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麽分辨真假蜜糖?

怎麽分辨真假蜜糖?

我分不清妳。我給妳貼兩篇我寫的文章:

原蜂研究第十三筆記:逐壹批判假蜂蜜不靠譜的鑒別方法

網上流傳的鑒別假蜂蜜的方法都很不靠譜。他們不僅不能識別假蜂蜜,還故意誤導消費者。這不僅僅局限於網絡,媒體也把這些方法搬到了報紙上,危害極大,傳播廣泛。有必要對這些鑒定方式進行逐壹清理,才能追根溯源,提醒消費者。

我總結了壹些常見的鑒定方法,把不用儀器的“鑒定法”拿出來分析壹下:

1,看顏色:真蜂蜜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所以看起來不是很清楚,白色、淡黃色或琥珀色,淺色優先。假蜂蜜顏色鮮艷,壹般為淡黃色或暗黃色,因為是用白糖熬制或用糖漿冒充的。

點評:最好的洋槐蜜是水白色的,越清澈質量越高。蜂蜜的顏色由淺入深,可分為白色、黃色、棕褐色和棕紅色。深色蜂蜜,如棗蜜、野菊花蜜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如蕎麥蜜、案樹蜜、板栗蜜為深琥珀色。假蜂蜜是淡黃色或暗黃色,但淡黃色和暗黃色的蜂蜜都不壹定是假蜂蜜。

2、看形狀:真蜂蜜是粘稠液體,攪起可見的柔韌細絲,不斷流動。假蜂蜜有懸浮物或沈澱,粘度小。當它被攪動時,它壹滴壹滴地落下,然後被切斷。如果蜂蜜極稀,容易流動,就可能摻水。

評論:拿壹瓶麥芽糖試試。可見是“柔絲”和“續流”。麥芽糖是蜂蜜嗎?至於“粘度小,受激即降,有截止”,不能作為鑒定假蜂蜜的依據:壹是這個技術“難題”早已被造假者攻克;第二,有的蜂場是未成熟的蜂蜜,極其罕見,但應該算作蜂蜜,而不是假蜂蜜,只是質量低劣而已。混水的想法更是誤導。妳會摻水讓它更像假蜂蜜嗎?造假者都這麽蠢嗎?

3.看標簽:蜂蜜產品的部分成分標明了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漿等成分,但純蜂蜜產品是不允許添加這些物質的。

評論:更不靠譜。妳覺得如果直接標註“假蜂蜜”會更容易識別造假者嗎?造假者有這麽蠢嗎?造假者根本不標註這些成分,但是標註這些成分的人會在標簽上寫“蜂蜜膏”和“蜜露”。蜂蜜膏和蜂蜜露不等於蜂蜜,不能當作假蜂蜜。只能怪消費者不理解,摻了任何物質的蜂蜜都不能再叫蜂蜜,只能叫蜂蜜膏,蜂蜜露。人是和其他物質混在壹起的,不叫“蜜”。妳憑什麽說人家是假蜜?

4.氣味:真蜂蜜聞起來純凈自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假蜂蜜聞起來刺鼻或有果香。

評論:蕎麥蜜有強烈的刺激性(臭)氣味;香椿蜜有香椿花的氣味(類似壞紅薯)。這些都是真正的蜂蜜。有人說我舉的例子是壹個巴掌拍不響,但是大多數人的鼻子都沒有獵犬那麽靈敏,能清楚的分辨出什麽是正常的氣味,什麽是奇怪的氣味。濃縮蜂蜜基本淡而無味,大部分都有壹些不香的怪味。它們能算是假蜂蜜嗎?在中國的蜂蜜市場上,濃縮蜂蜜占90%以上!

