廳壹定會贏得更多的消費者。
現在很多火鍋店的後廚都前移了、窗口透明了,但在未來還不夠。設計新店時,我們壹定會把洗碗機、消毒櫃等放到廚房最前沿的位置,讓客人看到整個的清洗和消毒過程。廚房透明化後,對廚師的個人要求也會相當高,因為他要接觸所有的菜品。所以廚師的個人衛生形象、衛生穿戴、衛生證明等,都必須要讓人壹目了然,看得放心也就吃得安心。
⑤菜品透明化公示!食材溯源系統可掃描
這次疫情讓絕大多數人都意識到,食用野生動物和不安全食品的危害,在接下來的博弈中,下階段應該有壹個巨大的食材公示牌。甚至桌上的每壹份肉都應該是有溯源性的。如果我們能保證所有的肉食和素食,都可以找得到它的屠宰場,找到它種植的基地,以及它的運輸途徑,清楚知道它是怎麽上到每壹桌的,每個人消費時會變得更放心。這樣的餐廳,肯定也會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⑥輕資產模式抗風險!重裝置輕裝修箭在弦上
這次新冠肺炎讓中國眾多餐飲企業損失慘重,尤其是那些在疫情爆發前期投入大量資金做豪華裝修的門店。“重”資產投資的結果是,當災難來臨前已無轉身之力。像火鍋店這樣的餐飲裝修設計,已走上重裝置輕裝修路徑。下壹階段,可以讓更多的裝置類材料上場,而不是充門面地把硬裝的造價提高(譬如昂貴的石材)。裝置的引入壹方面可加速裝修過程,省下更多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另壹方面因其可拆卸性,當後期遇到需要調整的時候也可以大部分搬走,最大程度減少損失,讓投資者擁有更強的應變能力。這已是下壹階段不可擋的趨勢。
⑦已有店面改造應變!餐飲經營者面臨“微整形”
餐飲業面臨洗牌的生存壓力,在未來幾個月時間裏都會存在。先前已入場的經營者面臨兩類變化:壹類是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餐飲業主,因為扛不過這幾個月,無奈離場;二類是扛過這個非常時期的餐飲大品牌,應對疫情之後應對消費者心理變化,要對原有店面做局部改造和提升。
所以在下半年會有壹大批這種局部改造店的出現。這也是壹種新挑戰,即在保住原先店面的美感和效果前提下,又讓它出現更大的新意,並匹配疫情後對餐飲衛生極大提高的要求和標準。更重要的是,還要盡可能地節約資金,畢竟對已經在年初遭遇巨大損失的餐飲經營者來說,花出去的每壹分錢更是彌足珍貴。這些,也會給設計者們帶來更大的挑戰。
疫情已經發生,與其抱怨……那不如重新活在當下,思考壹下如何去主動適應這場“戰爭”之後,可能會發生的消費心理變化,民以食為天,剛需性的消費是永遠有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