5、嘗口感:真蜂蜜香甜可口,口感粘稠,略帶酸味,回味悠長。當妳品嘗水晶塊的時候,妳的牙齒會很脆,它會融化。假蜂蜜仔細壹嘗,有苦味或化學物質的怪味,沒有芳香的香味。水晶塊嚼起來像糖,聲音清脆響亮。

評論:濃縮蜂蜜的味道也不好。很多聞不出花香,回味也不長。至於收斂性,也要具體分析。澀口可能是假的,不澀喉的也可能是假的——蜂蜜中含有生物堿,澀喉是正常的。至於結晶,並不是所有的蜂蜜都像糖壹樣結晶。舉個極端的例子,雲南野生壩子蜜,晶體粗大,質地堅硬,被稱為“雲南硬蜜”。也算是假蜂蜜嗎?

6、滲出法:將蜂蜜滴在衛生紙上,如果紙上的蜂蜜逐漸滲出,說明是摻了蔗糖和水。

評論:不成熟的蜂蜜容易滲出來,但不是假蜂蜜;麥芽糖不滲透,但不是蜂蜜。天然成熟蜂蜜,不易滲出,優質蜂蜜;濃縮蜂蜜,不易滲出,劣質蜂蜜;麥芽糖,不易滲出,不是蜂蜜;不成熟的蜂蜜,容易滲出,才是真蜂蜜(當然也是劣質蜂蜜)。情況仍然很復雜。

7、鐵絲法:將燒紅的鐵絲插入蜂蜜中,若冒出黑煙,則混入白糖;如果有蒸汽冒出來,說明是真的蜂蜜。如果電線上附著有粘性物質,說明裏面混有雜質;如果線還是光滑的,說明沒有雜質。

評論:這種方法可以在後半句試試,前半句不靠譜。燒紅的鐵絲插入蜂蜜,不管是蒸汽還是煙霧,會有多少?妳能看出區別嗎?當然,大煙霧和大蒸汽是可以分開的,但妳怎麽能清楚地區分壹股淡淡的煙霧或氣體呢?

8.結晶:真蜂蜜的結晶和假蜂蜜的沈澱很容易區分。真蜂蜜的結晶比較軟,容易用筷子插入,假蜂蜜不容易用筷子插入。蜂蜜的結晶是用手融化的,盛著就化了;假蜂蜜的水晶塊,用手撚,磨手,有沙礫感,嚼起來像糖,清脆響亮。

點評:有些蜂蜜晶體較粗,如牛油蜂蜜、芝麻蜂蜜、案樹蜂蜜;有的蜜糖晶體較硬,如穗蜜、野巴子蜜、棉蜜等。我也找了壹些奇怪的蜂蜜做例子,屬於扯皮,但是有多少人能清楚的說出“用手融化”和“用手磨手,有沙礫感”的區別,至於“嚼起來像糖,又脆又響”,那就太誇張了。

事實上,假蜂蜜的情況極其復雜,包括所有假糖漿、半假糖漿和蜂蜜,以及少量“微假”糖漿...而且造假不僅僅是壹種糖漿,不借助儀器,只靠這些人工識別真的是見鬼了!很多都是借助高端儀器難以鑒別的。這種“看、聞、嘗”,怎麽能說真話呢?所以這種鑒別真假的方法,消費者都壹笑置之,當真了,難免不會被誤導。

食療養生坊4月17

原蜂研究第十二註:網上鑒別假蜂蜜的方法只能引妳入坑。

朋友不斷問我:如何鑒別真蜜和假蜜?我說,我不知道,我無能為力。朋友說,妳看起來不太懂,也不會鑒別!我笑了,因為我知道,只是告訴妳我無法辨認。

試想:如果真蜂蜜這麽容易鑒別,假蜂蜜會泛濫嗎?如果假蜂蜜都可以通過這些方法鑒別出來,那買蜂蜜的公司還需要專業工具做什麽?-他們對假蜂蜜的鑒別不是比我們更專業更有經驗嗎?

利用這些方法來鑒別,作者得到了慘痛的教訓。我第壹次接觸蜂蜜,就是用這些方法鑒定出了最好的蜂蜜之壹,上海的壹個品牌。我太興奮了,我終於找到了最好的蜂蜜。誰知道,網上壹查,在遼寧工商局的壹項檢測中,這個牌子的蜂蜜含量為零,也就是壹瓶100%純糖漿!天哪,這太有趣了!

不放棄,只怪自己不高。還是靠這個方法,鑒定出了鄭州某品牌的蜂蜜“質量好”後來發現純益母草蜜應該是淺琥珀色的,但這款益母草蜜其實是深棕色的。取樣讓專家憑經驗鑒定。原來這種所謂的益母草蜜疑似蕎麥蜜(雖然沒有直接鑒定為假蜂蜜,但對於這樣不誠信的企業,我很不安)。又被忽悠了,對這些鑒定方法徹底失望。不僅不能幫妳鑒別真蜜,還故意引妳入坑。

筆者簡要總結這些鑒定方法存在以下問題:

1,混淆真偽和優劣的鑒定範圍。

很多專業書把這些方法叫做“質量鑒定”,還不錯。質量包括真偽和優劣,但很多消費者只是單純的認為這些方法是用來鑒別真偽的。比如拉絲的方法,蜂場裏未成熟的蜂蜜,拉絲不好,但是是真蜂蜜;壹瓶麥芽糖能抽到好絲,但不是蜂蜜。

2.許多方法僅限於識別常見的蜂蜜種類。

比如通過“看”的方法,真的蜂蜜是黃色或者淺黃色,很多消費者誤以為深色蜂蜜是假蜂蜜。比如蕎麥蜜,顏色很深,但確實是真蜂蜜。比如蜂蜜應該是甜的,新鮮的,宜人的,但是有些低檔的蜂蜜根本不是這樣。這些方法壹般僅限於鑒別常見的洋槐蜜、棗花蜜、荊條蜜等蜜種。

3、缺乏參考,尺度難以把握。

比如甜,以洋槐蜜為例,是甜壹點還是略淡壹點?什麽樣的甜是正常的,什麽樣的甜太甜,什麽樣的甜不太甜。這對新手來說很難掌握。。可能妳壹直在喝假蜂蜜,很甜。下次喝真蜜,就當假蜜拋棄了。

4.濃縮蜂蜜的銷售者故意誤導消費者。

比如滴在衛生紙上看滲水,只能排除蜂場賣的不成熟的蜂蜜,與蜂蜜的真偽和優劣無關。衛生紙測試麥芽糖滴,也很難滲透,是真蜂蜜嗎?濃縮蜂蜜也很難滲透。蜂蜜好吃嗎?天然成熟蜜雖然穿透力不好,但不壹定全是天然成熟蜜,有可能是壞蜜,也有可能是假蜜。

5,遠遠落後於假蜂蜜的科技進步。

現在蜂蜜造假已經到了信息時代,鑒別方法還停留在原始社會,能鑒別假蜂蜜嗎?六十年代的這些方法,九十年代的這些方法,本世紀十年過去了,這些方法還是老樣子,只是造假技術日新月異。且不說各地質監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些國內最權威的鑒定機構,秦皇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不能說對部分蜂蜜的造假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還需要不斷的技術更新,從國外進口越來越先進的檢測設備。妳說,妳用土高爐煉鐵的方法鑒定蜂蜜,真好笑。妳這樣明目張膽的侮辱造假者的智商,太不禮貌了。

妳以為對假蜂蜜真的無能為力嗎?我告訴過妳,差不多吧。但還是有壹些買的竅門,比如超市、藥店的假蜂蜜泛濫,專賣店的真蜂蜜比較多,但都是濃縮蜂蜜,而國內只有兩三家公司是天然成熟的蜂蜜。

還有人問,這些方法真的沒用嗎?

當然有用,就看誰用,怎麽用了!妳只是對蜂蜜壹知半解,沒有經驗,所以妳想通過這些方法鑒別假蜂蜜,未免太樂觀了。但這些方法可以作為蜂蜜購買者、研究人員和養蜂多年的養蜂人的輔助手段——只是輔助手段。

麥芽糖:白色結晶,易溶於水,味甜(不如蔗糖)。

加菲爾德試劑。沒有回應。因為它必須用硫酸水解才能與林飛試劑反應。